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預防接種的禁忌癥
1.發熱兒童
正在發熱,體溫超過37.5攝氏度的兒童,應查明發燒原因,治愈后再接種,因為接種疫苗后會出現體溫升高,加重病情。發熱往往是流感、麻疹、腦膜炎、肝炎等急性傳染病的早期癥狀,接種疫苗不僅會加快發病,還會加重病情,使病情復雜,給醫生診斷帶來困難。疫苗中的抗原成分與致病的細菌可互相干擾,影響免疫力的生成。
接種疫苗的部位如上臂三角肌、大腿外側等處患有嚴重皮炎,牛皮癬、濕疹及化膿性皮膚病的兒童,應在這些疾病治愈后再接種疫苗
尤其在1周歲以下的嬰兒,患有嚴重的營養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亂的不宜接種疫苗。這類患兒往往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此時接種更易引發新的疾病。
有過敏性體質兒童接種疫苗,??梢疬^敏反應。在接種疫苗前需詳細了解并明確其過敏原,如疫苗中含有該過敏原就不能接種,不含有該過敏原的疫苗可以接種。
正在患急性傳染?。ㄈ缌鞲小⒉《拘愿窝住⒎窝祝┮约叭蟛蛔?周的恢復期兒童,應暫緩接種疫苗。正在發生腹瀉的兒童,若每天大便次數超過4次,不宜服用脊灰糖丸疫苗。
對患有癲癇、癔癥、腦炎后遺癥、抽搐等疾病或已痊愈者,接種疫苗時要持慎重的態度,尤其是接種乙型腦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和流腦疫苗。
有嚴重心臟、肝臟、腎臟疾病以及患結核病的兒童,一般不宜接種疫苗。因為患有這些疾病的兒童體質較差,常常不能接受接種疫苗后引起的正常副反應,他們受損的器官不能承受額外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接種疫苗后,往往會發生嚴重的反應。如果是肝、腎疾病患兒,在接種疫苗后由于肝臟的解毒功能及腎臟的排泄功能都要增加。增加該臟器的負擔,將影響肝、腎器官的康復。
8.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患兒
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患兒暫緩接種減毒活疫苗。
3月內有靜脈丙球輸注史的孩子暫緩疫苗接種。
總之,家長帶孩子去打預防針時,應主動說清孩子的身體情況,以便醫生正確掌握禁忌癥,這樣既可發減少疫苗的副反應, 又可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