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型企業中的辦公室政治特征及管理者可采用的政治策略
在唯我獨尊型老板的企業里面,企業的企業辦公室政治一般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特征:
在企業里只有一個老大,就是老板;在企業也只有一個決策人,也是老板。其他人在老板面前均沒有什么真正的地位,再大的官也不過是老板的附庸。從管理權威上講,老板擁有全部絕對的權威。就其他管理者來說,幸運的佼佼者可能擁有專業權威或道德權威,但也只是部分或者完全沒有管理決策權威,一切決策均須以老板最后的決策為準。
由于在大小決策中,老板一股獨大,其他人完全沒有實質性發言權,而只有建議權和游說權,所以迫使其他的管理者包括企業創業元老甚至員工要采用變形的方式來參與決策。這五種基本的政治策略如下。
1、附議者策略
無論在任何場合,也無論自己是否真地認同,都將自己堅決、毫無保留地裝扮成老板的附議者,以此博得老板必要的安全信任度,提高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然后通過事先事后與老板的私下溝通建議,來影響老板的決策意見。此策略可稱為義無反顧并始終如一的附議者策略。
在許多企業,面對獨裁型老板,此政治策略頗為管用。其妙處在于首先在政治上站好隊,永遠站在老板一邊,然后通過私人場合而非公開場合對老板提出管理建議,從而極大地滿足獨裁老板的管理威信需要,以及老板的自尊心甚至可笑的虛榮心。
這種政治策略,文革時林彪對毛澤東用過。但林后來野心過大,已經個人膨脹得失控的老毛變得對林無法容忍。林的權力集團頭一時腦發熱,試圖強行奪取權力,才導致老毛要清除林彪同志。
該政治策略的好處是永遠不會被看作異己份子,所以比較安全;壞處是這一策略只是適應甚至盲目迎合老板好惡,政治上是永遠正確的了,但業務上卻完全可能犯下不必要的錯誤。老板作為企業的所有人,最終業務上的得失會轉化為政治上的得失,管理者如果在業務上犯錯誤,同樣也會造成政治上不受信任。
林彪的問題主要是在政治上和業務上都過火了,懷著私心了,所以老毛不滿意了。如果林彪集團清醒一點,堅守自己作為毛的追隨者的定位,同時借助自己的集團力量幫助毛改進他的工作,毛就不可能對林失去信任,中國歷史就有可能改寫。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種看法。
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對于獨裁型企業來說,附議者策略不失為一種好的策略,但并非完美。不過完全可以通過改進變成一個最佳政治策略。
2、忠誠者策略
并非任何公開場合或任何公開決策都堅決支持老板決策,但卻以對老板絕對忠心耿耿出名,并且對老板個人的忠誠已經經過較長時間的證明。此一政治策略可以簡要概括為長期忠誠者政治策略。
長期忠誠者策略的根本要點不是管理者能夠為企業服務的業務能力,而是一種絕對服從老板和企業根本利益的忠誠度和因此而建立起來的相互信任和深厚感情。這是大多數成功的創業元老所采取的明智的政治策略。但如果職業經理人看好老板本人和企業發展前途,長期忠誠者也不失為一個較好的政治策略選擇。
忠誠者策略也有利有弊。好處是無論你說什么,只要不傷害老板自尊心,老板都不會對你產生懷疑,在企業也人人知道你是老板死黨,因而也能夠分享到老板所帶來的部分權威,但在處理自我角色地位時需要成熟的智慧。
壞處是需要極強的忍耐力和相對較長的時間來逐漸建立這種政治關系,千萬不可急于求成,因為忠誠需要經過許多嚴峻時刻的考驗才能體現出來。另外,忠誠型管理者在前期需要放棄部分應得利益,尤其是需要放棄跳到另一家企業獲得更好發展的機會收益,代價同時是金錢、感情和精神上的,非常巨大。
而且忠誠者要忠于企業和老板利益,在性質上不同于惟命是從者,有時為了維護企業和老板利益,可能需要采取適當方式修正老板意見,這需要極高的技巧和較好的膽略,弄不好要受打擊。當然,一旦忠誠關系建立起來,回報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中國民營企業里面,忠誠型管理者很有市場。從民營企業健康穩健的發展角度考慮,老板喜歡這樣的人也是對的。忠誠者策略也不是最佳策略,但可能是適用于多數民營企業的次佳政治策略之一。
對于忠誠者來說,最大的危險是控制不住自己,利用自己特殊的忠誠關系謀取個人利益。這樣子就演變成了和坤型管理者,一方面是權勢薰人,另一方面是危機四伏。由于不當謀利其實是損害企業老板利益,時間一長,老板一旦察覺,想法就會改變,雖然暫時不會下手,但被清除也是遲早的事情。因為忠誠者已經變成不忠了,其價值也就跟隨失去。
3、應聲蟲策略
這種策略簡單明了,就是老板說什么我就做什么,無論對錯,完全服從,百分之百執行。這樣的策略沒有風險,但也不受老板器重和同事尊敬。這對于許多沒有太大能力的管理者來說,應當也是一個好的政治策略。因為企業永遠需要能夠不打折扣認真干活的人,這些人老板并不要求他們很聰明,經常有什么新想法,而是要求他們認認真真把吩咐他們做的事做好就行。
4、魏征型策略
這種策略也容易理解,就是經常只從企業利益角度考慮,敢于向老板進諫。這是我本人不提倡的一種策略,原因是沒有任何一個領導或老板真正從內心深處愿意別人公開指出他的缺點,這種策略對是對,但政治風險太大。就是你業務能力再強,講得再對,但領導感情上非常別扭,不是一種讓雙方都舒服的上上策略。就是李世民如此明君,魏征也經常有殺頭的危險。而且采用這種策略往往在企業樹敵頗多,因此無法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也就不能團結大多數,因此也做不到太高的職位。如果從管理者個人成長角度來講,這顯然是一個不小的損失。因此,本策略于己于人都非最佳策略。
5、忠誠同盟者策略
就是周恩來對待毛主席的策略。這個策略非常之好,為所有策略中能夠創造多贏局面的最佳政治策略。這個策略的特點是:管理者不是企業老板的附庸,而是老板親密無間并且長期忠誠的合作者。合作者意味著大家地位雖然不同,但基本上是比較平等的,大家誰也都是真正地需要誰,事業也是大家共同經營的一個事業。忠誠意味著管理者與老板之間不僅是合作關系,而且建立起了一種非常可靠的相互完全信任的牢不可破的思想、感情關系。既有了忠誠,還有合作,所以正常情況下,這種關系雖然會有所起伏,但從較長時間來看,仍然是非常有效而且長久的密切關系。
如果一個管理者能夠與老板達成這樣一種關系,那么對于個人、對于老板、對于企業、對于其他員工的影響都是正面的,在政黨管理、國家管理中也好,在企業管理中也好,忠誠同盟者均應是管理者應當采用的最佳策略。忠誠同盟者可大可小,對于管理才能也有一定的較高要求。說白了,這樣的管理者對于企業老板來說那真的是已經“德才兼備”,既無限忠誠可靠,又非常能干,企業老板沒有理由不將他納入自己的事業伙伴和感情、精神世界。
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獨裁型老板占的比例較大,國有企業中也有一些。但在另一些管理相對較好的民營企業和大部分國有企業里面,仍然存在一些非獨裁型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