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排版|嗨腦仁
有人說,看電影可以讓生命比以前延長三倍!那是因為,影視劇可以幫我們更快速地體驗生、老、病、死,嘗盡百味人生,體會人生百態!
在往期留言&私信中,有不少特需孩子的家長咨詢相關的影視劇或紀錄片,希望通過影視劇或是紀錄片,去了解其他譜系孩子的生活教養方式,也希望更了解譜系孩子的世界。
正如紀錄片《地平線系列:認識自閉癥》
當你懷疑孩子患上自閉癥時,可以通過《地平線系列:認識自閉癥》了解自閉癥的表現與不同;
正如電影《與光同行》
當你迷茫崩潰時,可以通過《與光同行》跟隨“小光”的成長歷程,體會家人的不易與孩子的步步成長!
還可以通過《遙遠星球的孩子》跟隨著俊余、莊天岳、蔡杰了解自閉癥不同表現以及不同的教養方式;
正如電影《黃金花》
深處絕望,如何與痛苦和解?
那么推薦《黃金花》,試著體會女主黃金花的不易,并學會如何與困境握手言和!
總之,好的影視作品不僅可以幫我們走進孤獨癥,也可以發人深省,引人深思!本次,我們特別為家長們整理了全網與自閉癥相關的影視作品,共50部,來不及看的家長,請收藏轉發喲~
注:歡迎家長們在留言區隨時補充——
No.1
《地平線系列:認識自閉癥》
BBC以烏塔弗里斯為主角推出了《地平線:走進自閉癥》,講述的是一位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與一群自閉癥兒童相處的故事,在此能看到各個孩子不同的問題、興趣與共通之處,也能看到自閉癥患者為何容易在社交上有障礙。
烏塔·弗里斯(UtaFrith),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心理學家,1941年生于德國,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自閉癥研究領域,出版了多本與自閉癥相關的學術著作。
烏塔 ·弗里 斯通過設置實驗、走訪交流等方式“走進”幾位自閉癥人士,以不同的角度探索和展示自閉癥人士的“特殊、與眾不同”,并試圖分析更深層次的原因。她在開篇時說:“他們感受到的世界和我們完全不同。”這也是普通人試圖理解他們的重要前提。
該片揭示了英國心理學家烏塔在自閉癥領域的畢生研究,轉變了我們對于自閉癥這一神秘癥狀的認識。在這部紀錄片中,她向我們展示了自閉癥患者如何感知世界,如何與周圍的環境互動,以及如何提供給我們另一種現實。
No.2
《遙遠星球的孩子》
“我們眺望一顆美麗又遙遠的星球,看見遙遠星球上的孩子正一個一個降落在地球上。也許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好導游,能理解他們的星球和我們有不同的文化,也幫助他們認識地球有不同的生活規則,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做那個導游。”
由陳國富導演擔任出品人,臺灣金鐘獎獲獎導演沈可尚執導的公益紀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
本片用一種浸入式的視角娓娓道來,透過采訪臺灣最接近自閉癥者的群體,包含自閉癥診斷的醫生、認知神經學家、臨床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等,配以豐富的案例,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這些獨特靈魂的內心——了解典型自閉癥有哪些特質,嬰兒期會有什么特點值得引起家長關注、從大腦功能來說他們為什么會這樣、醫學界歷史上如何界定的指標變化,怎樣和他們交流等。
其內容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和路徑探討孤獨癥這一至今無法完全解答的謎題。
值得慶賀的是,《遙遠星球的孩子》獲得第46屆臺灣電視金鐘獎。影片共分四集《自閉癥之謎》、《我也很高興認識你》、《我是蔡杰》、《吹泡泡》。
No.3
《極端的愛——自閉癥》
Louis Theroux: Extreme Love - Autism
“養育重度自閉癥兒童的家庭,常常需要做出常人難以做出的決定。但他們卻在以種種方式,為孩子傾注內心深處的愛與深情。他們竭盡所能,不懈努力,去實習屬于他們自己的小小奇跡。”
BBC的王牌制作人路易斯·泰魯,就曾跟蹤采訪美國新西澤州一家自閉癥干預中心的學生與家長,制作這部叫做《極端的愛——自閉癥》的記錄片。
片中記錄的幾個自閉癥家庭雖然在美國生活,卻能看到無數自閉癥家庭的縮影。懵懂患病的孩子,父母的堅持和淚水,還有得之不易的幸福,都會觸動觀看者的內心。
No.4
《自閉癥少年的內心世界》
如今是“包容的社會”,理解不同的人、包容著新鮮的事... ...但是,當你面前的自閉癥患者正做著讓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時,你會怎么做?
是選擇漠視、斥責、睥睨...?
還是會選擇理解、并堅定地站出來幫助他們呢?
影片根據自閉癥少年東田直樹的隨筆改編,展現自閉癥少年的生活,聆聽他們的內心世界,希望借此給自閉癥家庭帶去希望,也幫助更多人了解并接納自閉癥群體。
No.5
《一位母親的勇氣:對話自閉癥》
《一位母親的勇氣:對話自閉癥》由奧斯卡影后凱特·溫斯萊特解說,記錄了一位母親為了幫助兒子擺脫自閉癥,對這一疾病進行探索的過程。
No.6
《生活,動畫》
這是一部關于自閉癥孩子的紀錄片。該片拍攝時,主人公歐文已經23歲。
歐文3歲時被診斷自閉癥,從此自我封閉,一言不發。就在父母為此束手無策時,歐文突然學著Disney動畫里的人物說起話來。 從此后,家人開始以Disney動畫里的角色和歐文說話、溝通,并慢慢把他帶進了現實生活。
No.7
《與光同行》
“我知道媽媽有許多夢想,你希望能跟我一起散步,一起聊天,想要跟我一起做許多事情。你一直都很期待我的出生吧。但是對不起,媽媽,我并不是你夢想中的那種小孩,我跟大家不一樣,對不起。”
一部關注自閉癥兒童的日劇《與光同行》由日本電視臺(NTV)制作并播出的11集家庭劇。
身為自閉兒——小光的母親,幸子付出更多關懷與照顧。透過不同的療育方式,小光以自己的步調理解這個世界。有不和善的人,但更多的是寬容友愛的雙手。對於未來,小光的爸爸媽媽不奢求,只希望小光能成長為一個開朗、有精神、有用的大人!
No.8
《黃金花》
《黃金花》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母親照顧患自閉癥與中度智障兒子20年的生活,艱辛的生活讓丈夫出軌并離婚,妻子黃金華一個人艱難支撐著搖搖欲墜的家。
No.9
《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是由薛曉路執導,主演李連杰、文章、桂綸鎂、高圓圓、董勇、朱媛媛等主演親情電影。
該片講述了一個父親傾盡所有,守護孤獨癥兒子的感人故事。為了大福能夠快樂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愛的海洋館,王心誠為自己制定了最不可能完成的計劃,教會大福在海洋館“上班”。
No.10
《光》
這部自閉癥題材的馬來西亞電影《光》正在國內上映,以清新溫暖的風格贏得了好口碑,片中動人的兄弟親情,更是打動了不少觀眾。
影片改編自馬來西亞導演郭修篆與其哥哥的真實經歷,郭修篆說,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讓自閉癥群體看到那道光。
No.11
《自閉歷程》
2010年被評選為時代周刊本年度100位“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英雄榜第五位的自閉癥人士坦普葛蘭汀(Temple Grandin),同年,她的自傳基礎上改編的電影《自閉歷程》上映,又譯作《星星的孩子》。
她的電影讓我們了解了葛蘭汀,也了解了自閉癥,她拒絕說話,拒絕任何人觸碰,一切的事物都是抽象而又扭曲,她不會表達自己,只會抖腳、尖叫、旋轉大笑,仿佛是一個孤獨的靈魂被困在一間黑暗的屋子里。
她的成功不是一個個案,同時她啟發了無數的自閉癥兒童的家長和從事自閉癥干預的專業人員。是什么把她從一個自閉癥患者變成一個科學家?對于自閉癥患者如何教育?如何干預?如何教會自己的孩子尊重身邊和自己不同的人?這些都是《自閉歷程》中引發我們深思的問題。
No.12
《遠山遠處》
由美國導演邁克爾·斯科特于2009年在蒙古拍攝的紀錄片!
講述了一個患有自閉癥的七歲男孩,其父母為了打開孩子的心房,來到蒙古尋找古老的薩滿。影片一開始倒敘了這個故事,與其說這是一個關于自閉癥孩子的故事,倒不如把它看成是一場一家人的瘋狂歷險,他們跨過大半個地球,尋找奇跡。
No.13
《自閉癥:音樂劇》Autism: The Musical
講述通過音樂劇治療兒童自閉癥的故事。由洛杉磯老師Elain Hall現身講解,演出她如何讓自閉癥孩子演音樂劇。她為了鼓勵兒子Neal Katz突破自閉癥障礙,成立「奇跡計劃」(The Miracle Project)劇團,顛覆大家對自閉癥的成見。
續集Autism: The Sequel,在 12 年后重新審視這部音樂劇的明星,因為現在 20 歲出頭的原始主題,在他們應對挑戰和勝利作為生活在自閉癥譜系中的成年人時,了解獨立對他們意味著什么。
No.14
《自閉之謎》 The Autism Puzzle
這部BBC制作的有關自閉癥的紀錄片包括兩個部分:《自閉之迷 The Autism Puzzle》和《我的家庭和自閉癥 My Family and Autism》。
講述自閉癥的發展經過及醫學界最新發現,如何醫治并防止自閉癥繼續蔓延增長,訪問專家之余,更會以儀器測試自閉癥患者的思想變化,看看到底與平常人有些什么分別。
No.15
《瑪麗和馬克思》 Mary and Max
《瑪麗和馬克思》是一部2009年出品的澳大利亞粘土動畫,是圣丹斯電影節開幕大作,由亞當·艾略特執導,托妮·科萊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艾瑞克·巴納等聯袂出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兩位筆友之間的非常簡單的故事。瑪麗·丁克爾是一個居住在墨爾本市區的胖乎乎的有些抑郁和孤獨的小姑娘;馬克斯·霍爾維茨是一個居住在亂糟糟的紐約的肥胖的,患有亞斯伯格癥(自閉癥的一種)的44歲猶太人。
兩個人的通信跨越了兩個大洲,持續了20年。這份筆友之間的友誼隨著一封接著一封的書信,就這么保留了下來。影片把觀眾帶入了一場關于友情、自我和對自我的剖析之旅,向人展示了兩個人的精神世界、訴說了人類的本源。
No.16
《雨人》Rain Man
電影《雨人》對自閉癥的癥狀進行了細致和逼真的描寫。主創收集大量醫學資料,以保證細節的準確性。
電影開始不久,查理便將哥哥(患有自閉癥)拐出精神病院。影片大部分情節里沒有醫生來解釋自閉癥,全靠演員表演讓觀眾理解這種疾病。
主演達斯汀·霍夫曼為此深入精神病院,長期觀察自閉癥病人,確保自己的表演真實到位。他本人也因在該片的卓越表現,榮獲1989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No.17
《喜禾》
電影《喜禾》講述了有自閉癥的男孩兒叫做喜禾,他因為自閉癥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沖突,他的母親趕來道歉,可是卻被所有的家長攻擊,并且讓喜禾退學。
母親為了能夠讓喜禾上學,為了讓別人接受他,她只能低聲下氣地求別人,可是并沒有人理解他,媽媽便開始在社會上請求幫助的故事。
No.18
《一閃一閃亮晶晶》
阿斯柏格癥,又稱廣泛自閉癥。被此癥所困擾的孩子們,對于自己喜愛的事物會極其專注,而在協調能力和與周遭交流互動方面則或多或少存在著障礙。
臺灣著名作家兼導演林正盛,將鏡頭對準了4個年齡不同卻有著相似遭遇的男孩,向大眾娓娓道來特需人士的生活。
No.19
《相對無言》The A word
《相對無言》由以色列劇《Yellow Pepper》改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患有自閉癥的家庭故事。本劇聚焦的不只是喬的自閉癥,而是借著喬的自閉癥,將整個家庭問題層層剝開。
No.20
《一切安好》
EVERYTHING'S GONNA BE OKAY
該劇共10集,講述托馬斯飾演的尼古拉斯是一個略有神經質的26歲男孩,他和單親父親以及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生活在一起。然而有一天父親突然病倒,家庭的重擔壓在了尼古拉斯身上。
No.21
《我和我的伙伴》
該片是著名的電視劇導演孔笙的電影處女作,小女孩陸小荷患有自閉癥,母親身亡,父親常年帶著女兒前往其工作的地方,希望通過更換環境來治療女兒,父親工作的風電勘測站地處黃河三角洲,是大天鵝悅動遷徙的中轉站,小荷也就是在那里遇到了受傷的大天鵝“小雪”,在小荷照料下天鵝慢慢康復,小荷也因此而漸漸開朗。
沒想到天鵝被人拐走,小荷與父親開始了“尋鵝”旅程……
No.22
《我的影子在奔跑》
《我的影子在奔跑》講述了一位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征的男孩修直的成長故事,影片從孩子的視角出發,通過阿斯伯格綜合征的獨特角度展現了外部世界對自己的不理解、甚至排斥,烘托出母親對孩子不離不棄的偉大形象。
No.23
《跳躍的原因》The Reason I Jump
導演用電影語言架構起一個自閉癥患者的眼中世界,用獨特視角喚起一種新的情緒和認知,使得觀眾得以在觀影時間里與影片中的自閉癥患者們產生共情。
它就是電影《跳躍的原因》,改編自日本作家東田正樹(Naoki Higashida)的同名書籍。
No.24
《良醫》
美劇《良醫》,從小被診斷為自閉癥(嚴格來說,是阿斯伯格),對外科醫生職業充滿向往。他擁有高超的天賦,有幸加入了著名醫院,卻受到來自各方的疑問。
一個沒法和常人建立關系的醫生,真的能治療患者嗎?
No.25
《非常律師禹英禑》
自閉癥女律師的電視劇《非常律師禹英禑》,電視劇的編劇說,他們不僅想展現“自閉癥等特殊群體奮斗向上的精彩”,還希望所有有障礙的弱勢人群,都能夠被社會平等、耐心地對待。
No.26
《非典型少年》
18歲的自閉癥患者Sam(Gilchrist 飾)找尋愛和獨立的故事。
他有趣但痛苦的自我發現之旅讓他的家庭重新思考人生:什么才叫正常?Leigh飾演他的母親Elsa,她也在她的自我發現旅途中。
No.27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
講述患有阿斯伯格癥(Asperger syndrome)的韓可魯(唐俊尚 飾)在養父韓靜佑(池珍熙 飾)去世后,與疏遠的前罪犯叔叔曹尚久(李帝勛飾)一起成為Move to Heaven遺物整理公司的工作人員。
在經歷各個死者的生命歷程后,在彼此的人生里留下深遠影響并相互治愈的故事,可以說是一部完美的把悲傷轉化為感性回憶的另類職業劇。
No.28
《馬拉松》
電影《馬拉松》楚元的原型是韓國自閉癥青年裴衡振。2001年19歲的他以2小時57分的成績跑完馬拉松全程。
20歲參加游泳、自行車、跑步鐵人三項比賽,全程228.195公里,用時15小時6分,成為當時韓國最年輕的國家紀錄保持者。
No.29
《簡單西蒙》
西蒙(比爾·斯卡斯加德 Bill Skarsg?rd 飾)是一個患有阿斯伯格癥的男孩,他是個物理天才,但不能忍受和人發生肢體接觸;他有嚴重的強迫癥,一切都要依計劃執行;他不高興就會把鐵皮桶當成太空艙,躲在里面不肯出來;西蒙的日程安排嚴格地按照時間表來進行,精確到分秒。
No.30
《盧克的故事》The Story of Luke
盧克有自閉癥,一直在爺爺奶奶的照看下生活,當奶奶去世之后,他的生活亂成一團,只得與親戚一起生活。
可這些親戚尖酸刻薄,看見他和年邁的爺爺就煩,很快就把爺爺趕到了眷老院,爺爺臨走時,嘴里斷斷續續地叮囑盧克:“出去工作吧,找個好姑娘,自己照顧好自己,做個大丈夫”,平生第一次,盧克有了自己的打算,他即將開始新的人生。
No.31
《數造天才》
描述一名有自閉癥邊緣性格傾向的 Nathan ( 阿薩·巴特菲爾德飾 ),因為對數學的熱忱讓他進入了英國數學國家隊,跟著團隊遠赴重洋來到臺灣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 ,也因為在臺灣遇到的人事物讓他漸漸敞開了心房,開啟全新的人生。
No.32
《莫扎特和鯨魚》
我們的主人公康納德(喬什·哈奈特 Josh Hartnett 飾)患有阿斯伯格癥,他和一只小鳥相依為命!他擁有著超強的算數能力,生活簡單規律一絲不茍。在業余時間里,他組建了一個自閉癥支持小組,小組里聚集了和他有著相同經歷的人們,之后他遇見了心儀的姑娘,他的生活便發生了改變。
No.33
《我和托馬斯》
《我和托馬斯》講述的是一個患有自閉癥的6歲小男孩凱爾和金毛犬小狗Thomas的故事。電影將凱爾種種自閉癥癥狀呈現給觀眾,我們看到凱爾的自閉癥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父母的爭吵,甚至第三者開始插足。
我們看到一個完美的家庭似乎就要因為這么一個孩子而破裂。
No.34
《亞當》
《亞當》的劇情設定并不復雜。
影片講述了男主人公亞當因為自閉,很難與人溝通,也不愿意和別人說話。但是在女孩貝絲的鼓勵下,他改變了自己,兩人之間也產生了美好的感情。整部影片的劇情也由此展開,但是,他們的愛情也會與所有人的愛情一樣,也會有爭執。
No.35
《一個叫阿寶的男孩》
本片由約翰·馬洛瑞·亞瑟執導,克里斯托弗·高哈姆、拜倫·巴特、Caitlin Carmichael主演。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在妻子死于癌癥后,工程師David必須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患有自閉癥的兒子Po。Po因在學校屢次被欺凌而自己幻想出了一個世界來逃避這一切。由于父子之間日益增多的矛盾及日益嚴重的欺凌,Po逐漸變得越來越自閉的故事。
No.36
《自閉癥患者寂靜的小世界》
這是一部12分鐘的短片,講述由Andrew Scott主演的自閉癥患者們的寂靜小世界。
疾病使人孤獨,而無論我們承認與否,孤獨本身也恰恰是一種疾病。我不知道我是否是一個人,但那種向往某事物,卻永遠無法 " enjoy it " 的感覺,讓我的心理防線在面對這部影片時瞬間潰不成軍。
No.37
《敬請稍后》
電影描述自閉癥患者溫蒂長大后面臨生活巨變,母親過世,家里多了一個新生兒,姐姐在無力同時扶養她和寶寶的情況下,讓她住進了特殊的療養機構。
不同于其他好萊塢溫馨喜劇喜歡拿自閉癥孩童、青少年來當素材,本片焦點著重于自閉癥患者從進社會的銜接,以及家人所會碰到的問題!
No.38
《自閉也有愛》
由Netfilx出品的《自閉也有愛》在豆瓣上獲得9.2的高分。
這檔節目記錄了自閉癥譜系障礙年輕人的約會故事,探索了他們的情感世界,節目邀請到處于不同程度的自閉癥嘉賓,他們有的人是相愛了幾年的情侶,有的是正積極探索親密關系的年輕人,以他們為主角展開的戀愛關系也更加獨特。
No.39
《神奇之旅》
《神奇之旅》是Gregg Champion執導,該片講述了兩個五歲孿生兄弟菲利普和史蒂文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便被醫生診斷為“孤獨癥”。
為了兩個孩子的將來,母親柯奧瑞·摩根一直沒有放棄希望,在菲利普和史蒂文成長的路上,母親一直在尋找醫生和方法試圖治好兩個孩子不肯開口說話的癥狀。
終于在兄弟倆15歲的時候,菲利普的音樂天賦和史蒂文天生的越野長跑天賦展現了出來。母親柯奧瑞·摩根創辦了神奇之旅基金會,史蒂文在基金會上題為“尋找治愈孤獨癥的途徑”的演講,為他們的媽媽柯奧瑞·摩根贏得如潮般的贊許掌聲。
No.40
《阿斯伯格患者的循環之旅》
這部紀錄片系列講述了由四位自閉癥患者組成的喜劇劇團Asperger 's Are Us的巡演之旅。
為了挑戰自己、走出舒適區,四位成員開始了從波士頓到洛杉磯為期六周的多城市巡演,分享他們作為自閉癥患者的獨特生活視角,以及他們作為喜劇劇團一起表演時產生的身份認同感。
No.41
《標準之外》
法國上映的一部關于自閉癥的電影—《標準之外》,本片是根據發生在法國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為了拍攝本片,兩位導演深入電影中的兩個機構觀察了兩年,以求真正了解特殊陪護機構的日常運作。
《標準之外》圍繞兩位嚴重的自閉癥患者,講述了法國的特殊人群和護工、父母、社會機構以及政府之間的微妙關系。
No.42
《孤獨》
《孤獨》把鏡頭對準了那些生活在精神病院里有各種兒童們,抑郁,自閉,狂躁,妄想等各種精神疾病每天都折磨著他們。
他們被隔離在有高高的鐵絲網的圍墻內,他們發病時會不停地用頭撞墻,發出咚咚的聲音,雖然墻上鋪著很厚的海棉,但那聲音依然讓你無法忍受,或者哭泣,緊張,或者來回旋轉繞圈,嚎叫。
No.43
《我的火星小孩》
2年前,科幻小說家大衛·戈登(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ck 飾)遭受了喪妻之痛,時間并未撫平他心中的傷口,反倒令其愈感空虛。
為了排遣心中的孤獨,大衛決定收養一個小孩,當然這個決定遭到周圍親友的質疑和反對。不顧他人的意見,大衛領養了名叫丹尼斯(鮑比·科爾曼 Bobby Coleman 飾)的小男孩。
丹尼斯雖然清秀可愛,性格卻非常古怪。他自稱來自火星,終日躲在紙盒子里,不與其他小朋友玩耍,喜歡用沒有膠卷的相機拍照。丹尼斯的到來為大衛的生活注入活力,也為他帶來久違的愛情。而隨著生活的繼續,大衛卻發現與火星男孩的相處實非易事……
No.44
《自閉心靈》A Is for Autism
英國1992年Tim Webb執導的動畫紀錄短片佳作,通過拙劣的筆畫最真實的表達了自閉癥少年的內心。
以孤獨癥譜系障礙幼兒患者的畫為主要內容,期間穿插了部分患者本人對各種感覺和體會的自述,在那些舞動的線條背后展現了一個奇異的世界,不斷的開關燈,不斷問同樣的問題,從1數到1000,沒有什么能打擾他們,卻又好像什么都在打擾他們。
真心喜歡這些孩子,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他們,關注他們。我相信這部分群體在中國一定存在,只是對自閉癥的忽視導致了大家的冷淡并給它們造成了更大的痛苦。
No.45
《韋素山丘的學校》
女主愛瑪是一個如同玻璃般脆弱的小女孩,細膩而敏感,如今已經六歲的她到了上學的年齡,可是多所學校都不愿接收這個患有自閉癥的學生,只有巴拉那河邊的一所小型鄉村學校的老師愿意接收她。
這意味著愛瑪全家要離開城市,搬到鄉村開始新的生活。由于鄉村生活更加親近自然,再加上有了母馬“小星星”的陪伴,愛瑪慢慢地發生了一些細微而重要的變化。
No.46
《我的名字叫可汗》
小時候患有自閉癥的可汗沒有朋友,只有母親弟弟母親的過分關注,讓她不被重視的弟弟厭惡著她。
他冷漠地對待周圍的一切,甚至最愛他的母親,可到一些問題出現的時候,他被病封閉的心,不自覺流出來的善反而更加溫暖。
No.47
《雪季過客》
當一個自閉癥人士有了一個正常的孩子,他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當自閉癥者的親人發生了意外,他會怎樣看待這件事情?當一個不了解自閉癥的外人闖入自閉癥者的家庭,他又會有哪些改變?而這所有發生的一切,又會對周圍的人產生怎樣的影響?
No.48
《我的前進之道》
現年31歲的大竹輝明(草剪剛 飾)擁有陽光一般純真無邪的笑容,但是鮮少有人知道他患有自閉癥,至今只有10歲兒童的智商。
雖然在某些方面擁有常人無法比擬的天賦。可是輝明無法和人正常交流,這也讓他在職場飽受挫折。
No.49
《誰是被害者》
帥氣,睿智,穩重,十項全能?
以上種種與本劇主角方毅任都不沾邊。雖然演員顏值不錯,但角色的特點在于他的性格缺陷——因為患有阿斯伯格癥,方毅任從小偏執,不善言辭,雖然業務能力突出,在鑒識領域可謂是天才,但是與人交往的能力十分糟糕。
No.50
《本X》
本電影不僅聚焦了自閉癥這一群體,還聚焦到校園欺凌。主角患有自閉癥,父母始終無法打開他的內心,本也懼怕與他人接觸,游戲是他主動向外接觸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