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花鳥畫印象
商登貴
賞讀王海燕女士的花鳥畫,總的印象是畫面簡潔,疏朗之中寓縝密;筆法灑脫,飄逸而不失遒勁;設色絢麗多彩,艷而不妖;墨隨時變,溫潤之處若煙霞欲動。從題材和意境上看,其作品多營造一種富貴吉祥、和諧如意、樂觀進取的藝術主題,傳達出畫家熱愛生活、歌頌生活的美好心聲。
王女士深知,工筆畫要求惟妙惟肖地狀寫客觀對象,從姿態到神韻給人的感覺就是逼真,創作中畫家不能隨意改變物體的自然屬性,要達到巧奪天工、以假亂真的效果。也就是說,工筆畫強調創作過程中的嚴謹性。那么,怎樣利用一個“真實”的事物寄寓畫家的思想感情,即如何讓描繪的物象帶著畫家的“表情”和“心聲”,上升為具有審美屬性的藝術主體,對于工筆畫家來說,無論是謀篇布局,還是細節勾勒,都面臨著藝術素養和心理耐性的極大挑戰。及至看了王女士的作品,我們發現這個看似棘手的問題,像是被她四兩撥千斤的化解了。
我們以王海燕的《花好月圓》、《連年有余》、《鳥語花香》、《花開富貴》等具有代表性的工筆畫為例分析。畫面上所呈現的完全像是一種自然化的景物,其實不然,因為作品的意象渲染了一個可供欣賞者馳思想象的藝術空間,使欣賞者因為藝術氛圍的熏陶而觸景生情。我們能夠看出,王女士工筆畫作品中的抒情主體無不因為她的點撥而栩栩如生,且都帶著嫻靜雅致的姿態和脫盡凡塵的高貴氣質。賞其花似乎連香氣都能聞到,觀其魚、鳥不禁令人屏氣凝神,仿佛不小心弄出點動靜,它們就會倏然而逝。另外,王女士早期的一幅作品《鸚鵡圖》給我留下了過目難忘地印象。那是一幅構思奇特,想象大膽、筆墨簡練的成功之作。畫面上一只潔白的鳳頭鸚鵡展翅欲飛,但它卻被一條金鏈子束縛在竹桿上,盛放食物的玉碗已經傾覆,鏈子的一端還因為斷裂以紅線相系,而且吊在空中的竹子竟然抽枝發芽了,大有落地生根蔚然成林的勢頭,這就讓畫面有了時間的跨度和敘事性,傳達出鸚鵡誓死沖破樊籬爭取自由的強烈愿望。特別是鸚鵡憤怒的眼神和意欲控訴的嘴巴,讓整幅作品充滿了童話故事的韻味。凡此種種,都說明作品中的景物已經深深地打上了畫家思想感情的烙印。這就是王女士工筆畫詩意化的藝術魅力之所在。這樣的作品,無疑將會成為王女士構筑的藝術殿堂里極為珍貴的人文符號,也必將為每個熱愛生活、熱愛繪畫藝術的人所崇尚。
我們再來說說王女士的寫意畫。寫意畫完全不同于工筆畫,寫意畫不求形態逼真,但求神韻酷似。寫意畫因其對描繪對象的把握具有一定地自主性,給我們的感覺像是更易于創作。或者說有了過硬的工筆畫功力,寫意畫創作中的其他問題似乎便可以迎刃而解了。其實不然,工筆畫畫得好不一定能畫好寫意畫,這往往有一個從“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到“不拘小節、隨意而為”的轉變,許多畫家因為把握不準其中恰到好處的收放度,作品多有呆板拘謹之嫌。王女士為了解決二者之間因體裁差異帶來的技術難題,我們覺得她作畫時更加注重于謀篇布局,即經營位置,并且下了一番苦功。我們從王女士的寫意畫作品中沒有發現遲疑的筆跡、僵滯的墨色,足以說明她在工筆畫和寫意畫之間已經游刃有余,實在難能可貴。
在創作寫意畫的過程中,王女士自覺地根據自己的意圖,讓描繪對象發生常人想象不到的體征嬗變,然后利用物態這種個性化的形象特征,來表現自己內心的情感活動,借以感染欣賞者,從而實現繪畫的審美功能。所以,王女士的寫意畫重點突出的是“意”,整個“寫”的過程始終圍繞并緊扣著“意”這個核心,對筆下的客體進行大膽的“臆造”和“重塑”,使其因為富含意象而成為具備藝術功能的美的載體。因此,她的寫意畫既有不拘細節、率性而為的隨意性,又不失物象的神態,給人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驚喜。
牡丹是花鳥畫家創作中的一個傳統題材,自然也倍受王女士的青睞。但是,她筆下的牡丹已經深深地打上了她特有的陽光、熱烈、恣意、奔放的藝術個性,每一朵花都像是帶著王女士的笑容開放的,一莖一葉也都向我們展示著她寬厚慈祥的心性。因此,她的牡丹花繁葉茂而不顯得臃腫,而且能夠給人一種會心會意、如癡如醉、百看不厭的陶醉感。我們能夠看出,創作之前她的內心感情一定有種急于宣泄的強烈沖動,及至通過創作過程的過濾和冷卻,落在畫面上卻已是異常地柔和恬靜,她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合于畫面的細枝末節,通過意象組合使其在整體中得以升華。所以說,你就很難說她作品中的哪一筆是重點,哪一筆是多余的。特別是她能夠把作品中的色彩處理得既鮮艷又不失溫潤,恰到好處地烘托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馳思想象的那種溫馨氣氛。這種既簡潔又能傳神達意的作品,讓美以藝術符號的形式定格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既為我們留住了大好春光,又讓我們在觀賞的同時涌起一種惜香憐玉的情感。這也讓我們明白,現實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來之不易,必須予以珍惜。這里我們似乎要特別地說一聲,感謝王海燕女士用她的生花妙筆為我們留下了一幅幅飽含詩意的美好畫面。
我們知道,無論是工筆畫還是寫意畫,都是畫家寄情寓理的藝術品。在花鳥畫藝術領域里,王女士既探及到了工筆畫藝術的精髓,又深得寫意畫的要義,從表現手法到意境的構建和生成,均達到了很高的藝術造詣。但是,王女士深知藝無止境,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地創新。和每一個具有遠大理想的藝術家一樣,王女士依然在不斷地探索,她于創新中求發展,生活和藝術已經賦予她艱巨的社會責任和神圣的藝術使命,因此,她始終不渝地以敏銳的藝術視覺發現美表現美歌頌美,不斷地以獨特地繪畫形式和繪畫語言讓我們的生活錦上添花,她的作品也必定讓我們的心靈因為耳濡目染趨于高尚和完美。
由畫及人,我們在欣賞王女士作品的同時,能夠感覺出她樂觀、熱情、自信的性格,謙和、寬容、善良的品德,以及熱愛生活、開拓創新的藝術態度。這些美德和良好的修養,必將在她今后的藝術創作中為她帶來豐厚的回報,使她的作品因為意境的崇高而倍受尊崇。我們衷心地希望王海燕女士能夠創造出更加輝煌的藝術成就,早日實現她的藝術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