前一陣子國慶有很多朋友結婚了,可這才過了半個月,就有人開始找我了。
有個朋友結婚后跟我說,他們是相親認識的,談了半年就結婚了,婚后才發現老公的東西亂放,不習慣打掃家里,褲子襪子直接丟到桌子上,不洗澡就躺床上。
其實這種婚后的小摩擦很普遍,基本找我咨詢的新婚夫婦,都是因為婚后摩擦不斷而吵架。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這么日常的小摩擦,竟然會拖到婚后才爆發?按道理,這么小的事情,應該在戀愛的時候,就發現了才對呀。
其實婚后這種日常小摩擦非常非常非常多,這些摩擦的來源大多是習慣的差異。
可以說,只要是結婚了,都避免不了這些小摩擦,有些夫妻甚至會因為這種小摩擦而導致離婚。
但也有一些夫妻能夠克服這些小摩擦。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這兩類夫妻之間的差異呢?
關鍵在于,兩個人在結婚前,是否已經積累了一些共同解決矛盾的經驗。
相當于提前打了預防針,只要不是涉及到原則性的矛盾,都不會發展到離婚階段,頂多吵一下架就沒了。
都說殺死婚姻的是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可是當一對夫妻積累了大量共同解決矛盾的經驗后,他們的感情就上了一層金鐘罩。柴米油鹽醬醋茶對他們來說就是小打小鬧,傷不了他們分毫。
而沒有積累這方面經驗的夫妻,只要一遇到矛盾,就冷暴力,說話詞不達意,習慣性指責,控制對方,吵架等等。
很多經常吵架的夫妻不會分開,而有些從來不吵架的夫妻,突然就分開了。
其實經常吵架的夫妻,他們通過吵架,積累了非常多共同解決矛盾的經驗。
而從不吵架的夫妻,并不是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矛盾,而是在矛盾出現時,選擇掩耳盜鈴。
既沒有積累任何共同解決矛盾的經驗,也沒有將矛盾解決掉。而是選擇了無視,讓矛盾繼續發酵。
街口小賣部的爺爺和奶奶,我去買東西時,總能看到他們因為一些小事在互相懟來懟去。
可偶爾路過時,又能看到他們和好如初一起坐下來好好吃飯,有說有笑。
我相信,他們應該是積累了大半輩子共同解決矛盾的經驗了。有時候,我真想去采訪下他們。
到了大家最關心的環節,怎么樣去積累共同解決矛盾的經驗呢?
其實積累的方法有很多,這里先分享一個可以積累共同解決矛盾的經驗的辦法給大家:
先想象一個場景:比如你跟對方吵架了,原因是覺得最近對方冷落了自己。你們吵得很兇,你指責他不照顧你的感受,冷落你。他說你不理解他的困難,彼此都在發泄情緒。
現在兩個人吵累了,彼此都不跟對方說話。
一般情侶到了這里,就慢慢當這件事過去了。這就屬于掩耳盜鈴的做法了,是不利于提高經驗的。
那么我們可以做什么呢?
第一,吵架后的反思。
吵架期間,你們的腦子就是個發動機一樣快速運轉,根本來不及思考自己到底說了什么?
你們都只想把自己想到的東西,一股腦傾瀉過去給對方。這個時候會說出什么樣的話,根本是你無法控制的。
而且最要命的是,很多真實需求都被自己的情緒掩蓋了。
所以不妨冷靜下來后,你可以自己復盤一下,問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想要表達什么?
我想要達到什么效果?
我希望對方怎么做?
比如,我想要表達我的委屈,我希望對方可以關心我。
第二,提問自己:我想要xx,這樣就能xxx。
通過這種提問方式,可以挖掘到你內心最渴望的東西。比如:我想要他一直好好保護我,這樣就能做個啥事都不用管的小寶寶了。
第三,將以上思考的結果,用自己的語言再寫一次出來。為什么要寫?
因為寫的過程是對你的總結進行二次思考,直到你能夠將前面兩步的思考內容整理成一段話之后。
然后在彼此情緒冷卻后,將這段話告訴對方即可。
通過這樣的方式,并不會讓你們馬上解決掉矛盾,但是可以通過一次有一次的袒露心聲,來提高你們兩個人共同解決矛盾的經驗。
袒露心聲的次數多,對方就會知道你的在意的點是什么,你軟肋是什么,你的思考模式是什么。
真的不要害怕沖突和矛盾,這是一個可以讓你看見彼此的絕好機會。
憤怒的語言中隱含著無數被忽略的需求,無聲的背后藏著不被理解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