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和 10 月是手持“新能源車指標”的北京市民“最糾結”的時刻,哪怕是 4 月底全部派發完的 51000 個配置指標也將面臨到期。那么到底是買車上牌,還是“指標延期”呢,相信這個問題已經困擾到了不少的北京居民。 如果你覺得目前都還沒有心儀的車型出現,那么可閱讀《北京新能源指標延期攻略》來進行指標延期;而如果有在本月購車的計劃,那一定不要錯過下面,新出行為大家整體的目前可買到的所有新車。
2017北京本地目錄已發布到第四批 共有62款純電動車可選
由于北京新能源車市場比較特殊,就算車企旗下的純電動車型已進入了國家《工信部》的備案后,如果想在北京地區銷售且能享受北京地方補貼的話,必須還要進入“北京當地的小目錄”,而這部分信息則可通過北京市經信委官網進行查詢。截止到 8 月 28 日已發布了 2017 年的第四批產品目錄,共包含了 62 款車型,其中新增的重磅新車包括比亞迪宋 EV300、榮威 ERX5、奇瑞艾瑞澤 5e、北汽新能源 EU400、海馬 @3 和北京現代伊蘭特 EV 等。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北京只有購買上述 2017 年新能源車目錄內的車型(國產車)才可獲得“國家補貼”、“地方補貼”、“上新能源車牌”和“不限行”等優惠政策。而例如進口的特斯拉 Model S、Model X 和寶馬 i3 就沒有任何補貼,也沒有“購置稅減免”,但能夠“上新能源車牌”和享受“不限行”的待遇。另外,所有插電式混動車在北京并不算“新能源車”,因此也沒有地方補貼,以及必須使用普通牌照來進行上牌。
在北京購買已進入本地目錄的新能源車 到底應該如何選?
1. 實際支付價格在6萬元以下
6 萬元以下的純電動基本都是日常代步的微型車,在第四批新車中,2 座車加入了奇瑞 eQ1(小螞蟻),不過該車也提供 4 座版,預計會在 11 月廣州車展上市。與此同時,5 座車型中新增了華泰 EV160,北汽新能源 EC180 也迎來了升級后的 EC200。如果是家庭購入第二輛車,或者僅打算在市區內代步(不駛出北京),那么這些價格便宜的純電動車就非常適合了。
2. 實際支付價格在6-15萬元
隨著進入目錄的車型越來越多,在 6-15 萬元之間最集中的都是A級三廂車,而這部分也是北京剛需消費者所考慮的車型。除了之前北汽系能源 EV 和 EU 系列,比亞迪 e5 和吉利帝豪 EV 這些老將之外,在第 3、4 批中還新增了海馬 @3、北京現代伊蘭特 EV、和奇瑞艾瑞澤 5e,同時這些車型的價格也都更加實在,續航里程也提到了大幅提升。如果決定在 10 月內買車的話,這個價格區間內的緊湊級轎車很值得考慮。
3. 實際支付價格在15-20萬元
當純電動車中最強勢的比亞迪宋 EV300 和榮威 ERX5 進入北京目錄后,相信這兩款車大幅促進了純電動車的銷量。作為在 20 萬元左右的純電動 SUV,不僅駕乘空間寬敞,同時續航也基本都達到了 300km,并支持慢充和快充模式,可以說是目前手持“新能源指標”能購買到的最適合家用的車型。
與此同時,在 15-20 萬元的區間內,還有續航約為400km的北汽新能源 EU400,相信這款轎車的推出能滿足對續航有更高需求的消費者。另外,還有一款價格略便宜的華泰 XEV260,其實就是華泰經典車型圣達菲的純電動版,盡管車型很經典,但在大家關注的續航里程上卻沒有什么優勢可言。
4. 實際支付價格在20萬元以上
當預算超過 20 萬元之后,就會遇到很尷尬的事情。因為目前純電動車在這塊市場中表現并不好,這也導致沒有車業愿意進行更多投入,而可選擇的也只有比亞迪 e6 這款 MPV,以及由比亞迪和戴姆勒合作推出的騰勢,但對于追求高品質、精品化純電動車的高端消費者來說,這兩款車可能并不太符合需求。
而說到純電動豪車,也的確有特斯拉這個標桿的存在,但價格上卻又非常之高,因此純電動車在 40-70 萬元之間出現在斷層。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特斯拉 Model X 100D 由于只是進行了北京地區的產品備案,但沒有進入北京市新能源車目錄,因此暫時無法在北京上新能源車牌,所以購買對該車有意向的消費者一定要弄清楚。
目前北京新能源車指標的情況和未來展望
截止 2017 年 10 月 8 日 24:00,小客車配置指標累計收到個人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 2860802 個;有 48388 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 80904 個;累計收到個人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表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 80785 個;有 3434 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 5266個。按照規定,有關部門將對申請信息進行審核,審核結果將于 10 月 25 日在北京緩解擁堵網站公布。
隨著申請新能源指標的北京居民越來越多,同時在2017年申請了卻未分配到指標的市民,將會自動延續到 2018 年,且會有一定的優先權利,不過這樣勢必影響到 2018 年的固定指標。 而隨著這個趨勢的發展,及后續每一年都會新增申請指標的北京居民,結果就會導致今年申請明年才可能派發到指標的“死循環”,同時這種“滾雪球”模式還會不斷地擴大,那么越晚申請的北京居民就更難獲得指標了,不過未來北京市肯定也會銳減燃油車的指標,從而增加新能源車指標數量來縮短大家所等待的時間。
全文總結:在第 3 批和 4 批北京小目錄的發布之后,共計新增了 12 款車型。在這些車型中除了萬眾期待的“比亞迪宋 EV300”和“榮威 ERX5”這兩款爆款車型之外,新增的奇瑞 eQ1、海馬 @3、艾瑞澤 5e、伊蘭特 EV、北汽新能源 EU400 等車型都是整車實力很不錯的,這不僅豐富了北京居民的選擇,同時還以更為實在的價格讓消費者獲利了。 其實在小目錄中還有多款新車并未上市,后續在廣州車展中也會有更多新車推出,以及智能造車企業的新車也將會在 2017 年年底推出一批,不過“指標到期”的確是個很尷尬的事情,但如果覺得目前還是沒有一款車能打動你,那么進行延期等后續新車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