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中醫,人人自醫
中醫治病,不離辯證,八綱辨證,先辨虛實,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上一篇我們了解了陽不入陰的虛證型失眠是怎么回事,今天來了解另一個虛證證型:心腎不交。
關于心腎不交:
心在上,屬火,腎在下,屬水。為了防止火太旺,身體會調動腎水上來滋潤心火;為了防止腎水太寒,身體會調動心火下來溫暖腎水。這個過程在中醫中叫做“水火既濟”。
水火不能既濟,對于睡眠最大的影響就是:心火太旺,擾動心神,無法順利入睡。表現類似于實證型失眠中的心火,只是這里的根源不在于心,而在于腎。
這個過程的順利進行,依賴于心腎之間的通道暢通,還依賴于腎水足夠,光足夠還不行,水一定要化為氣,才能升騰上去,因此,水不能太寒冷,水下面要有腎陽之火不斷加熱才行。那么,
什么情況下通道不通?就是中焦堵了;
什么情形下腎水不夠了?就是腎陰虛了;
什么情形下水不氣化了?就是腎陽虛了。
心腎不交,有一個神奇的方子,交泰丸,即黃連六錢、肉桂一錢為丸。交泰丸,交濟水火,取黃連苦寒,入少陰心經,降心火,不使其炎上;取肉桂辛熱,入少陰腎經,暖水臟,不使其寒下;寒熱并用,如此可得水火既濟。此方還與易經卦象有關,否(pǐ )之卦象,天氣向上,地氣向下,形成陰陽背離,天地不交之象。此方意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改否卦為泰卦。
但是交泰丸側重于“心火旺,腎陽虛”這種證型,而很多人卻將之誤以為通治所有證型的心腎不交。
有一個食療版的交泰丸:一個桂圓肉加入六顆蓮子心,一天吃三次,配合晚上要喝安神粥:小米百合蓮子茯苓粥。這里的桂圓肉相當于肉桂,蓮子心相當于黃連。食療方雖然效果緩慢,但可以嘗試。
還有一個外治法,也暗合了交泰丸的思路,那就是睡前用手心搓摩腳心,手心勞宮穴為心包經穴,腳心涌泉穴為腎經穴,兩穴相交,暗合心腎相交之意,堅持搓摩,可以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
心腎不交所涉及到的三大情形,具體來說:
第一種,交通堵塞,中焦擁堵,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出現中焦臟腑功能紊亂的情況。一般都是痰濕所致,平時飲食不加節制,或者飲食不規律,可見大腹便便,舌苔厚膩,脈沉緩;或者是平日身體虛弱的人,脾胃的功能較弱,偏向氣虛,會表現為消化不良,精神倦怠。痰濕的要祛痰化濕,脾胃氣虛的要健脾益氣,兩件事往往需要同時進行。痰濕阻絡在失眠中的體現,可以參考前文實證型失眠中的“痰濕阻絡”,只是這種阻礙更加體現在中焦的淤堵。為什么痰濕阻絡既在實證型失眠中出現,又在虛證型失眠中出現?因為它屬于本虛標實,本質上存在脾胃氣虛,無法運化水濕痰飲,表現出來又是實實在在的痰濕為患。
第二種,腎水少了,就是腎陰虛了,表現出來虛煩失眠、入睡困難的癥狀,具體可以參考上篇肝腎陰虛的情形。
第三種,腎水太寒,不能氣化,腎陽虛了,因此會兼有下焦虛寒之癥狀,尤其體現在腎的氣化功能不足上,即尿頻、尿清長,夜尿多等,看舌象,舌前半段很紅,后半段不紅,且舌苔白厚膩,這就是心火熾于上,腎水寒于下之象。心火擾動心神,入睡困難,腎水寒夜尿多也影響睡眠。這時候,上面提到的交泰丸就是最對癥的。
這種心腎不交還經常表現為:上面容易上火,下面虛寒怕冷,所以經常被稱之為“上熱下寒”。它除了引發失眠外,還會引發很多其他的煩惱,比如遷延難愈的口腔潰瘍、咽炎、痘痘等,針對這種虛火上炎,經常使用“引火湯”的思路來引火歸元,在這里也可以用來嘗試調理失眠問題。
人體是復雜的,失眠的病機也是復雜的,除了我們這四篇文章所提到的這些病機,其實還有很多虛實夾雜,或者實證合并、虛證合并的病機,比如肝氣郁結的人,會合并肝腎陰虛;比如肝火擾心的同時,痰熱也在作祟;比如腎陽虛會和脾陽虛合并為脾腎陽虛......排列組合,難以一一詳加分析。
還有很多老年人,會因為身體機能的自然衰退,出現氣血虧虛、腎精虧虛等,這些虛證更多導致早醒的問題,很多老年人都醒得特別早,睡眠時間越來越少,這就屬于比較難調治的了。也有根據子午流注的規律,按照早醒的時間屬于肝經(凌晨1-3點)還是肺經(凌晨3-5點)當令,來針對性調治肝、肺,從而間接調治早醒的方法,以后我們專題討論子午流注,這里就不展開了。
失眠的病機如此多,好像很復雜,但是如果養生得法,達到天人合一、心神內收、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時,失眠又會不治而愈,這就是中醫的復雜之處,也是中醫的神奇之處。
一枕新涼一扇風
一面湖水浸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