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上學前,大部分孩子已經通過日常生活中和大人的互動,對加減法有了初步了解了。那么應該如何把握好學前階段,為孩子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呢?
是的,這篇文章是教你如何雞娃的,在這篇文章里,我會給大家分享適合學齡前孩子的數學啟蒙方法、游戲和玩具,讓你在雞娃的路上少走彎路,更多樂趣。
01
學齡前孩子應具備的
關鍵數學技能
其實,不管你是“佛系”還是緊張兮兮怕孩子輸在起跑線的父母,不管你是不是有意識地去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孩子都會自然而然地開始接觸簡單的數學。這些早期數學技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今后的數學學習。早期數學并不需要用計算器向孩子灌輸加減法的概念。其實早在上學前,大部分孩子都已經通過日常互動初步了解了加減法的概念。例如,妞妞有兩個蘋果,諾諾想要一個,妞妞給她一個后,就只剩下一個蘋果了。
日常生活中,你可以自然而然地培養孩子簡單的數學技能(比如在上下樓時數臺階,我經常這么干),這種非正式的教學,輕松又愉快,并且能夠有效幫孩子奠定數學學習的基礎。
那么在上小學前,孩子需要掌握哪些數據概念和技能呢?
大小、形狀和規律
數數(正、反向)
識別數字
判斷數量多少
理解一一對應關系(配對,例如辨別哪組有四個、哪組有五個)
正如房子要建立在堅實的地基之上,早期數學技能會使孩子將來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課程。從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向孩子灌輸一些簡單的數學概念了。
數感
首先是掌握準確計數的能力,一開始從小到大的順著數。之后在學校里,孩子還會學習倒著數。而和數感有關、更復雜的技能是發現數字之間的關系,比如了解加減的意義。比如妞妞三歲時,看見飯店門口的魚缸里的魚,就數數:1,2,3,4,5……
學會數學表達
通過文字、圖片、符號和物體(如積木)等表達數學思想。比如,4歲的妞妞正在玩過家家,他仔細地準備了四個盤子和四個杯子,爸爸、媽媽、自己和弟弟各一套,“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野餐了!”
空間感
空間感在學校課程中稱為“幾何”。對于幼兒來說,其實就是了解基本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方向和運動的概念。比如,兩歲多的妞妞攀爬滑梯,咯咯地笑著,我問她:“你在笑什么呀?”“我上去了,”妞妞說,“又滑下來了!”
測量
通常來說,測量是指用尺、寸或公斤等單位來衡量物體的長度、高度和重量,計算時間(例如用分鐘)也屬于這一范疇。比如,妞妞幫我做香蕉蛋糕,“讓我來,讓我來!” 我用杯子教她量面粉,“我們需要兩杯面粉...一個杯裝滿倒進大碗里,然后再裝一杯!”
估量
這是一種較為準確地估計物體數量或大小的能力,對于小孩子而言來說是有些難度的。我們可以多用更多、更少、更大、更小等詞匯來幫助他們估量。比如,妞妞面前擺著兩塊餅干:一個是正常大小,另一塊是迷你餅干。爸爸問她:“你想吃哪塊?”妞妞指了指正常大小的那塊。爸爸說:“你想要那塊大的,是不是餓了?這一塊比那一塊更大,那大的這塊歸你了~快點吃吧!”
找規律
規律是指以某種邏輯方式重復數字、形狀、圖像等,預測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理解邏輯順序、建立邏輯關系。比如,兩歲多的小妞指著月亮說:“月亮。太陽沒了。”爺爺抱起她說,“是的,早晨,太陽出來時,月亮就不見了。晚上,太陽睡著了,月亮又出來玩了。現在妞妞也該睡覺了,就像太陽一樣。”
解決問題
利用過去的知識和邏輯思維能力思考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種方式。比如,15個月大的小酒在玩宜家的圖形分揀的小房子——房子的頂部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拱門形的洞,可以把四種形狀的塑料積木放進小房子里。他看了看地板上不同形狀的積木,撿起一個三角形塞進了嘴里,又用它敲了敲地板。然后他看了看積木的形狀,試著把它塞進小房子頂部的洞里...最后,它成功掉進了三角形的洞。小酒又拿起了另一塊積木,這次是圓形...
02
數學是孩子早期技能發展的一部分
數學只是早期技能發展的一部分,除此以外還有語言、運動和社交能力,這些技能相互獨立又會互相影響。
16個月的小酒在搭扭扭球,搭了兩塊后,想往上面再加一塊大的,怎么也放不穩。他抬頭看了看我,叫“啊,啊~”,把大的那塊遞給我,表示他放不好,讓我幫他。我說,“放小的”,我指著一塊黃色的小球說,“黃色的那個更小,放那個”。他放下手里的大球,拿起黃色小球,果然放上去了,開心得大笑起來。
在類似這樣的日常互動中我們可以看出,所有早期技能是協同發展的:運動技能確保了孩子能夠操作積木,思維能力讓他能夠確立自己的行動目標,向媽媽求助時他使用了“語言”(還不太會說話,只能啊啊叫)和社交能力……小酒有效地和媽媽進行了溝通,媽媽給他提供了幫助(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社交技能進一步增強了,因為他會發現自己很重要,并且溝通是有用的——正向激勵)。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也提高了他的思維能力,讓他學會了怎樣才能把扭扭球搭得更高——如果沒有學會,多重復幾次就會啦。
03
爸爸媽媽可以怎么做?
以下方法可以在滿足孩子好奇心、享受樂趣的同時,培養孩子的早期數學技能。這些游戲大多針對2歲以上的幼兒設計,再小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押韻、重復的故事和歌曲來熟悉數字。
生活中的數學小游戲
數學啟蒙的環境需要父母提供。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讓孩子學會寫多少數字,或是會多少加減算法,而是在生活中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數學環境,激發孩子對于數學的好奇心與興趣,同時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自己去動腦筋想問題。
在幼兒時期有意識的帶領孩子去發現數學概念,把學習變成一種主動發現的樂趣,這才是真正的數學啟蒙。
你也可以多創作一些的玩法,讓孩子的數學啟蒙過程更加快樂。
區分圖形
通過玩圖形分揀器與孩子談論每個圖形邊的數量和顏色,還可以用彩色卡紙制作制各種圖形,讓孩子“在圓圈上跳”或“跳到紅色的形狀上。”
計數和分類
用各種小玩具、貝殼、鵝卵石或按鈕和孩子一起練習數數,根據大小、顏色和屬性進行分類(把所有小汽車/動物挑出來)。
打電話
教孩子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與孩子談論每個建筑物單獨的門牌號以及自己家的門牌號碼。
區分物體的大小
留意周圍物品的大小,比如,這個紅色的盒子是最大的、黃色的盒子是最小的...讓孩子比較自己相對于其他物體的大小:“你去比比看你高還是這一叢花高?”,“你能鉆到桌子下面嗎?”
一起烹飪
讓孩子幫忙灌裝、攪拌或倒水。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能夠自然地學會數量、相加和估測等數學概念。
出門散步
出門散步時,孩子們有很多機會來學習比較大小(哪塊石頭更大?)、評估(我們找到了多少橡子?)、區分異同(鴨子的毛和兔子一樣嗎?)與分類(你能不能找到一些紅色葉子?)。
還可以通過步伐來談論大小(大步/小步走)、估測距離(公園離我們家近還是遠?)并練習計數(走到前面的角落需要多少步?)。
記錄時間
用沙漏、秒表或計時器記錄短時間(1-3分鐘)活動。這有助于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理解有些事情做起來要比其他事情花費更長時間。
注意身邊的形狀
指出身邊不同物體的形狀和顏色,如在路上看到的黃色三角形標志、商店里的紅色長方形等等...
讀唱數字
通過帶有韻律、重復或數字的兒歌,來強化規律的數學概念,這也是一種鍛煉孩子的語言、社交能力的有趣方式。
了解日期
通過日歷討論日期、一周中的某一天和天氣,這能鍛煉孩子的計數、排序和找規律的能力。
通過談論天氣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天氣寒冷時我們應該穿什么?幫助孩子建立寒冷天氣和保暖衣物之間的聯系。
分發物品
讓孩子幫忙分發零食或紙巾——每人一塊餅干/一張餐巾紙。這有助于讓孩子理解一一對應關系。在分發物品時向孩子強調數字的概念:“一個給你,一個給我,一個給爸爸。”或是“現在我們來穿鞋子吧:第一只,第二只……”
玩積木
讓孩子通過堆疊和操作木塊、塑料積木、空盒子,牛奶盒等等,這些玩具可以幫助孩子們了解形狀和不同形狀之間的關系(例如,兩個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用不同大小的盒子和杯子幫助孩子理解不同物體之間的大小關系。
隧道游戲
將一個大紙箱的兩端打開做成一個“隧道”。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身體在空間中的位置、與其他物體的空間關系。
長與短
剪3到5段條絲帶、繩子或紙,與孩子討論長與短的概念,讓孩子按從長到短的順序排列。
觸摸學習
用卡紙制作圓形、方形、三角形,蒙上眼睛猜形狀。
找規律
用不同形狀的通心粉、珠子、麥片或紙片玩找規律的游戲。把物體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然后讓孩子想一想下一個應該放什么。
玩這個游戲時要有大人在一旁監護,以免發生窒息危險,游戲結束后記得把所有材料收好。
衣服分類
讓家務活變得有趣。整理衣物,讓孩子把襯衫和襪子分類堆好,問:哪一堆的體積比較大?一共有幾件T恤?你能不能找出配對的襪子?即使出錯也沒關系,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計數和匹配能力。
游樂園和小區里的數學
在外玩耍時,比較物體的高度(高/低)、位置(上/下))或尺寸(大/小)。
衣服上的數學
讓孩子自己挑選想穿的衣服,提問:它是什么顏色的?黃色。你能在房間里找到其他黃色的東西嗎?
如果孩子已滿三歲,與他討論衣服上的圖案如條紋、顏色、形狀或圖片,如“這件襯衫的圖案由紅、藍、紅、藍的條紋構成”或是“哇,你的衣服上有一匹小馬,小馬的旁邊還有一匹大馬!”
圖形游戲
這個游戲適合三歲及以上的孩子。做一張圖表,讓孩子根據晴雨天分類貼上不同的貼紙。一周結束時,和孩子一起看看代表哪種天氣的貼紙更多,然后數一數到底有多少。
超市購物
去超市購物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也可以找出鍛煉孩子對應意識的方法。你告訴孩子今天需要買哪些材料(蔬菜、水果等),和材料需要買多少種/個,和孩子一起按照清單,去超市對應的貨架里找到這些材料,這不僅完成了對應學習,也能夠讓孩子熟悉生活中的一些用品。
有趣的數學啟蒙玩具
在生活中,孩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學到很多數學知識,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學習方式,而且基本不花一分錢!如果你覺得上面那些簡單的日常融入還不夠,也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玩具和游戲來激發孩子的數學興趣,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邏輯派對
品牌:葡萄科技
適玩年齡:2歲+
開發技能:認知形狀、分類、邏輯建立
在啟蒙階段,邏輯的重要性和英語一樣,很大程度都是童子功,需要早開竅。但是與英語早教不同,邏輯訓練非常容易在幼兒階段被忽視。
邏輯派對每盒題卡一共分為五個大類,每個大類共10張題卡,即每盒題卡一共50張。每張題卡正面為配合題版的各種題目,反面為畫畫、連線等游戲內容,同時配有兩大張貼紙勛章,和一個說明手冊,內附所有題卡的答案。這些游戲可以: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尤其對于2~3歲坐不住的孩子來說,通過爸爸媽媽的陪伴、讀題,大部分孩子都能堅持完成3張以上的簡單題卡。
認知數字、顏色、形狀、高矮、長短、胖瘦、多少……
鍛煉孩子的觀察力和理解力。通過找相同、找不同,通過圖案匹配、數量匹配、簡單排序等,發現事物之間的規律。
鍛煉基于生活常識的簡單推理能力。
題卡分為五大類,每一類正反面共100道題,難度遞升。具體分類為:
1.觀察與聯想:考察顏色、形狀、圖形和大小的對應關系;
2.比較與分類:對多少、胖瘦、大小、厚薄等有基本的認識;
3.數學與排序:掌握點數、數量、數序、排序等知識要點;
4.圖形與方位:了解圖形的合成、分解、輪廓…掌握基礎的幾何和方位知識;
5.推理與判斷:掌握圖形、顏色、數量、日常行為等基本規律。
題型的設計是按照孩子從3到7歲不同年齡段來劃分,每一階段的題卡從1至10逐步增加。
小狗天平
品牌:Smart Start
適玩年齡:3歲+
開發技能:數數、計數、加法運算
小狗天平屬于好玩又益智的啟蒙玩具,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數字具象化,通過加減法的砝碼游戲幫助孩子建立起數字、數量的概念。因為太過火熱,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它的盜版產品??,但真要購買的話建議支持正版。
亞馬遜網評價截圖
它的玩法比較特別,按照三種顏色30張題卡來設置從1到3的難易級別,第1級是數字識別,第2級是計數,第3級則是加法公式,越到后面困難程度越高。同時,由于是天平的設計,所以將數字與重量都考慮進去。
第1級:數字識別
每個數字模型的重量都不同,從1到10中,10數字的重量最大,如果將1和2同時放到天平上,2數字的位置一定是傾斜的,這很直觀的告訴孩子,2要比1大。
第2級:計數
里面的配件有30張雙面題卡、19只小狗和10個數字,選擇19只小狗,就必須要放入10 9數字才能保持天平平衡(也可以放,比如7 8 4)……讓孩子明白到數字的規律變化與數量概念。
第3級:加法公式
如果將2和1數字放在同一邊,另外一邊就必須要放3數字才能保持平衡,非常直觀地幫助孩子理解加、減的意義。
弗蘭克的魚塘
適玩年齡:2歲+
品牌:TOI
開發技能:認知形狀、數數、分辨顏色
其實很多桌游都能鍛煉數學思維,不過絕大多數桌游都只適合稍大一些的孩子,針對幼兒的桌游非常少。弗蘭克的魚鋪是難得的幼兒也能玩的數學桌游,集齊了擲骰、釣魚、賣魚等環節,趣味性十足,很容易吸引孩子參與進來。
孩子可以搭建魚鋪,鍛煉動手能力。
商場里大熱的釣魚游戲終于可以在家中玩了,寓教于樂。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款玩具可以開發孩子的數學思維,引導孩子建立基本的數學技能。
1、認識形狀
每條魚都被畫在不同形狀的木牌上,有正方形、五角形、圓形等……孩子需要通過形狀的不同來將魚放在相對應的凹槽中。在初始環節,還需要通過擲骰子游戲,按照形狀釣出被選中的魚。
2、識別顏色
除了形狀有區別,顏色也是各色各樣,在選擇過程中,孩子需要清楚的了解魚類顏色的不同。如果釣上來和自己魚簍顏色一樣的魚,就可以留下,反之顏色不一樣的,就要給別人,并獲得一枚金幣。
3、認識數字
這款游戲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財商意識,因為當中有一個賣魚環節,孩子可以將自己釣的魚進行明碼標價,設定設定為10以內的數字。這樣不僅能讓孩子認識數字,并知道數字大小不一,表示魚的價值也不相等。
磁力七巧板
適玩年齡:3歲+
品牌:IQhouse
開發技能:形狀、想象力、空間概念
IQhouse這款磁力七巧板里只包含12塊積木,但形狀多,馬卡龍色系也非常養眼。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拼接處不同的造型,也可以依據拼圖卡進行設計。
它設置了由易到難三個等級,分別是入門、實力和挑戰。在實際操作中,每個大難關里有幾十個關,難度一點點增加。
而且,孩子透過幾何形狀組合不同的圖案,可以激發想象力;在拼組的過程中,積木需依題目放在相對應的位置,這樣能夠增加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在拼組的過程中孩子也可以用堆疊的方式來拼出立體的圖形,訓練空間概念。
除此之外,魔術幾何片附有磁力,讓小朋友在操作時不會移動,增加操作的容易性。還專門附有一本數字拼圖,孩子可以在拼接過程中認知數字,也可以根據積木塊來數數,玩法非常多。
counters
適玩年齡:2~8歲
品牌:Learning Resources
開放技能:計數、分類、辯色
Learning Resources是一個美國品牌,他們公司專門生產兒童領域的產品,涵蓋學齡前教育、小學到中學,是美國數一數二的教具、玩具供應。
亞馬遜網評價
目前業務已擴展至全球80多個國家,很多外國小朋友的數學啟蒙,都是從他家的counters開始的。
counters這套產品制作成恐龍的模型,6種不同的恐龍形狀,包括每種的顏色也不同(總共72個)。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可以按照形狀和顏色分類。
??也可以計數
??辨別恐龍的不同形狀
??鍛煉其他的早期數學技能
Counters的設計更傾向于讓小孩玩耍,畢竟大部分孩子對玩具模型沒有絲毫阻擋力,所以孩子對于Counters的接受度很高。
恐龍模型的材質選用ABS樹脂做的,手感柔軟,拿著很舒服,隨意擺在家里也不用擔心會傷害到孩子。
同系列還有一款小熊模型,三種尺寸大小的小熊,6種不同的顏色,一共有96個。不同的是,小熊模型選用PVC塑料做的,手感沒有恐龍那么柔軟,不過讓每只小熊的神態都很逼真,小孩子玩的時候也是愛不釋手。
目前也有不少APP是針對數學啟蒙設計的,口碑比較好的有洪恩數學,有道數學,悟空數學,麥田數學……
不過比較下來,我個人覺得APP都不如玩具和游戲生動有趣,潤物細無聲,又不如“練習冊”和啟蒙繪本鍛煉讀寫、精細動作、協調能力、激發想象力。
△襪子配對,用點讀筆點襪子,
如果是一雙襪子會出現同樣的音樂。
△連線和配對
今天我們就介紹游戲和玩具部分吧,大家感興趣的話,我再將優秀的數學“練習冊”和數學啟蒙繪本整理出來,也非常多呢。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更多有趣的數學啟蒙游戲!
提前祝大家周末愉快~用文中分享的小游戲,和孩子一起玩起來吧~
參考文獻:
Bowman, B.T., Donovan, M.S., & Burns, M.S., (Eds.). (2001). Eager to learn: Educating our preschooler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Diezmann, C., & Yelland, N. J. (2000). Developing mathematical literacy in the early childhood years. In Yelland, N.J. (Ed.), Promoting meaningful learning: Innovations in educating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s. (pp.47–58).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Fromboluti, C. S., & Rinck, N. (1999 June). Early childhood: Where learning begin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National Institute 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