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與帕金森病、路易體癡呆和多系統萎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α-突觸核蛋白病)相關。
診斷標準:1. REM睡眠期出現REM睡眠期骨骼肌失遲緩(RSWA);2. 有明確的夢境行為演繹(DEB),有臨床發作史或PSG監測記錄到明確發作;3. REM睡眠期腦電無癇樣放電;4. 癥狀不能被其他病因解釋,包括其他類型睡眠行為異常、神經/精神疾病、藥物、內科軀體疾病或物質濫用等。
PD患者合并RBD的臨床特征:
伴RBD的PD運動癥狀更明顯(UPDRS評分和H-Y分級更高)
?合并RBD的PD患者更易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幻覺、抑郁及其他精神癥狀、自主神經癥狀(便秘和直立性低血壓)
?伴RBD的PD患者早期對左旋多巴反應較好,但需較大劑量,提示有左旋多巴抵抗的表現,運動并發癥、易跌倒和凍結步態有增多趨勢
PD伴發RBD的相關因素:
?伴RBD的PD多為少動-強直型,震顫型少見(風險分別為53%和14%)
發生在PD后的RBD可能與PD的病程較長,疾病嚴重程度,凍結現象和步態異常明顯,較高劑量的多巴胺能藥物使用有關
?與患者年齡、運動癥狀波動、異動癥、抑郁、嗅覺減退、嗜睡、睡眠質量和習慣、較低的多巴胺制劑日劑量等無關
?
癥狀性RBD(特別是50歲以前出現的RBD)
1.發作性睡病
2.副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抗電壓門控鉀通道抗體復合體綜合征(CASPR-2 ,LGI-1 );IgLON5腦炎;炎性、腫瘤、腦血管病所致的腦干損傷;
3.抗抑郁藥所致的RBD和RSWA:SSRIs,SNRIs,三環類抗抑郁藥。機制:藥物直接作用?藥物所致帕金森綜合征?
4.同樣與神經變性疾病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