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有過月經或月經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的現象即為閉經。如果超過18歲還沒有來月經,或未婚女青年有過正常月經,但已停經3個月以上,都叫閉經。前者叫原發性閉經,后者叫繼發性閉經。妊娠期、哺乳期停經乃正常生理現象,不在此例。閉經的原因有功能性及器質性兩種,下丘腦一垂體卵巢軸的功能失調所致的閉經為功能性閉經。生殖器官發育不全、腫瘤、創傷、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等所致的閉經為器質性閉經。中醫認為閉經是由于肝腎不足、氣血虧虛、血脈失通所致,治療調養宜從營養滋補、補血活血、通絡著手。 【方藥】:鹿角(先煎)3克,澤蘭15克,益母草30克,全當歸12克,赤芍、白芍各12克,炒白術10克,山藥、熟地、山菜萸、桃仁泥各10克,紅花6克,炙甘草5克,生姜4片,大紅棗5枚。 【用法】:上藥濃煎2次分服,每日1劑。治原發性閉經,25
天為1個療程;治繼發性閉經,10天為1個療程。服藥后月經來潮者,可以八珍湯(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善后。 【編按】:在運用本方時,要因人因證制宜。如體弱血虛經閉,上方加阿膠珠10克,黨參12克,黃芪20克,以增強補益功能;如體壯血瘀經閉,上方加水蛭(研末裝膠囊,開水送服)
3克,大黃3克,土鱉蟲9克,以助活血化瘀藥效(《家庭醫生報》2002年第12期,陳樹人薦方) 【方藥】:當歸30克,炙黃芪30克,生姜3片,大棗10枚,淫羊藿(仙靈脾)15克,菟絲子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可連續服用3~6個月。 【編按】:本方具有益氣養血,補腎調經之功效。據報道曾治療31例虛性閉經,其中氣血兩虛型15例,無癥型16例。治療后獲顯效19例,有效7例,無效5例。實驗結果提示,本方具有提高血紅細胞數的作用,尚有提高人體雌激素水平的作用[見:中醫雜志,1984(12)]。 【方藥】:黨參12克,茯苓9克,白術9克,當歸9克,桂枝9克,川芎9克,熟地15克,雞血藤15克,制附塊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 【主治】:繼發性閉經,月經停閉超過3個月而由明顯的精神因素引起者。癥見性情憂郁,心煩急躁,口干咽燥,大便干結,苔薄舌黯紅,脈細澀 【方藥】:紫石英15克,紫丹參12克,紫參15克,琥珀末5克,淮小麥30克, 合歡花10克,柏子仁12克,廣郁金12克,生卷柏12克。 【用法】:先將紫石英加水煎,沸后30分鐘,除琥珀末外,將其他藥加入共煎,合歡花后下,2次煎液合并,分早、晚溫服,琥珀末亦分2次吞服,每日1劑。 【功效】:潤燥寧心,活血調經。(《月經病千家妙方》名老中醫姚寓晨經驗方) 【方藥】:當歸9克,川芎3克,白芍9克,熟地12克,覆盆子9克,菟絲子9克,五味子9克,車前子9克,牛膝12克,枸杞子15克,仙茅9克,仙靈脾12克。 【功效】:養血益陰,補腎填精。(《劉奉五婦科經驗》 【主治】:閉經屬腎虛痰濕者,癥見經閉時間較久,形體肥胖或有浮腫,胸脅滿悶,惡心痰多,神疲倦怠,怕冷,性欲淡漠,脈沉弱,舌質淡或舌體胖嫩、苔薄白。 【方藥】:鹿角霜、白術、當歸、枳殼各20克,生黃芪25克,川芎、香附、半夏各10克,昆布、益母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各服1次。月經期停服。 【編按】:本方系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許潤三教授之經驗方,具有溫陽活血通經之效,適用于閉經屬寒邪客于沖任,或素體陽虛不能運化水濕,濕滯沖任而引起者(見:杜懷棠,中國當代名醫驗方大全.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方藥】:柴胡、當歸、川芎各6克,郁金、香附、丹參、赤芍、牛膝各9克,益母草12克。 【編按】:肝藏血,主疏泄,沖脈通于肝,具有調節月經按時排泄之功能。若藏血不足或疏泄失調,均可導致月經病,臨床以氣滯血瘀之閉經為常見。故本方諸藥合之,具有疏肝養血、活血通經之效。此乃福建中醫學院陳雨蒼教授之經驗方,臨床運用,效果頗佳(見:杜懷棠。中國當代名醫驗方大全.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主治】:瘀血導致的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抗精子抗體陽性所致不孕癥,更年期綜合征。癥見經閉不行或有血塊,且多伴有精神癥狀,如煩躁易怒、失眠等,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曲張、甲皺微循環提示瘀血。 【方藥】:當歸12克,生地15克,桃仁、紅花各10克,赤芍10克,枳殼10克,柴胡10克,川芎6克,桔梗10克,牛膝15克,甘草6克。 【禁忌】:無瘀血證者不宜使用該方;體虛者慎用。(《方藥傳真》孫麗蓉經驗方)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偏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視頻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