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其實差不了多少,而真正決定一個人上限的其實是一些別的東西,比如,控制情緒的能力。
劉邦和老婆呂后都是這種人。
從漢帝國建立的那一天起,作為皇帝的劉邦與韓信這些異姓諸侯王的矛盾就成了一道必解題。
不管劉邦采用什么方法,總之都要得到一個將異姓諸侯王從漢王朝的組織結構中抹去的答案。
劉邦對燕王臧荼采用了武力解決的方案,但對楚王韓信究竟該采用什么方法,劉邦想得頭都快炸了,但還是無解。
沒錯,這是道附加題,難。
漢高帝六年初,劉邦接到一封密信,說楚王韓信要造反,而且,他已經(jīng)開始巡視各地并進行兵力部署了。
▲韓信 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哈,就不管這封信的真假了,筆者還是按司馬遷既有的劇本來描述。
劉邦收到信后就立即召開了一次高級別會議,參會的都是蕭何、曹參、樊噲、周勃這些劉邦核心圈層的人。
當劉邦將那封信出示給大家后,會場立刻就炸了,大家都是一片趕緊弄死韓信的聲音,而且都爭著打先鋒呢。
可見,韓信的人緣確實太差,幾乎站在了劉邦整個核心圈層的對立面。
如果你是劉邦,此時的你肯定會是興奮與激動的情緒相互交織,為能有這么一群忠心又積極性極高的員工而倍感欣慰。
再說,此時會場的情緒已經(jīng)達到了所謂的高潮,從人性的角度來出發(fā),劉邦此時肯定會一拍大腿,“好,出兵”。
是的,大部分人的認知都是在公眾的影響下而構建的,而且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假如,將大多數(shù)人代入到劉邦當時的情境中,都會立刻作出出兵的決定。
但歷史的發(fā)展已經(jīng)證明了劉邦絕對不是一般人。
他在會場上始終保持了冷靜的態(tài)度,而且并沒有作出任何決定,而是私下與陳平進行了一次深入交流。
陳平問了劉邦兩個問題:
“漢軍士兵是否比韓信的楚軍更精銳?
陛下手底下的將領水平是否能超過韓信?”
劉邦搖頭:“不能。”
是的,韓信通過還定三秦、滅魏、滅趙、滅齊、滅楚的一系列勝利已經(jīng)證明了他是當時軍事領域中的最強者。
如今,韓信不管是在軍隊數(shù)量還是人員素質上都對劉邦的漢軍形成了碾壓之勢。
而且,項羽當年的老員工鐘離昧此時也正在韓信軍中呢。
▲鐘離昧 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鐘離昧是當年楚軍中水平僅次于項羽的存在。他在彭城之戰(zhàn)、滎陽之戰(zhàn)中都表現(xiàn)出了高超的軍事造詣,好幾次都差點滅了劉邦。鴻溝議和后,劉邦追擊項羽,也是被鐘離昧大敗于固陵的。
簡直就是劉邦的克星。
加上鐘離昧本就是楚國人,他呆在韓信那更易于團結項羽那些殘兵敗將和楚地的精英。
總之,韓信加鐘離昧的組合絕對是劉邦逾越不過去的鴻溝。
只能智取。
陳平給劉邦出的方案是:假裝巡游云夢,大會諸侯與陳縣,在韓信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迅速將他擒拿。
“不過就是兩個大力士干的活而已,so easy。”
哈,陳平可真夠損的。
▲陳平 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劉邦依計而行,輕輕松松就將韓信給搞定了,然后,會也不開了,拉著韓信直接就回了長安。
你看,劉邦果然如韓信所說,拿下一個連軍百萬的戰(zhàn)神,輕輕松松。
這里多說一句,韓信其實也是犯渾。如果他不逼殺鐘離昧,劉邦可能還會有所忌憚,有可能不會當場將他擒拿。
因為,韓信只要被抓,鐘離昧肯定會以韓信的楚國為據(jù)點立刻起兵。以鐘離昧的能力和在楚地的組織能力,絕對夠劉邦受的。
只能說,論手段,韓信在劉邦面前就是一個小學生,劉邦可能已經(jīng)料到了他會帶著鐘離昧的首級來的。
再說呂后。
漢惠帝時,匈奴的冒頓單于給呂后寫了一封極具侮辱性的信:
“聽說你死了老公,那個,我剛好沒了老婆,要不,咱兩湊一對吧,么么噠。”
這也太沒素質了吧。
在任何人看來,冒頓這都是侮辱加挑戰(zhàn)的行為。
呂后心中自然也是迅速竄起一股火苗,熊熊燃燒。
是的,她絕對有立刻找冒頓開打的沖動。
一場緊急會議在長樂宮中迅速召開。
會議現(xiàn)場群情激奮,尤其以上將軍樊噲的表情最為夸張:
“給我十萬兵馬,我定會踏平匈奴。”
你看,怪不得劉邦當年給功臣排座次的時候,關內侯鄂君給他說:
“即使沒有一百個像曹參這樣的將軍,陛下照樣會得天下。”
意思就是,這些將軍們的優(yōu)點是很勇敢,能打,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做事從來不過腦子。對劉邦來說,蕭何、張良、韓信、陳平這些人才是對事業(yè)起決定性作用的。
估計當時劉邦開會討論解決韓信問題的時候,他內心就在想,“這幫武夫,果然是一點就著,呵呵”。
所以他才又找了陳平去商量。
你看,現(xiàn)在呂后開會,大家照樣如此。
最怕的就是,呂后被這種群起的情緒所裹挾,從而作出出兵匈奴的決定。
但大漢的江山有明白人。中郎將季布發(fā)出了不同的聲音:
“樊噲這廝可以拉出去斬了——
高帝當年統(tǒng)率四十萬漢軍都被困在了平城,就你樊噲還想用十萬人解決問題,說胡話呢吧?”
季布接著陳述自己的理由:
“漢帝國百廢待興,現(xiàn)在可不是打仗的時候呀,千萬別聽樊噲的。”
是的,季布認為,樊噲在吹牛逼,是搗亂。
大家都為季布捏了一把汗。因為首先,呂后正在氣頭,再一個,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季布這也太耿直了吧?
▲季布 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講真,此時正是考驗呂后政治素質的時候。
呂后并沒有當場作出決定,而是休會,此后再也沒有提過這件事。
可能她一個人的時候,也把這件事給想通了。漢帝國剛剛建立不久,老百姓需要休息,再說,劉邦的“平城之困”大家可都還記得呢。
瞧瞧,呂后執(zhí)政期間能夠將跟隨劉邦打天下的那幫“功臣派”壓得死死的,那是有原因的。
也許,正是有了這份淡定與從容,呂后才會做出司馬遷筆下“政不出房戶,天下宴然”的政績。
后來的漢文帝也是一個情緒控制高手,馮唐當面懟他,袁盎當眾讓他下不來臺。漢文帝雖然當時很生氣,但也只是以離開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一個人的時候,想通了,自然也就原諒了大臣們的耿直。都是為了公事,理解。
為漢家天子手動點贊。
以史為鏡,生活中的我們其實也一樣,在情緒波動的時候先不要做任何決定,讓子彈飛一會。
在情緒穩(wěn)定之后,再作出合理的決定。
愿你我都能成為一個控制情緒的高手。
勉之!
(全文完)
寫文不易,看完記得點個“贊”和“在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