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女性都很在意自己的體重,甚至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稱一稱,看看自己的體重是否有所減輕。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重量和質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比如你在地球上的重量是60kg,但你到月球上稱絕對比這個值小得多。原因就是重量受重力的影響,而月球的重力要比地球小得多。
失重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地球的重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地球上的物體。
如果宇航員長期待在外太空,科學家們就會想辦法 克服“失重”對宇航員的影響。在電影《星際穿越》中,飛船通過一個不斷旋轉的東西來提供 “人造重力” ,達到與地球相同的重力數值1G。
在失重的狀態下,由于沒有重力的影響,宇航員的骨骼就會缺少壓力而導致骨密度降低,骨質變得疏松。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環境中的各種理化性質都是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只在一定范圍內波動,而中長期的失重狀態,則會導致體內的水和電解質的平衡發生變化,使這種穩定狀態被打破。不僅如此,失重對肌肉、心血管功能、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這足以說明要成為一名宇航員,必須要經過層層嚴苛的考核選拔,還必須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不跑遠了,我們還是回到地球上
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必須要克服重力和慣性的影響。我們所有的動作都要對抗重力,而正是生物力學的作用,讓我們的動作變得豐富多彩,可以完成各種對抗重力的高難度動作。
重力也影響著我們的姿勢體態,在姿勢評估的時候,總是用重力線來作為參考標準。正常站立的情況下,身體重心最理想的位置是在我們骶骨上面的第二節,這個位置最符合人體的力學結構。一旦重心出現偏移,體態也會出現變化。
不同的運動姿勢,重心的位置也不同,把握好重心是各類運動穩定發揮的關鍵因素,比如瑜伽、舞蹈、搏擊、體操都需要對重心有很好的把握。
地球的重力對誰都是公平的,不會因為你體形瘦小重力就小,而體胖重力就會大一些,除非你去到別的星球上。在克服重力的過程中,我們有了各種各樣的運動,我們也必須要運動才能有效地刺激肌肉、骨骼、筋膜,不運動就會退化。“用進廢退”,這是科學的規律。
自從牛頓老師打開了現代物理學的經典大門,關于重力,一直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范疇。在電影《星際穿越》里面有大量關于重力描述的片段,我印象最深的是重力影響時間的那個片段。目前人們對重力的認識還遠遠不夠,我相信解開了"重力"這個謎團,離真正的星際穿越就不遠了。
重力對人體還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