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對于寶寶的發育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很多新手媽媽都對奶水不足這個問題感到煩惱。那么,按摩能不能有催奶的效果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催奶。人體經絡中共有31個主要的催乳穴位,分布在人體的頭部、頸部、背部、胸部、軀干和四肢。其中6個神奇的催乳必知的穴位,一定要記住了!
在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隙,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取穴:仰臥,女子于胸骨中線平第4肋間隙處。
膻中為心包絡經氣聚集之處,具有寬胸理氣、通絡催乳的作用。
用一手拇指或中指螺紋面著力,定在膻中穴上,其余四指輕扶體表或握空拳,腕關節輕輕擺動,或小幅度環旋轉動,使著力部分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做反復、有節律的輕柔緩和的回旋揉動。
人體的胸部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乳根穴出自于《針灸甲乙經》,是隸屬于足陽明胃經的腧穴。中醫認為乳根穴具有宣肺止咳、寬胸增乳的功效,是促進女性乳房健康的保健穴位,對于乳腺炎、乳房腫痛、乳癰、乳汁分泌不足等女性乳腺疾病都具有極好的治療效果。此外,乳根穴還可用于胸痛、胸膜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哮喘、臂叢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疾病的輔助治療。乳根穴是治療產后缺乳的要穴,按摩該穴有助于通經活絡、行氣解郁、疏通局部氣血,促進乳汁分泌。
覆掌于乳房,大拇指在乳房上,其余四指在乳房下, 用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稍微用力按揉這個穴位,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3~5分鐘。
在小指末節尺側(外側),距指甲角0.l寸。
少澤為手太陽小腸經之穴,按摩這個穴位能夠調整局部氣血運行, 疏通局部經氣,加上少澤穴的清潤之性,兩者共同作用可以加強溫經通乳之效。
以手指指尖或指腹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按摩。用力適中,以局部有酸脹感和輕度溫熱感為度,一天兩次。
胸部,乳頭正下方第六、第七肋骨間隙。
有疏肝理氣、寬胸開郁的作用,并可調暢情志。
用指柔法,用雙手的食、中二指成劍指或單用拇指放在兩側期門穴上,力度以微感酸痛為宜,按揉約10-15分鐘。
膝下三寸(四指合并的寬度)。
具有理脾胃、調氣血、補虛弱之功效。
按摩時用兩只手的拇指指端分別按壓住兩腿的足三里穴,指端位置不動,用力由輕漸重,連續而均勻地用力按壓。
在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結合的地方向后,腳背最高點前的凹陷處。
根據“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乳汁為氣血所化生”的理論,該穴位有助于促進乳汁生成和分泌。
每穴按壓5秒再放開,重復30下,一天2次。
介紹完這六大“黃金穴位”,希望寶媽們活學活用,如果自己拿捏不好,最好找專業靠譜的催乳師、有資質的產后恢復中心解決。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面順乳腺管進行縱向來回按摩,能夠有效地促進乳腺管通暢。
如果產婦乳頭、乳暈出現硬硬的情況,可以使用拇指、食指、中指在乳暈部四周進行360度旋轉按摩,手可以不斷地變換方向。由于乳暈部的乳頭較硬,故需按摩時間較長。
要讓產婦的奶水更充足,可以使用拇指、食指、中指從乳暈部向乳頭方向擠壓,擠壓時產婦可以想象嬰兒吸奶的方法,將按摩的三指想象成嬰兒吸奶的小嘴巴,增加身體的泌乳反應。
一般來說,很少由單一的乳腺不通情況,乳汁稀少也往往伴隨著乳房問題,比如淤積或者乳頭凹陷,那么這些情況下,我們的按摩手法是什么呢?
有些新媽媽奶水很多,但是卻淤積在乳房里,可以用一手呈C字形支托住乳房,并微微振動乳房,逐漸加大振動幅度,另一手三指從乳暈部向乳頭方向按摩。
這個時候,產婦應該一手置于乳暈外側,拇指和食指垂直按壓,另一手根據乳腺管走行,用擠奶的方法進行按摩,至使乳暈漸漸變軟。這下子,奶水肯定出來。
如果產婦發現自己的乳頭出現凹陷的時候,一定要引起注意哦。可以同時進行乳頭部的按、捏,同時對乳暈及乳管部進行按摩,讓奶水來得更充足。
另外,大家不要覺得乳少就讓媽媽少喂,吸吮是一種良好的刺激,可以引起反射性乳汁分泌。所以,盡量讓嬰兒吸空乳房,以利于下次乳汁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