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方法
一、站樁守竅
人正身直立,兩腳與肩同寬,微成內八字;雙目微閉.懸頂直項,下頜微收;沉肩松胯,兩臂自然下垂,腋下不夾緊,雙手相疊,男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右手在里左手在外,置于丹田處(關元穴);做到全身放松,并使百會穴.丹田穴,會陰穴三點垂直于一線上;舌抵上腭,自然呼吸;入靜、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關元穴)。
二、氣貫丹田
入靜后兩手從腹前向左右兩側緩慢張開,掌心向前向上(圖1),同時呼氣;然后再從兩側向腹前慢慢合攏,仍歸于丹田處(男左女右)、同時吸氣,意識想象四周的自然之氣隨著兩手的慢慢歸攏面吸入腹內,貫充丹田,從而使內氣充足、鼓蕩。本功法各式均采用腹式順呼吸法,即吸氣時,腹部隨之漸漸鼓起;呼氣時,腹部隨之慢慢凹陷。如此一呼吸,氣貫丹田,做60次。
三、丹田開合
兩手掌背相對,從丹田處慢慢向左右兩側分開,作開門式(圖2),同時呼氣;然后轉掌,掌心相對,慢慢關合至丹田處,作關闔式,同時吸氣。如此一開一闔,做60次。
四、氣運八卦
兩手相疊置于丹田處,做腹部按摩(圖3),手掌應不離丹田,動作宜輕宜慢,重在以意引氣,意想丹田真氣隨著手勢在腹內成圓八卦運行不息。先做順時針按摩,氣也成順時針運行;后做逆時針按摩,氣也成逆時針運行,如此各做36次。呼吸仍采取腹式順呼吸法,但可不必顧及呼吸與動作的一致,做到“氣斷意不斷”,(這里的氣,指呼吸),使真氣在腹內循環不已地運轉即可。
五、丹定少陰
兩手學背相對,從丹田處慢慢分開繞腰腹循行一周至背脊命門穴(圖4),同時吸氣;然后合學下行至尾骨處、再分掌沿大腿兩側下行,同時呼氣。吸氣時,意識想象內氣從丹田沿腰腹帶脈運行一周至命門穴;然后意開命門穴,同時開始呼氣,意識想象內氣從命門穴夾脊下行至會陰穴后分兩側沿大腿過膝、過踝走至足下涌泉穴。如此做6次。隨后兩手自然下垂,置于大腿兩側,成無極站樁式,意守涌泉,定丹于少陰。
六、涌泉呼吸法
意守“涌泉”片刻后,開始作涌泉呼吸法:即吸氣時,意想氣由兩足涌泉穴吸入,經足踝、小腿、膝、大腿內側至會陰穴而入腹內丹田;然后,在腹內稍作一停頓,隨即意開命門穴(后丹田),同時開始呼氣,使氣從命門穴夾脊下行至會陰穴后,分二條線經大腿、過膝、過小腿、過足踝至涌泉穴呼出,如此周而復始,一呼一吸,做60次。手勢導引如下:吸氣時,兩手中指指端與拇指指端相扣,握成空心拳,然后從大腿兩側慢慢向前上提引氣至兩腋下(以不超過膻中穴水平為宜)(圖5);呼氣時,兩手拳心向下,沿腋下兩側下行至大腿兩側,如此以意引氣,使真氣循足少陰腎經周流不息。
收功
1..仍采取涌泉呼吸法,但在呼氣至涌泉穴時,意想氣出涌泉后入地1米;然后吸氣,同時意想氣由地下1米上升人涌泉后返于丹田歸元;同時默想:“我要收功了”,如此做3次。
2.浴面;睜開雙眼,以雙手中指沿鼻兩側(迎香穴)自下而上,帶動其它手指擦面至額兩側分開,經太陽穴往下過兩頰達下頜,然后再從鼻下始起,如此周而復始,做6次。至額上,經頭頂而下達后項風池穴處,然后再從鼻下始起,如此做6次。練功完畢。
3.沐頭:以雙手中指沿鼻兩側自下而上帶動其它手指摩
練功要求和注意事項
練功時要求寬衣松帶,不戴手表,以利形松和手勢導引,有利于氣機的運行。
2.呼吸要做到緩慢、均勻,做腹式呼吸時上胸部不能動;導引動作應緩慢而連貫,自然而圓活,做到“意氣相隨”。
3.練功必須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4.飯前、飯后不宜練功;功后不能馬上飲水。
5.凡發熱、吐血及婦女月經期等均應停止練功。孕婦亦不宜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