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跟大家聊了什么是猝死以及猝死發生的原因。一般猝死常見的是心源性猝死,那么它有沒有征兆、癥狀呢?
1.心臟病發作前,身體上例如頸、后背、頭皮、手心或者腳掌都會大量出汗,此時應提高警惕,當猝死發生,最好停止活動休息,及時服用藥物,必要時應立即撥打120急救。
2.在無激烈運動、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誘因的情況下,連續幾天、幾周甚至幾月出現極度疲勞感,伴有焦慮、失眠、無癥狀驚醒等癥狀,應考慮心臟出現問題。
3.心臟病患者經常感到肩膀、頸部、下巴、手臂疼痛,這是心肌缺血的信號,因為心肌缺血疼痛在傳遞至大腦中樞神經時,會同時反映在水平相應的脊髓段區域。
4.心臟病發作前的典型癥狀是突然、或者無緣由的心跳加劇,一旦發生心室性心搏過速,則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突然死亡。
5.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在死亡前都反復出現胃腸道癥狀,不少人生前并沒有胃病病史,這是心臟病發作的信號之一。腸胃不適是因為心血管出現異常,動脈內血脂沉積物堵塞血管,減少血液傳輸給心臟,從而造成心絞痛的發生。
如何預防猝死?
冠心病猝死占全部心源性猝死的90%以上,是導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猝死,如果能做好冠心病猝死的預防,就能大大降低猝死的發生率。預防心源性猝死,我們可以這樣做:
首先,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包括科學飲食、堅持運動、摒棄惡習,尤其最重要的就是戒煙。還要控制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正常的作息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根本的預防手段。
其次,在科學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加上調脂藥物,還應定期去醫院檢查。調脂藥物通常是帶有“他汀”這兩個字的藥物,如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如患者已發生了室顫,應立即撥打醫療急救電話,讓患者平臥,為患者實施持續的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每按壓30次,為患者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心肺復蘇操作不能停頓,一直堅持到專業急救人員到來,患者可能還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