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如何厚積薄發 家長和孩子分為四種類型:給錢型(被動地學),給力型(用心用力地學),為名(利)型,為學型。學習是一種終身能力,是投資少收效最大的一項事情。學習不是苦差事,學習上如果有了成就感,就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用“父母講的是真話,商人講的假話,領導講的是廢話”,勸導孩子們一定要聽家長的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初中的奧數知識有代數、幾何、組合、數論,其中代數、幾何就是中考大綱的內容,如果競賽內容掌握得好,學校內容不在話下。條條蛇都咬人,不能繞開奧數這條路。不能說只應付中考,把最后的競賽題丟掉。平原上、高原上、喜馬拉雅山上開車來形容奧數學習的層次,如果能在喜馬拉雅山上開得通暢無阻,那么在平原上就如魚得水。好老師的作用,說一道題本來要用十句話講解清楚,好的老師只講六句話,四句話要學生自己悟,強調奧數學習訓練思維能力,只能點睛,而不能題題講透。
為什么一般學校的內容不要求掌握立方差公式及和的立方公式,學生把這些公式不僅要求記得滾瓜爛熟,還要求運用得信手拈來,他說一定要眼界高、胸懷寬、能力強,不能只盯著中考,這些公式是為高中的函數而準備。數學是一環套一環的,一個學生因提前被錄取沒學圓的相關知識,為此家長專門花了一萬多請一對一的專業好老師為孩子補課。課堂上,用幾何圖形證明sin30°=1/2,sin2θ=2sinθcosθ和勾股定理。
代數,代數,提筆就做;幾何,幾何,想破腦殼。一定要達到一定的做題量才能有質的飛躍,世上無捷徑可走,三個詞來形容奧數學習:死去活來,得意忘形,游刃有余,只有練就硬功夫,厚積才能薄發。初中要做完14本7000多道題,用力的同時還要用心,一定要及時查漏補缺,不能圖快,錯題及時訂正,并反復重做。最后要做到代數做得手發麻,幾何看得眼發花,這樣才能做到真正學好。三年修一橋,一橋管百年;一年修三橋,十年修三次,反復強調一題多解的能力,做五百題不如一百題用三種方法求解。
因式分解的重要性,掌握多種因式分解的方法,為學習函數做準備,解方程要求做700題的話,因式分解就要做1000題。再就是幾何入門時,一定要練好畫圖的基本功,50年代的幾何教材沒有圖形,哪怕教材上有圖,都要自己再畫一遍,并運用三角板、圓規等畫圖工具,力求畫得規范。在數學筆記上,學生在課堂上用草稿本做筆記,記要點,回家在筆記本上回憶老師的思路并進行整理,相當于復習鞏固,變成自己掌握的知識。初中的數學預習也不同于小學,在預習時,要以找到問題為標準,帶著問題進課堂,用紅筆標記問題,如果課堂上解決預習的問題,就有豁然開朗、云開霧散的感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