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好久,還是決定寫一下關于這個崗位的職業規劃方面的思考,談到職業規劃,我們其實都很迷茫,看不清前路。
這次回家過年,照例和以前一樣的聚會,酒過三巡之后,
幼時的好友,端著酒杯坐到我的面前,手搭著我的肩膀說:
“我現在感覺做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找女朋友也沒興趣”。
少了推杯換盞,直抒胸臆的對話,竟莫名的觸動了我的心
是呀!對很多事情已經提不起興趣了。我又何嘗不是。
那批滿懷理想的人,他們影子出現在比他們小很多,剛剛步入職場的人身上
而他們.........正在被世界和自己遺忘
偶爾刷刷時下的熱點,發表下評論,或消失于朋友圈。
而那些轉發行業新聞,公司產品的人已逐漸褪去笑容,帶上了面具。
前兩天,“滴滴裁員2000人,補貼100億”的消息成為大家爭相議論的話題。唱衰經濟的論調不絕于耳~
仔細研究,你會發現滴滴在裁員的同時也在大量的招人,而且公司總人數基本持平。
是因為經濟不行?不!是你不行。
醫療行業,或者說IVD行業是比較傳統的行業,相較于互聯網公司,生命周期則更長。
出現大規模裁員的可能性較小,組織更新速度也比較慢。
但今年卻很與眾不同,大量的IVD企業在嘗試轉型
有上市融到錢依舊在觀望風向,遲遲還不下手的企業
有開始調整戰略,注重運營,提高效率的企業
有成立智能數據分析部門,嘗試將傳統醫療與互聯網結合走出創新之路的企業
2019年,有期待,也許還有絲絲的擔憂
對于個人,公司戰略的調整勢必影響職業發展
我喜歡寫有關產品經理的文章,因為產品經理這個職位能給從業者一種全局觀。
而這種全局觀,能幫助我們做好一件事,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產品思維,把自己的工作、甚至是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產品,一個交給別人就能用的產品。
IVD行業的產品經理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外企流程化出的產品經理,另一類是民企中野蠻生長出的產品經理。
前者強勢,綜合能力強,我們今天談后者
也許以前是一個技術支持人員、也許是一個研發人員不甘實驗室無聊的工作
也許是一個做后勤、組織活動的人員
因為自己、老板或者夢想他們開始走上產品專員這條道路。
因為之前從事工作的不同,不同的產品專員之間,差異是比較大的。
崗位所帶來的滿足感,終究是短暫的,時間一長,未來職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如何塑造,開始成為主要思考的問題。
其實對于一個崗位而言,是有自己的天花板的
產品專員這個職位相比較其他崗位天花板要高,但是民企中的產品經理(產品專員)往往受到老板影響比價大,而不是市場或者數據。
“跳槽”是個很流行的詞語,那民企的產品經理或專員的該怎么去理解這個詞呢
去外企將自己的技能專業化、結構化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IVD行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跳幾年槽,你總能碰到以前的同事,同級別的公司是最好跳的,相對比較容易。
我不太支持沒有目的跳同級別公司,除非它有東西吸引著你,比如產品、學術氛圍等。
一般民企的專員0.5-1年就能基本掌握工作技能,此時若要尋求發展,可向技術、學術、銷售、行業知識等方向再綜合發展,進行積累。
這里的積累不只是說看看行業新聞、讀讀研發文檔,而是參與研發項目、去市場推廣產品。
如果自身情況允許,去做銷售不失為一種好辦法,真正的了解市場
藥企比我們醫械行業發展速度快、花樣多,拿產品經理來說,很多是以前優秀的銷售經理轉崗而來。
從產品的思維框架去踏入市場
從真實的市場中去尋找產品的意義
如何度過2019年,如何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更具競爭力,送大家幾個字“苦練內功、待風起”
原創說明: 小i原創,允許轉載,請注明出處
END
從這里了解IVD從業者
運營小i|市場小V|產品小D
希望迷茫的時候,有燈塔
希望焦慮的時候,有方法
希望成功的時候,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