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了解宇宙如何運行》解說詞(1…4)

《了解宇宙如何運行》紀錄片解說詞


(根據記錄整理,不準確,供參考)

第一集:恒星

    恒星世界在暴力中誕生,也在暴力中消亡。恒星運動推動了宇宙的運轉,也是生命的起源。銀河系有2000億個恒星,太陽是銀河系中億萬恒星中的一個,有46億年的歷史,直徑為160萬公里,在銀河系及宇宙中,太陽的體積微不足道。海山二恒星比太陽大800萬倍。參宿四恒星比海山二還大300倍,參宿四恒星也不是最大的恒星,有個VY恒星大的驚人,比太陽大10億倍,直徑相當于整個銀河系。

    恒星由宇宙塵埃、氣體和星云等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組成(圖12)。

星云是恒星的搖籃。宇宙初期有數百億個塵埃星云,如馬頭星云、鷹狀星云、草帽星云等(圖347)。


2004
年天文學家曾發射“斯皮策”紅外太空望遠鏡,觀測新恒星的誕生過程。宇宙早期太空中彌漫著無數的氫氣團,物質密度大的地方其溫度就高,密度小的地方溫度就低。冷熱氫氣團久而久之就形成旋渦,而且是越轉越快。在引力的作用下,氫氣團的密度越來越高,吸入氣團內的物質越來越多,大約經過50萬年的漫長過程,氣團中心的溫度達到了1500,氫氣原子之間發生聚合變成氦,釋放巨大的能量而且發光,就這樣氫原子在引力作用下升溫、高壓和極大密度下,發生核聚變反應,釋放巨大無比的聚變能,從而誕生了宇宙的第一顆恒星,質量越大的恒星聚變速度越大越快。宇宙從恒星誕生的那天起開始從黑暗走向光明,而且越來越璀璨奪目。宇宙中有數十億、百億、千億、千萬億顆恒星,直至形成現在的宇宙。

    恒星中的能量從哪里來?上個世紀20年代,人們一直不解。直至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發現了質能守恒定律,即E=mc2,人們才從愚昧中走出來。

    根據愛因斯坦質能轉換定律,科學家發明了原子彈、氫彈。共同認識到太陽內部在分秒之間進行核聚變,從誕生那天起,50億年來一直未停止過。

    為模擬太陽中心核聚變現場,天文學家在倫敦建了一個托卡馬克實驗室,設計出一個重3.6噸的儀器,用電流將氫原子加熱到3℃,這時兩個互相排斥的氫原子極不穩定,兩個氫原子以1600公里∕秒的速度,在雜亂運動中聚合,產生氦和釋放能量,這就是太陽內部的核聚變的真實寫照。


為什么太陽不一下子爆炸成塵埃呢?堅持了近50億年,而且還要繼續下去?這個問題提得好。主要原因是太陽的質量太大,猶如一層厚厚的殼,將太陽中心的聚變能約束住,炸不飛太陽。


太陽直徑有140萬公里,核聚變發生在太陽中心的幾十公里區域內,巨大的引力使太陽中心具備核聚變條件(氫原子、1500萬℃高溫、高壓)每分每秒發生核聚變,釋放巨大的能量,科學家做過測算,每次聚變相當于廣島原子彈的10億倍。爆炸力方向與引力相反,互相抵消。幾十億年來,太陽內部的聚變反作用力與向心引力就這樣互相較勁消耗著,哪一方都沒有退卻,勢均力敵,達到平衡。


太陽中心的核聚變產生能量和光子,光子在太陽內部開始漫長的旅行。據測算,要幾百、幾千、幾十萬年,光子才可能到達恒星光球表面。太陽光子到表面需要160萬年,海山二到達地球是8000年前的光,參宿四的光是500年前發出的。光子向太陽表面前進時,路上要與其他粒子撞擊數十億次,經常改變方向,這就是光子為什么那么慢,到達太陽光球表面的原因。


光子到達光球表面立刻加熱表面物質,使其溫度從1萬℃迅速升高到1000萬℃,形成閉合磁力線,攜帶大量高強度粒子流向太空噴發,磁力線互相交匯撞擊,在太陽表面形成一股破壞力極強的太陽風。


科學家在實驗室摸擬了太陽表面的閉合磁力線爆發情況,強度雖小,但原理相同。

恒星質量雖然很大,它能夠誕生,也不可能永遠生存下去,一定要走向消亡,這是無法違背的自然規律。

恒星的消亡是內部的聚變原料消耗殆盡,爆炸力量越來越弱,最后因燃料耗盡而終止,在爆炸力與引力的角斗中,引力最終取得全面的勝利。科學家測算,太陽每秒消耗6億噸氫燃料,大約70億年后太陽中心將停止熱核反應。但外層空間受溫度影響迅速膨脹,由現在的140萬公里,擴大到1億公里,成為一顆紅巨星。水星、金星將被紅巨星太陽吞噬,地球也難幸免,高溫將使地球海水全部蒸發掉,大氣被吸走,地球完全可能被撕碎,或者被吞噬,成為紅巨星太陽的一部分。

紅巨星太陽內部也不安靜,氦原子聚變仍在繼續,變成氧燃燒,最后變成熾熱無比碳核白矮星(圖16)。體積與地球相仿,但密度是地球的100萬倍。1立方厘米的白矮星放在地球表面可以毫不費力從地心穿過,可見白矮星密度之高!

比太陽質量大幾倍的恒星死亡,死亡后不變白矮星,而是中子星,又稱鉆石星(圖17),因為鉆石就是純碳晶體組成,硬度非常高。

質量比太陽更大的參宿四恒星死亡,場面壯烈的多,其內部由碳元素與氧繼續衰變下去,最后出現鐵元素,鐵元素是吸收能量的殺手,恒星內部出現鐵元素就意味著死亡的開始,鐵越積越多,直至將恒星內部能量吸干,引力向鐵核擠壓,幾秒鐘之內引起恒星爆炸,天文學將鐵核恒星的爆炸,稱為超新星爆炸。天文學家已找到一顆超新星爆炸,距地球17萬光年,爆炸的火球直徑達數萬公里。

天文學家用巨型激光器模擬超新星爆炸,即用強大的電能發出136股激光束,攻擊一個目標,結果目標氣化,存在十萬分之一秒向外擴散,沖擊波帶動下物質沖到表層,產生更重的元素,金銀、鈾等重元素就是超新星爆炸的產物,因為重金屬元素形成的條件苛刻,所以宇宙中貴重金屬元素稀少。

超新星爆炸并不是全部變成塵埃,其中子星內核依然存在,中子星直徑大約30公里。其外殼殘骸送入太空。中子星有個特點,定時向太空噴發Χ射線。根據此特點,尋找到Χ射線源就找到了中子星。

恒星消亡,向宇宙播撒人間萬物,有各種元素,也包含生命。因此,可以推斷:太陽中的各種粒子也是重復使用的,很可能星超新星爆炸三代、四代的產物。其中包括我們人類身體,組成各種器官的原子可能來自不同的恒星。

宇宙中恒星的燃料總有耗盡的那一天,可能是數萬億年后,但那一天遲早會來。恒星消亡時宇宙又回到黑暗時代。也許黑暗過了相當長的時間,新的大爆炸又開始了,新的宇宙又誕生了!




宇宙物質分布呈絲網絡結構

盤狀星云

草帽星云

銀河系星云,又稱銀河系

馬頭狀星云

鷹狀星云

中子云示意圖

黑山于家老爹  初級會員   發表于:2011-07-26 08:21   只看該作者
發帖 202    精華:0   注冊時間:2010-1-18    發短消息        

2樓

[連載]《了解宇宙如何運行》紀錄片解說詞(2)

第二集:黑洞
    黑洞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但人們肉眼和儀器卻看不到它,因為光線靠近黑洞都被它吞噬,所以得名“黑洞。”宇宙中確實存在這樣的神秘天體。黑洞引力驚人,恒星、行星及星際物質靠近它都被黑洞吸進,所以,黑洞是宇宙的統治者、終結者。現已查明,銀河系中心存在著巨大的黑洞。
左圖是天鷹座一個恒星被黑洞吞噬的照片。
用瀑布形容黑洞中心吸進物質的過程很貼切。當小船在河上游時,劃船者可任意上行,但當小船靠近瀑布邊緣時,無論劃船者怎么用力都逃脫不了被急流吸進瀑布的命運。小船相當恒星天體,瀑布相當黑洞。巨大的引力使一切宇宙物質都無法逃逸,甚至光線都被吸進黑洞。
    假設黑洞光顧太陽系,太陽系的行星、衛星、彗星、將被巨大的引力吸引偏離固定的軌道,在太陽系內互相撞擊引起混亂。地球的大氣、海水相繼被黑洞引力吸走,地表(殼)被引力剝離,最后地球液態地幔、鐵質地心被吸進黑洞,同樣太陽也逃脫不了消亡的命運。十倍以上巨型恒星當她消亡時就會形成超新星爆炸(圖19),更大的恒星消亡時形成超超新星,黑洞在超新星的爆炸中誕生。
宇宙中恒星、超級恒星、超超級恒星密布,她們消亡時會產生許多大小不同的黑洞。如大犬座VY超大型恒星爆炸,產生一個直徑30億公里的黑洞。黑洞越大,引力越大,每秒鐘吸進的物質越多、速度越快,但因物質吸進的太多,又不均勻,有時黑洞也“咳嗽”,出現噎著引起黑洞顫抖。當黑洞內部吸進物質能量飽和時,黑洞將從軸心兩側同時爆發γ射線暴,其威力僅次于宇宙奇點大爆炸。γ射線暴能量奇高,速度極快,破壞力極大,γ射線暴噴發途中可以摧毀任何星系、星團和恒星。幸運是γ射線暴沒在銀河系發生,多發生在河外星系。觀測γ射線暴,可以窺測宇宙的奧秘。
天文學家發射一枚斯維夫特衛星探測器,拍到γ射線暴(下圖)。γ射線暴與黑洞關系密切,發現γ射線暴,動搖了天文學的基礎。
宇宙中有數十億個黑洞,理論計算黑洞幾乎無處不在。但我們卻不能直接觀測黑洞,對黑洞的物理特性一無所知。用發射飛船用人觀測黑洞太危險,不現實,但現在有了機器人,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機器人操縱探測器對黑洞進行觀測,并將探測器、機器人做的足夠結實堅固,當探測器接近黑洞事件視界時將圖像、信息發回來,我們就可以了解黑洞視界外和黑洞內部的情況。現在這只是設想方案,并沒有真正實施。
如果銀河系中心確實存在超大型黑洞,因為距太陽太遙遠,所以,地球是安全的。
銀河系有數千億顆恒星,圍繞中心旋轉,并有兩個旋臂。是什么力量促使數億顆恒星繞銀河系中心旋轉?天文學家想象:銀河系中心必然存在一個超大型黑洞。
為觀測銀河系中心黑洞,天文學家在智利莫納亞克山上建了一個直徑9米的紅外線望遠鏡,科學家歷經15年,拍攝數千張銀河系中心的照片,經過分析發現在銀河系中心有個恒星團,幾十顆恒星圍繞中心高速旋轉,速度高達每小時幾百萬公里。因此斷定銀河系中心確實存在一個巨大黑洞。
星系越大,星系中心的黑洞越大。仙女座星系黑洞比太陽大1.4億倍。M87黑洞是太陽的200億倍。
早期宇宙,第一批出現的恒星質量都比太陽質量大的多,都是超級恒星,當這些超大恒星消亡時往往引發超新星爆炸,出現一系列大小不一的黑洞。這些黑洞互相碰撞形成更大的黑洞,當塵埃、恒星、星團、星系都被黑洞吸收時,黑洞軸心兩面將噴射高能粒子流,其寬度比太陽直徑大20倍。高能粒子流,天文學稱類星體,類星體是宇宙中的重要天體,有證據說明類星體是產生星系的溫床。
黑洞到底是什么?黑洞是神秘天體,在宇宙中黑洞確實存在(圖21、22)。有科學家預測黑洞是時空捷徑,是通往另一個宇宙的大門,很可能黑洞是大爆炸的反面,正面大爆炸產生新宇宙,而黑洞是陳舊宇宙消亡的縮影。


黑洞噴射高能粒子

黑洞吸噬周圍物質

r射線暴

r射線暴

中子星

脈沖中子星

中子星

磁性中子星



[ 本帖最后由 黑山于家老爹 于 2011-7-26 08:32 編輯 ]

黑山于家老爹  初級會員   發表于:2011-07-26 08:35   只看該作者
發帖 202    精華:0   注冊時間:2010-1-18    發短消息        

3樓

[連載]《了解宇宙如何運行》紀錄片解說詞(3)

第三集: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40億前的一瞬間。從那一瞬間起,宇宙誕生了,能量轉變物質,出現了恒星,萬物,乃至水和生命。我們的過去、現在、未來都產生在大爆炸那一瞬間。
讓我們回到發現宇宙大爆炸以前的時刻。那時天文學家一致認為我們的宇宙是一個不變的天體,地球是中心,金木水火土星,甚至太陽都圍繞地球旋轉,后來發現太陽不過是銀河系的一員,銀河系才是宇宙。
1929年,天文學家哈勃在威爾遜天文臺用望遠鏡觀測宇宙恒星時,發現所有的恒星光譜,在不同時期觀測,其紅色譜線有后移現象。紅色是熱量譜線,后移說明所有的恒星距地球越來越遠。這一發現震驚世界!
人們自然聯想,宇宙中的恒星既然遠離我們,那么在這之前一定與我們較近,進一步聯想,宇宙在膨脹,那在以前的某個時刻一定很小。于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假說誕生了!宇宙起源于一個比原子還小的奇點。
這似乎不可理解,偌大的宇宙時空和物質都濃縮在一個比原小還小的粒子中可能嗎?懷疑是正常的,因為確實匪夷所思。問題是你必須承認宇宙萬物都是遵循從無到有的規律,既然這樣,那么宇宙起始于奇點的大爆炸就不是不可能。通過宇宙膨脹速度反向推算宇宙大爆炸始于137億年前的某個時刻,一聲難以想象的滔天巨響,我們的宇宙誕生了。
據科學家測算,奇點里的溫度、密度極高,是一個比原子還小的純能量奇點。里面蘊藏著不低于4000億個星系形成所需要的物質。爆炸時間相當短暫,只有幾億億億分之一秒。天文學家卡洛斯在虛擬世界里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奇點大爆炸時情景,他提出三個方案,一個引力比較小,一個引力比較大,結果較小引力沒有反應,較大引力都變成黑洞,只有引力恰到好處才可能誘發大爆炸。
宇宙奇點瞬間大爆炸,時空開始,所用的時間僅是幾億億億分之一秒,而宇宙膨脹的速度也是幾億億億倍。大爆炸的速度肯定是超光速的,是光速的十幾倍、千萬倍?人們無法知道。科學家在計算宇宙大爆炸時,往往使用普朗克時間常數。
所謂普朗克時間常數約等于一年的秒數乘以140億年,即31536000秒×14000,000,000年。簡寫:4.415Χ10(17次方)之一秒。可見普朗克時間常數多么短暫。
大爆炸后幾個瞬間,宇宙體積由奇點擴大到地球大小;
再過幾個瞬間,宇宙體積擴大到太陽系大小,溫度極高,仍有幾億億℃;
再過幾個瞬間,宇宙擴展到銀河系大小,溫度仍然很熾熱;
再過幾個瞬間,宇宙溫度下降,能量開始轉換,有亞原子粒子出現;
再過幾個瞬間,宇宙中出現物質、反物質粒子互相碰撞湮滅,一部分物質粒子留存下來。這部分物質組成星系、恒星、行星、衛星、彗星等天體,這部分質量約占宇宙總質量3%左右;
一秒鐘,宇宙留存原始粒子開始聚合;
三分鐘,氫、氦、鋰原子相繼出現。這是宇宙中氫、氦元素最多的原因;
38萬年,宇宙由混沌開始顯現清澈,宇宙中除了氫、氦、鋰元素外一無所有。
為了探測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蛛絲馬跡,天文學家彭齊亞斯和普斯林監測到一種嗡嗡聲的宇宙信號,通過施放微波探測裝置,科學家獲得完整的宇宙物質分布圖。
詳見下圖:
圖中不同顏色表示物質密度,紅黃色處表示溫暖,物質密度高,藍綠色表示冷卻,物質密度低。未來宇宙就是在此基礎上演變發展而來。
大爆炸2億年,氫、氦氣團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斷壯大出現恒星。恒星給宇宙送來第一束光明;
大爆炸10億年,星系出現;
大爆炸50億年,太陽誕生;
大爆炸80億年,無數星系誕生;
大爆炸90億年,太陽系形成;
大爆炸140億年,當今的宇宙形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而且今天的宇宙不斷地膨脹,宇宙有開始,就有滅亡的那一天。
關于宇宙如何消亡的問題,與大爆炸同樣令人費解。目前有幾種假說:一是有始無終開放宇宙;二是循環宇宙起始同處一點;三是從膨脹到停止,大塌縮再回到奇點;四是多個宇宙。
黑洞理論支持多個宇宙的假說;
暗能量的假說,支持宇宙由光明走向黑暗:
千億年后,恒星的聚變燃料消耗殆盡,宇宙走向黑暗,還是引起一系列超新星爆炸,產生新的宇宙塵埃和星云?現在還不清楚。也許在遙遠的宇宙邊緣正上演新舊宇宙交替的大戲也未可知。
總之,大爆炸蘊藏著許多未知的奧秘,過去、現在、未來都隱藏在大爆炸中,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發現。

 

TOP
黑山于家老爹  初級會員   發表于:2011-07-26 08:37   只看該作者
發帖 202    精華:0   注冊時間:2010-1-18    發短消息        

4樓

[連載]《了解宇宙如何運行》紀錄片解說詞(4)

第四集:銀河系
    宇宙有2000億個星系,銀河系是億萬星系的一個(圖6)。
    銀河系乃至億萬星系從哪兒來?它們如何發展,如何走向滅亡?這些都是科學家關心的問題。據推算,銀河系大約有120億年歷史,有2000多億顆恒星。中心隆起呈圓盤狀,有兩條曲臂成拋物線狀,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
    眾所周知,宇宙中存在著大量塵埃、氣體組成的星云,星云中物質密度有疏密,物質粒子密集的地方聚合在一起,溫度使密集的氣團旋轉,在旋轉中氣團吸進大量氣體使體積迅速膨脹,久而久之,氣團足夠大,內部氣體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高溫、高壓,將氫原子聚合發生聚變,釋放大量核能并產生光子、氦。從氫原子聚合時發生聚變反應,一顆恒星就誕生了。
    1924年天文學家哈勃用2.5米口徑觀測星空時,發現許多星光不是一個恒星發出來,而是由眾多恒星組成的星云發出來的,這些星云組成星系。如,蝸狀星云估計有16億個恒星,M87是橢圓形星云,發出金黃色的光,還有草帽星云、馬頭星云、蟹狀星云、鷹狀星云等。上述星云距離地球都非常遙遠。有的星云光到達地球需走幾十、幾百、幾萬,甚數千萬、數億光年。1光年等于9.461×10(12次方)公里。即94608億公里。
銀河系圓盤距離在10萬光年以內,仙女座星系比銀河系大2倍,有20萬光年,M87星系比仙女座星系還大,還有比M87還大的星系,如K-110星系。
星系的形成大約經過2億年時間,10億年后一些小星系合并成超級星系。
科學家為觀測星系的形成,利用設在智利5200米高山上的阿塔卡馬望遠鏡觀測宇宙大爆炸后的微波分布情況,后又發射衛星,用紅外線望遠鏡對宇宙照相,獲得了清晰的宇宙微波分布圖。從這些微波分布情況,獲得了宇宙星系大致分布的情況。
恒星誕生初期,星系中的恒星是雜亂無章的,它們后來怎么變成有序的,按同一中心、同一方向旋轉呢?答案是引力促成星系中的恒星變成有序,引力,將小恒星團拉平,形成旋臂,恒星之間經過數十億次的調整磨合才基本完成,大約經過120億年,星系才形成今天這個形狀。
星系、黑洞、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體運動。超新星爆炸,從中心將巨大的物質流噴射到太空,這些高能粒子流就是類星體。銀河系沒有超新星爆炸,所以沒有發現類星體。但銀河系中心有個直徑2400萬公里的黑洞,正是這個巨大黑洞促使銀河系2000多億顆恒星圍繞中心旋轉。
太陽在銀河系中間地帶,偏外,這里恒星密度適中,距銀河系中心2.5萬光年,雖然銀河系中心引力強大無比,但因太陽距銀河系中心較遠,所以我們是安全的。
現在發現恒星在星系之間沒有足夠的引力可以維持星系之間的平衡,是什么力量使星系保持穩定呢?科家家發現恒星之間存在一種叫“暗物質”的東西,暗物質恰似膠水一般將星系中的恒星固定,防止恒星逃離星系,保持了星系的形狀。
暗物質是什么?我們至今一無所知。但它確實存在,很可能就在我們周圍,就是說空間中無處不有暗物質。據測算暗物質占宇宙總質量24%。
為證明暗物質存在,科學家觀測光線通過某個黑暗處時,光線發生偏轉,好比面前擺個魚缸,透過水觀測魚缸后面物體,猶如引力透鏡那樣使其物體形狀扭曲變形。
科學家已繪制出宇宙物質分布圖,星系結成絲狀網絡,充滿整個宇宙。發光部分代表暗物質(圖1、2)。星系由小到大,變成星系團,再擴大到超級星系團,星系在碰撞中誕生大的星系團。
銀河系在50億或60億年后,將與附近的仙女座星團發生碰撞,組成新的仙女-銀河系星團,使塵埃、氣體向宇宙太空四處飛散。但星系中的恒星并不發生碰撞,仍然保持原來的距離。
星系從誕生時起,就意味著也有解體消亡的時候,促使星系解體的力量是宇宙無不處不在的暗能量。在宇宙中,暗能量比暗物質還要多,占宇宙總質量73%。終究有一天,暗能量會讓星系解體,使恒星遠離我們四處逃散。
宇宙中存在億萬個星系,在眾多星系中一定會有類似的銀河系,也一定會有恰到好處的太陽系,尋找到類似太陽系,特別是類地行星是科學家未來的任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3分鐘了解138億年宇宙簡史
我心飛翔(61):《了解宇宙如何運行》紀錄片解說詞(4)
宇宙是如何運行的?科學家:宇宙是在三大法則的規則下不斷變化的|黑洞|宇宙|恒星
深邃的宇宙(科普)
了解宇宙如何運行,黑洞為宇宙中心?
古老的超新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昌县| 北川| 岫岩| 黄龙县| 潍坊市| 个旧市| 许昌市| 页游| 清水河县| 西吉县| 广德县| 友谊县| 琼结县| 攀枝花市| 沿河| 诸暨市| 名山县| 泾川县| 宣威市| 醴陵市| 淅川县| 黄浦区| 虹口区| 铜川市| 陆河县| 南通市| 平山县| 峨眉山市| 滨州市| 调兵山市| 车致| 随州市| 青浦区| 师宗县| 宁德市| 花莲县| 鄢陵县| 临泽县| 绥芬河市| 六枝特区| 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