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不僅考驗著每個人的免疫力,也考驗著每一個IVD企業的應急能力。
在IVD行業日常競爭受到企業規模大小、業務量大小的影響比較大,但是疫情來臨,所有的IVD企業都擺上同一套測試題的時候,答案卻是各有不同。
無論是公司系統還是社會系統都需要不斷的發現問題以及自我升級,我覺得這是所有IVD企業難得的一次全面大體檢的機會。
業務趨于穩定,人心趨于穩定之后,一個企業就會慢慢的滋生一些弊端,但是這些弊端日常的工作中是很難發現的,有很多IVD行業的老板整天嚷嚷著改革春風迎面吹,但是改過的都知道,不容易呀。
這次應對疫情有很多企業反映迅速、能夠及時研發出產品,并且其市場營銷部門跟得上,整個公司被激活,但有的公司,開發一個新產品,開了好幾天的會,到底研不研發都沒敲定,疫情面前,在算經濟賬。
一家IVD企業無論業務量做的有多大,最終還是要為人類健康服務,以疾病檢測為中心,我從來不信,脫離市場,閉門造車,能夠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這次疫情來的突然,很多IVD企業沒有做好準備,但將深遠的影響每一個IVD企業,以下是可能發生的8個方面的變革趨勢:
分子POCT逆勢成長
此次疫情的快速蔓延,促生了很多PCR檢測產品,而這些產品基本上都要基于分子實驗室來操作,但是很多基層防控現場依然缺乏有效的核酸檢測手段。
隨著很多省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權限下放,基層防控現場逐漸成為主戰場,但很多疫情高發區并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需要將樣本送往符合條件的實驗室,而這一來一回的時間往往需要2-3天。
國內透景生命、萬孚生物以及優思達等廠家推出的新型冠狀病毒POCT檢測產品正是針對此類市場,雖然尚未獲得臨床注冊,但據可靠消息稱,或在近期有拿到批文的可能。
在此之前,分子POCT產品一直比較雞肋,國內做的比較好的也只有賽沛的GeneXpert系統、優思達等廠家,技術含量較高,研發成本大一直是這塊市場好看不好吃的重要原因。
同時因其通量普遍不高,無法處理大批量樣本,其應用場景也是受到較大的限制,此次疫情突然火了一批國內的分子POCT產品,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內分子POCT市場格局將會發生較大的改變。
第三方檢驗所市場變革
此次第三方檢驗所在疫情防控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華大基因不僅承擔一定的檢測任務,還聯合國內多家實驗室和檢驗所在至少17個省市能夠接受新型冠狀病毒的樣本檢測。
而迪安、金域和艾迪康聯合發表第三方檢驗所同盟宣言,號召國內第三方檢驗所聯合起來為疫情的防控貢獻才智,從迪安和金域公布的消息來看,旗下多家檢驗所已然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準備,并開始接收樣本。
近日,國務院李克強總理表示“允許條件符合的第三方檢驗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更是將第三方檢驗所的在疫情防控中的價值予以肯定。
相信在可見的未來,第三方檢驗所在醫學檢驗領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快速組織研發能力變革
對于國內一眾傳統PCR廠家而言,在疫情面前,時間是生命,時間就是價值。從這次研發產品的速度來看,國內的企業速度還是非常快的,但也有反應速度慢很多的企業。
對于以傳染病檢測為主營業務的IVD企業,隨著公司業務的逐漸擴大,公司制度逐漸完善,此時往往會喪失應對突發疫情的快速反應能力,而這種反應能力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發展是企業的必經之路,如何在發展的過程中依然保持快速研發能力是一門學問。
這次反應快的IVD企業都獲得了極大的利好,可見快速研發能力不僅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國內IVD企業進口替代的法寶。
自動化建庫,快速測序,AI算法分析登場
高通量測序技術早就有了,在測序完之后的數據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比如杭州疾控這次推出的新型冠狀病毒融入了阿里達摩院的數據算法,可以快速拼接核酸片段還能推導其二級和三級結構,速度非常快。
而在新型冠狀病毒更新的診療方案,也是將高通量測序結果作為確診的依據之一。
測序能夠獲得全面的基因信息,相比于PCR檢測來說,更容易發現病原體的突變等,未來自動化建庫系統,快速測序之后結合AI智能分析或將成為一種趨勢。
市場宣傳認知改變,輿論導向管理
疫情之前,很多IVD企業是不重視媒體傳播的,基本上沒有管理的說法,而這次疫情當中,大家都呆在家里,有干貨、有導向的微信公眾號成為大家主要信息的來源。
不少IVD企業快速反應,在自家的微信公眾號上貼近時事的發表文章,基本上都引起了不小的傳播,而第三方媒體在發表言論方面更加中立,因此往往會成為輿論的導向,IVD企業很少有進行相關管理的。
但是經過此次疫情之后,IVD市場部對于第三方媒體的重視將有所提升,對于輿論的管理相較于之前將有比較大的提升。市場部的職能的也將進行自我更新完善。
企業角色定位變革,自我認知發生變化
企業是要有一定社會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只有在遇到大災大難面前才會凸顯,國內從事傳染性病檢測的分子診斷企業大多數成立于2005年之后,在全國性的,重大的公衛事件面前沒有足夠的經驗,往往會出現找不到自己企業定位的困局。
從國內外各家企業的反應來看,表現都非常值得稱贊,畢竟過去近10年是分子診斷的爆發階段,大部分企業走的很順利,相信這次疫情帶給IVD企業很多的經驗,也會促使一部分企業對行業和自身的認知發生變化。
企業的自我革新完善速度加快,一部分企業將會煥發新的生機。
核酸檢測接受度增高
此次疫情的防控過程,信息及時公開,普通民眾對于診療指南方案的關注度也是異常的高,而基于核酸檢測的病原學確診依據,也是被很多醫療機構和廣大民眾所熟知。
核酸概念大范圍的普及,對于民眾接受臨床開單分子診斷項目的接受程度會有所升高,有助于分子項目的臨床普及。
IVD小企業崛起
在整個行業穩定發展期,帶給小企業的機會是很少的,但在突發疫情面前,大企業和小企業在某種程度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此次除了產品之外的影響因素被弱化,而船小好調頭的小企業具有更高的企業活力和靈活性,在突發疫情面或能表現更加出色。
而外企在國內公衛突發事件前,整體反應速度是較慢的,更多的是捐贈物資的方式,對于推出相關產品,需要的周期往往較長,這也是內資企業具有的優勢之一。
市場需求的突然增大,也給與了小企業擴展的空間,經過沉淀之后,一部分小企業將迅速崛起。
居家檢驗迎來變革
為防止疫情擴散,很多醫院門診的都已經進入停診,民眾多呆在家里,但是生病是一個不可控因素,無法完全避免,因此在無法及時獲取醫療就診的前提下,市場開始探索居家檢驗的可行性。
在此之前,諸如酒精代謝基因、興趣基因、HPV病毒等居家檢驗的模式雖已進行諸多探索,但尚未被廣泛接受,而此次疫情提供的時機給與了居家檢驗一個更加適用的場景。
相信很快就會有類似的產品進入市場,而居家檢驗或許又是一個風口~
本文系原創,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鎖炎的觀點,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本平臺予以解答,轉載需注明出處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