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升值君
1
2000年,一個27歲的男青年,在測試一款游戲時不眠不休玩了兩天,玩到不能自拔,終于升了兩級,然后發現自己的人物砍出去的刀出現了一道白光。
看到這道白光,這個曾經很癡迷游戲的人,立刻做了一個決定,把游戲刪了,他頓悟了:我們玩游戲不眠不休,追求的就是這么一道白光。他說,「當我認識到我在虛擬世界努力奮斗所獲得的,不過就是美工在上面給你加的一道白光以后,我就把這個游戲給刪了。」
這個人叫陳天橋,他玩的游戲叫《傳奇》,那道白光是游戲里戰士的技能「半月刀法」。他同時還做了一個決定,引進這款游戲。《傳奇》引進中國以后,有丈夫因為癡迷游戲PK導致離婚,有人因為線上被人PK爆了裝備發展到線下約架砍人,而那些PK、爆裝備,無非就是「白光」而已,你孜孜不倦追求的一切,不過就是后臺美工和程序員的數據和特效。
4年以后,31歲的陳天橋靠著《傳奇》,和無數追求這道白光的青年,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首富。教父里說,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陳天橋用兩個通宵看透了白光,他是中國首富,無數男青年,為了這道白光,放棄了人生很多寶貴的東西。
2
因為一句「周杰倫微博數據那么差,為什么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無數80后、90后,站出來,「奮戰」16個小時,超過了微博之前打榜的一線流量蔡徐坤,朱一龍,tfboys,登頂超話第一。
無數人自發加入這場狂歡,然而在這場游戲里,不知道別人看見了什么?我只看見了一件東西,白光。
打榜是一個什么游戲?這就是一個虛擬榜單,一群人不停地說話,來刷存在感,這些所謂的頂級流量,可能還有僵尸粉,機器號來做數據,這個「超話第一」能得到什么,無非就是「周杰倫」這個超話登頂排在第一位,也就是說,這16個小時,無數人為了這么一個玩意兒,來了一場全民狂歡。
這16個小時,大家得到了什么,nothing,什么都沒有,這就是陳天橋說的,「白光」。你辛辛苦苦刷的虛擬榜單,只是程序員和美工動動手指的事。
3
打榜,就是年輕人的游戲。為什么要有打榜這回事?簡而言之,就是年輕人的時間不值錢。而為偶像刷榜,是一個不亞于996的超高強度工作。這些粉絲,因為愛上一個偶像,要不斷地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愛。
而資本就是要用這種不斷強化的組織行動,來強化粉圈的凝聚力,這些追星的粉絲,一入粉圈深似海,要在追星這件事上,投入大量精力財力,而這時候,本來是他們學習知識的大好年華。但是資本不管,資本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要通過這種模式把他們綁定在這個游戲上,用那一道「白光」,順便毀掉的是他們的未來。
他們登頂第一,他們就是贏家嗎?每一次打榜,偷笑的都是資本,因為這些年輕人,為了自己的卑微的愛,在可憐巴巴地做著毫無意義的事,資本就是要殺你的時間,把年輕人的時間綁定在他的平臺上。
而周杰倫登頂事件的本質是什么?是這些平時加班996的20多歲,30多歲的成年人,用了一個自己難得休息的周末來996玩這個游戲。
是的,玩贏了,玩贏了一群20來歲,時間不值錢,不知道如何揮霍時間的小孩兒。
真的贏了嗎?贏了什么,除了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還贏了什么?除了一道白光,還有什么?
除了控制微博的資本,沒有贏家。
4
古羅馬時代,角斗場里,有一個最殘酷的游戲,就是讓角斗士蒙起眼睛,光著屁股趕進角斗場,后面拿著燒紅的烙鐵驅趕他們靠近,角斗,燒紅的烙鐵包圍的圈子越來越小,角斗就會越來越殘酷,直到決出勝者。
這說明古人的產品經理不亞于今天的產品經理們,吃雞游戲早都已經發明了。
虛擬榜單這個游戲,也是這樣的。這個游戲一定要玩嗎?不用的。流量明星的粉絲被資本脅持了,他們把他們的偶像綁架起來,然后讓他們光著屁股玩這個縮圈游戲,而他們的粉絲,就是他們的武器。
這些粉絲,沒日沒夜,像上班一樣做數據,他們,他們的偶像,都被綁架了,他們是平臺的韭菜,粉絲們做數據的結果,就是得到一個虛擬的榜單,而平臺方得到的是什么,是這些粉絲用愛,用他們本該去學習,去做更有價值的事的時間。
資本贏了,互聯網的本質就是爭奪用戶時間,他們用粉絲們卑微可憐的愛,綁架了他們的時間。
這些偶像有錯嗎?是的,蔡徐坤沒有作品,別的流量小鮮肉可能也沒有作品,但是他們應該這樣被耍嗎?不應該。但是在資本和平臺無聊透頂的規則之下,這個游戲就是一直在玩,流量們,是玩具,流量的粉絲們,更是玩具。
所有人不過是資本手里的玩物,首先流量們利用他們的粉絲擠壓了普通明星的生存空間,然后普通明星被裹挾,也被迫參與這個游戲,隨后新的流量必須要玩這個游戲,于是動員粉絲打榜刷數據,直到變成了行業的規則,潛規則變成了規則。
直到把天王巨星們趕下場,周杰倫粉絲做數據的本質是什么?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周杰倫是超然于流量之外的,他是不用做數據的,他連微博都沒有。但今天的這個游戲,等于是周杰倫的粉絲,拿著燒紅的烙鐵,捅著周杰倫的屁股把他趕上了角斗場。
不要以為這個游戲贏了,不要以為,微博那么多大V、那么多明星參與周杰倫超話就是周杰倫的影響力,他們參與,是因為他們要蹭流量,就是這樣,這個游戲綁架了所有人,沒有人可以逃避。
5
而榜單是可以注水的,這個游戲里最無恥的一點,就是數據是可以作假的,這就是資本最無恥之處。
放任數據做假,就是資本的手段,因為數據可以做假,那些真愛的粉絲,就必須用更多的時間,投入更多的財力,也來做假數據,來搞日活。
還是拿游戲打比方,有一種游戲,叫氪金游戲,簡單來說,就是充值可以變強的游戲,充錢越多越強大。國內有一種游戲公司,就是利用氪金玩家的心理,弄出來一個榜單,或者叫戰力排行榜,或者叫財富排行榜,這種游戲里,還有一種人,是托兒,這種人的存在價值,就是刺激氪金的人民幣玩家繼續充值。這樣的游戲通常乏善可陳,但是氪金的土豪,卻發現自己剛剛真金白銀花錢沖到榜首,轉眼排名就掉了下來,為了排名,只好繼續充值。
而實際上,那些排名超過他們的人,就是托兒,他們的數據,直接就是游戲公司做的,土豪們花真金白銀拿到的,只不過是別人動動手指就能弄到的「白光」。
6
刷榜做數據是年輕人的游戲,因為他們輸得起,或者說,今天在這里刷榜做數據的年輕人,他們已經輸掉了未來。
今天在微博刷榜做數據996的年輕人,未來到了三十多歲,也大概率在格子間里繼續996。今天是周末,平時996的年輕人聊發少年狂,短暫地贏了曾經的自己,然而明天是周一,今天勝利的人,明天還是繼續回到格子間,繼續被資本耍。
你在今天狂歡,勝利,然而真正勝利的只有資本。周杰倫沒有粉絲做數據,依然是天王巨星,依然有大廣告,大合同,資本明知道蔡徐坤做數據,依然把大合同扔到他手里,因為這就是他們默認的游戲規則。
今天挑逗你刺激你給周杰倫做數據的自媒體也可以拿著數據去給甲方要更多的廣告費。
而你今天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強化了那個所謂榜單的合法性。以后會有越多的明星和他的粉絲下場,來做這個荒謬的數據。
今天所有的勝利,不過是想要一個存在感,而那個存在感,不過是游戲里的「白光」。成年人們在18歲以后,就應該看透「白光」的本質,何況到了二三十歲。
我最近在看一個老港劇《創世紀》,里面的反派許文彪有一句話:因為那些有錢人在耍他們,越有錢的就越玩得起,這個世界公平嗎?
今天,周杰倫登頂,不是誰贏了,而是資本耍了你。
END
掃一掃,加我的私微
升值出品,必屬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