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果你仔細回想一下,是否有過這樣的情形:因為你情緒過激,引發肝火,而沒有得到及時的紓解,最后出現各種“上火”癥狀,比如口干口苦、口舌生瘡、皮膚上長痘等。
其實,這些不適癥狀,都源于肝氣不舒引起的。肝氣不舒,影響了肝臟的正常功能,從而導致肝臟的排毒等功能失常,導致毒素堆積在體內,從而才出現了口苦、生瘡、長痘等癥狀。
中醫在說肝時,有“陰常不足,陽常有余”的論述,意思是肝陽常亢盛,肝陰常處于不足的癥狀。
酸味食物養肝,這里我們說的養肝,指的就是通過“滋肝陰,養肝血”,達到柔肝、調肝的作用,只有肝陰、肝血都充足了,肝臟的各項生理功能才能正常進行,肝的排毒、解毒功能,也才能正常發揮。否則,毒素排不出去,積聚在體內,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癥狀。
常見的酸味食物包括山楂、橘子、葡萄、烏梅、白芍、醋等,對于肝友來說,每天吃點酸性食物,有助于養肝排毒!
~~~~~~~~~~
“酸入肝”是指吃山楂、五味子、烏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藥物可以養肝。
“養肝”指的是通過“滋肝陰,養肝血”,達到柔肝、調肝的意思。只有肝陰、肝血充足了,肝臟的各項生理功能方可正常發揮。腹脹、食欲不振、水腫、月經不調、眼睛不適等癥,往往從肝論治。
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在進餐或做某些菜肴時,依需要和習慣適當加點醋也可以起到適當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酸味食物并不是一年四季都適宜吃。春季肝氣旺盛,由于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固要少吃。而秋季萬物收斂,應“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增加酸味的攝入以順應秋季的斂納之氣。
如果咳嗽有痰,或有腹瀉及排尿不暢等,就不宜食用酸味食品或藥物,因為酸味有“收斂”、“凝滯”作用,不利于病邪的排出。此外,血糖較高,或有消化性潰瘍、胃酸過多的患者,也不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