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不要低估國家調控樓市的決心和力度,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國家多次表態樓市,7月22號國務院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國務院召開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牢牢抓住地產金融這個關鍵詞;7月23日,住建部等8部門發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 8 部門關于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要求力爭用 3 年左右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國家釋放收緊樓市調控的信號后,多地頻繁亮出調控“殺手锏”,7月23日,上海、杭州、紹興于同一天升級了樓市調控措施。
隨后,8月2日,黃埔區住建局、廣州開發區建設和交通局發布了關于取消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靠引進人才拉動房地產這條路也行不通了;
同一天,東莞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從控制地價、強化限購、加強金融管控、延長增值稅免征年限、為二手房限價、加強商品住房銷售監管、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完善住房供應體系等8個方面,對樓市調控進行升級。
今年國家重拳出擊整治樓市,主要是因為高房價擠壓了人口出生率,動了國家人口紅利的奶酪,如今國家已經叫停了“學科”類培訓機構,未來樓市嚴控是可以預料的。當前各地剛剛開始給樓市下猛藥,預計樓市退燒、房價下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如果房價下跌潮真的來臨后,這2類人會最先遭受損失:
第一,開發商
房地產行業雖然暴利,但是經營風險也很高,多數房企背負著高額負債,對資金周轉依賴程度很高,房企的周轉資金主要來自銀行等金融機構,投資公司以及項目自身的回款,但是資本市場對房地產走勢的感知很敏銳,一旦房地產行業開始不景氣,房產銷售和房價雙雙下滑,房地產投資有了虧本跡象,銀行和投資公司的資金就會流向其他更有前景的企業,購房者受根深蒂固的“買漲不買跌”理論的影響,也會放緩置業的進程,開發商長期入不敷出,可能會撐不住而倒下。因此,未來幾年是開發商最艱難的時候,購房者入手期房時,一定要慎之又慎。
第二,炒房客
炒房客就是利用信貸資金和信息差,在各地囤房、并利用一定的社會輿論,把房價推高后再高價轉賣的一類人,所以炒房客想利用房產賺錢,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房價漲幅超過持房成本,二是房子能夠順利套現。
不過,現在各地二手房限價成為調控趨勢,根據不完成全統計,現在已有深圳、東莞、成都、寧波、紹興,無錫,西安等地建立了二手房成交價指導機制,炒房客高溢價賣房的后路被徹底堵死。與此同時,多地還延長了二手房限售和增值稅的免征年限,二手房的交易時間被限制后,房子又要在炒房客手中多封鎖幾年。
此外,現在國家正在通過增加住房供應渠道等方式,為新市民和低收入群體解決住房問題,炒房客以租養貸的時代也要終結了,毫不夸張地說,炒房客幾乎是遭到了全面“圍剿”,沒有炒房客擾亂市場,也能為房價下跌增加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