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不同的體質,目前最權威的有9種體質之分,從舌象看體質從中醫(yī)角度,舌頭反映身體寒、熱、虛、實,與人體五臟六腑對應;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舌頭變化與疾病有密切關系。通過每個人不同的舌象特征可辨別每個人不同的體質。
1、平和體質(占32.75%)
體質表現(xiàn):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睡眠好、性格開朗,社會和自然適應能力強,恭喜您,典型的平和體質!
容易患病:不愛得病。
舌象特點:舌淡紅,苔薄白。
2、氣虛體質(占12.71%)
體質表現(xiàn):說話沒勁,經常出虛汗,容易呼吸短促,經常疲乏無力,這就是氣虛體質。這種人一般性格內向,情緒不穩(wěn)定,比較膽小,不愛冒險。
氣虛體質的人舌頭胖大有齒痕,愛感冒,稍微一運動就出汗,總是不想動,性格內向不想說話。
容易患病: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免疫力低下且難以痊愈,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肥胖高脂血癥,不耐受風寒署邪等。
調養(yǎng)方法
中成藥: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黃芪燉豬腳等預防。
湯劑:黨參,炒白術,黃芪,陳皮,茯苓,懷山藥,炙甘草。
本方系四君子湯合參苓白術散化裁而成,功能健脾益氣,臨床使用對氣虛體質有較好效果。
舌象特點:舌色淡紅,舌體胖大,嫩邊有齒痕。
3、濕熱體質(占9.88%)
體質表現(xiàn):如果你看到一個人,臉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fā)亮,還容易生粉刺、瘡癤,一開口就能聞到異味,那他就是濕熱體質。這種人還容易大便黏滯不爽,小便發(fā)黃,性格多急躁易怒。
容易患病:瘡癤、黃疸等病。
調養(yǎng)方法
中成藥:藿樸夏苓湯(濕重)、連樸飲(熱重)、甘露消毒丹(濕熱并重)、龍膽瀉肝軟膠囊。
湯劑; 茵陳、滑石、藿香、米仁、黃芩、茯苓、焦山梔、干蘆根。
本方系芳香化濕與淡滲利濕組合而成,著力導邪以出路,臨床對濕熱體質有較好的效果。
舌象特點:舌質偏紅,舌苔黃膩
4、陰虛體質(占8.89%)
體質表現(xiàn):如果一個人怕熱,經常感到手腳心發(fā)熱,面頰潮紅或偏紅,皮膚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經常大便干結,那就是陰虛。這種人外向好動,但性情急躁。
四肢涼、胃寒、怕冷其實是陽虛了,經常喝冰鎮(zhèn)飲品,“凍傷”了我們的陽氣,晚上開著空調做功課埋下陽虛的禍根,熬夜、錯誤的清熱解毒慢慢消耗著陽氣。
容易患病:易患咳嗽、干燥綜合征、甲亢等。
調養(yǎng)方法
中成藥: 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桂附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等。女性用藥劑量應該比男性要輕。
湯劑:生地黃、懷山藥、萸肉、莬絲子、鹿角霜、川石斛、麥冬、知母、龜板、女貞子。
本方系六味地黃丸合大補陰丸化裁而成,功能滋養(yǎng)腎陰,臨床使用對陰虛體質有較好的效果。
張景岳亦謂:“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上方雖偏重于滋陰,也遵景岳之訓,其組方原則同樣是陰陽相須,剛柔相濟,而達相反相成之功效。
舌像:舌質鮮紅或為紅絳舌;少津、少苔、無苔或光剝;少津或有裂紋
注:舌有裂紋也不一定都是陰虛所致。
5、陽虛體質(占7.90%)
體質表現(xiàn):即使再熱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調房間里多待。總是手腳發(fā)涼,不敢吃涼的東西。性格多沉靜、內向。這些屬陽虛體質。中成藥:可服金匱腎氣丸。
湯劑:熟地黃、懷山藥、萸肉、枸杞子、菟絲子、杜仲、鹿角霜、仙靈脾、炙甘草。
本方系右歸丸化裁而成,功能溫補腎陽,臨床使用對陽虛體質有較好的效果。
張景岳謂:“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上方雖偏重于補陽,但遵景岳之訓,其組方原則是陰陽相須,剛柔相濟,而達相反相成之功效。
陽虛舌像:舌體胖大,淡白,或有齒痕,舌苔潤。
6、氣郁體質(占8.73%)
體質表現(xiàn):這種人一般比較瘦,經常悶悶不樂,無緣無故地嘆氣,容易心慌,容易失眠。《紅樓夢》中的林妹妹是氣郁體質的代表,多愁善感、憂郁脆弱。
容易患病:失眠多夢、甲亢、抑郁癥、神經官能癥等。
氣虛體質的人舌頭胖大有齒痕,愛感冒,稍微一運動就出汗,總是不想動,性格內向不想說話。
調養(yǎng)方法
中成藥:可以服用逍遙散(丸)、舒肝和胃丸、開胸順氣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玉屏風散、逍遙散補中益氣湯等調節(jié)。
湯劑:柴胡6g、炒白芍9g、枳殼6g、川芎5g、制香附9g、合歡皮12g、六神曲9g、廣郁金9g、綠梅花6g、炙甘草5g。
本方系柴胡疏肝散合越鞠丸化裁而成,功能疏肝解郁,臨床使用對氣郁體質有一定效果。
舌象特點:舌淡紅或偏暗、苔薄白或偏干、白膩
7、痰濕體質(占6.29%)
體質表現(xiàn):心寬體胖是這類人最大特點,腹部松軟肥胖,皮膚出油,汗多,眼睛浮腫,容易困倦。性格溫和穩(wěn)重善于忍耐。
痰濕的人舌苔厚膩,肚子大,減肥困難戶的易胖體質,額頭總是油油的,眼泡容易腫,早上起來吐痰多,容易鬧肚子,大便不成形、粘馬桶。
容易患病:眩暈、胸痹、痰飲等。易患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大街上陰道炎 酒糟鼻 痤瘡 腎炎 腳癬等。
調養(yǎng)方法
中成藥:二陳湯、平胃散、六君子丸等等。
湯劑: 制蒼術、制川樸、陳皮、茯苓、米仁、澤瀉、制半夏、焦山楂(若身形肥胖者,可加干荷葉9g)。
本方系平胃散合二陳湯化裁而成,功能祛濕化痰,臨床使用對痰濕體質有較好的效果。
痰濕舌像:苔厚膩、滑膩,或感覺有痰堵塞在喉嚨中,常伴有胖大舌、齒痕舌或舌質偏紅,舌苔黃膩。
8、血瘀體質(占7.95%)
體質表現(xiàn):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眼睛經常有紅絲,皮膚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現(xiàn)疼痛,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
容易患病:高血壓 、糖尿病、偏頭痛、抑郁癥、出血、中風、冠心病等。
調養(yǎng)方法
中成藥:可服用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丸、桃紅四物湯、丹參飲等。
湯劑:生地黃1、赤芍藥、當歸、川芎、桃仁、紅花、丹參、檀香。
本方系桃紅四物湯合丹參飲化裁而成,功能行氣活血化瘀。因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故對血瘀體質的調理,宜行氣與活血并用。本方臨床使用對血瘀體質有較好的效果。
血瘀舌像:舌邊、舌尖有黑色瘀點或瘀斑,整個舌質發(fā)暗、發(fā)紫或為青紫舌;舌下靜脈曲張
注: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條達氣機,調節(jié)情志的功能。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襲引起肝氣久郁不解,故情緒抑郁或急躁,胸脅脹悶,走竄疼痛;氣為血帥,肝郁久不解,必致瘀血內停,氣滯血瘀。
中成藥;玉屏風散、二至丸、過敏煎
湯劑:
其調理方法當以祛風抗敏、益氣固本為主。因特稟體質多與遺傳因素有關,易發(fā)過敏性疾病,因此扶正固本乃圖本之治,“抗敏”是治標之法。一般選用玉屏風散、二至丸、過敏煎。
自黃芪、炒白術、防風、制女貞子、旱蓮草、蟬衣、烏梅、銀柴胡、五味子、炙甘草(必要時可加紫河車3g)。
本方系玉屏風散、二至丸、過敏煎合化而成,功能補氣益腎、祛風抗敏。值得說明的是,方中玉屏風散乃益氣固表的經世名方;二至丸現(xiàn)代實驗研究證明有調節(jié)免疫功能的作用;過敏煎是著名醫(yī)家祝諶予治療過敏性疾病的經驗方,被譽稱現(xiàn)代“經方”。三方合化,共奏益氣、補腎、祛風之功能。臨床使用對特稟體質有一定效果。筆者體會,該類體質調理頗為棘手,臨床效果不夠理想,今后需重點加以研究。
億萬人群分九種:一種平和,八種偏頗(可理解為亞健康狀態(tài))。
不同體質的人群在日常調理上也因人而異,尤其在飲食方面,不同的體質,適宜用不同的膳食進行平衡和調理,下面我們來看看不同體質對應的九和飲調養(yǎng)方法。
自己對照一下舌像圖片,看看自己是九種體質中哪一種體質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