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萌
舞鋼市特殊教育學校
蓬勃的夏日,承接著春的生機,抖擻激蕩著夏的精神,蘊含著秋的成熟。為了響應市教體局“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在結束學校組織的7月份防溺水家訪后,8月5日,冒著盛夏的烈日,我們又一次走進學生家中,開始家訪活動。
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我們學校的孩子有的有聽力障礙,無法正常說話;有的眼睛看不見;有的智力有一些問題……我們承擔的教學任務也和其他老師不一樣,但是到了假期里,家訪還是和其他學校一樣進行著,我們面對的家庭也會復雜一些。通過家訪我有一種深切的體會,就是時間啊,再慢一點吧,讓這些孩子慢慢長大吧!讓我們靠近你,溫暖你!
“我們唯有期待,讓孩子一點點地進步”
在啟慧一班,有一位同學叫小倫,智力重度障礙,情緒波動很大。由于剛到校對環境的不熟悉及自身的不安全感,小倫每節課中途都會跑出教室到學校大門口找爺爺。爺爺文化程度不高,又缺乏耐心,對孩子的異常行為常采取打罵這種教育方法,我多次勸阻,但效果不佳。我嘗試和小倫奶奶溝通,她也表示很著急但是很無奈,家里除了爺爺無其他人可以接送。這次家訪,我來到了小倫家中。
恰逢中午,小倫正在吃飯,看到我們到來,小倫就跑出來迎接,雖然還不會喊老師。卻急忙搬出來椅子讓我們坐,從和小倫爺爺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小倫還有一個三歲的弟弟,智力也不正常。爸媽均智力正常,但不知道為何基因變異,生下的兩個男孩都智力低下,扔給他們照顧,自己卻在外務工,不回家。爺爺感慨隨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無力照看他們,也感嘆命運不公,家族后繼無人。了解到這些情況,我積極勸慰他們,出現這種情況,大家都難受,但是孩子是無辜的,他現在的情況,更需要家長的愛護和關心。小倫智力是差些,但是四肢健全,身體也健康。隨著他慢慢長大和學校的教育,相信他長大以后能夠自立,也能夠干活照顧家庭,你們要有信心。
這次家訪,我深深體會到作為特教教師要改變的不僅僅是對學生的教育,要多關注他的情緒及行為,并適當予以引導;更要改變的是家長的觀念,要讓他們重拾對生活的信心,相信這些殘障孩子雖不可成為社會的棟梁,但通過家校的共同努力,絕對不會成為社會負擔。
別急,孩子,別急,家長……我們唯有期待,讓孩子一點點地進步。
“你們也是普通人!加油!我的孩子們!”
來到聾啞兒童小浩家,平時在學校里帶過他,也和他媽媽交流得比較多,因而對他們家算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進門的第一眼,我還是有些驚訝。因為是聾啞人,跟外界交流有困難,所以除了做家務、做作業,剩下來的時間就比較無聊,要么看看電視,要么上網和同學聊聊天,生活得比較封閉。
看來,我以后還是要多多引導孩子們多出去外面走走看看,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覺得,相對于健全人,聾啞孩子更為單純,對老師也更為依賴。有時候會覺得,這些孩子是那么不幸,最簡單的說話,也有困難,也因此失去交流的機會。但是,當我再次看著孩子們純真的笑臉,看著他們對老師的等待,我突然覺得你們也是普通人。而我想告訴你們:老師也在期盼著早點看到你們,看著你們慢慢長大,看著你們一個個成為殘而不廢、殘而有為的人!加油!我的孩子們!
“被'意外’眷顧的家長,謝謝你!”
由于這學期休了產假,本學期和孩子們在一起只有兩個月,這次家訪有很多孩子自己并沒有帶過他們,怕孩子們對我比較陌生,所以有一點不安。根據當時入校登記的地址,我們來到小發家,他一名唐氏綜合征兒童。一聲老師好,打消了我的顧慮,小發更是飛奔而來擁抱我們,讓我開心不已。走進小發家,我的第一感覺是窗明幾凈。窗戶、茶幾、地板,一塵不染。小發的媽媽告訴我,小發平時很懂事,經常會幫助她做家務,類似掃地、擦桌子都做得特別好。小發高興地向我們匯報,放假以來他除了完成文化課作業外,還幫助媽媽帶好自己的小外甥。小發媽媽提起學校的老師更是贊不絕口,正是由于老師們愛心、耐心、細心的教育,孩子才有了很大進步。她表示無論自己生活的多困難,也要支持小發上學。在小發家,我感受到了這些被“意外”眷顧的家長,從來沒有放棄對生活的追求,無論是富裕還是貧窮,都更加熱愛著生活,愛著他們的孩子,關懷著特殊教育。謝謝,我的家長們!
“不辭山路遠,不落下一位學生!”
特教學校的學生來自舞鋼市各個鄉鎮,有的學生甚至來自周邊縣市,舞陽,方城,西平,葉縣等,真是包含了東南西北各個方向,我們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兵分8路,家訪路上由于登記的地名和方言是不一樣的,在路上我們靠著導航奔波在這一個個地圖上陌生的村落。有些學生家在大山里面,車根本開不進去,只能靠步行。經過粗略的估算,每個家訪小組幾乎都用了四五個小時,路程較遠的兩組下午三四點才結束。
每到一處我們都認真了解學生在家情況,再次強調防溺水安全,宣講教育扶貧政策,聆聽家長意見。說起對學校的期待,家長們也紛紛地提到了孩子們的未來,希望在學校里能學到更多的技能,能更好的照顧自己。最希望能學會一技之長,走進社會,自力更生。
家訪路上,雖然困難重重,烈日和炎熱在考驗著老師們的毅力,但是走在坎坷曲折的鄉間小路上,呼吸著暗香浮動的清新空氣,隨手采幾朵小花,摘幾根狗尾草,編一個花環,也為家訪之路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在脫貧奔小康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通過這次家訪,我也想大聲呼喊“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家庭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注,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