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hide]
1 中藥旱蓮草(墨旱蓮)圖片
2 旱蓮草的功效與作用
3 【旱蓮草的配伍應用】
4 【旱蓮草的用量用法】
5 【旱蓮草的本草摘要】
6 【旱蓮草的現代研究】
【來源】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鱧腸Eclipta prostrata L的全草。我國各省均有野生,一般生長在潮濕低洼處。初秋割取全草,鮮用或曬干,切段入藥。
【處方用名】旱蓮草 墨旱蓮
【性能概要】味甘、酸,性寒。歸肝、腎經。本品酸寒涼血止血,甘寒益腎陰,烏須發。故可用治肝腎陰虛、血熱妄行的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以及腎虛腰痛、須發早白等癥。
1.用于陰虛血熱所致吐血、衄血,常配生地、藕節、白茅根等同用。又用本品濃煎液(每次30~60克)送服紫珠草粉(3~6克)對勞嗽咯血有效。本品尤善治血尿,如《醫學正傳》用鮮旱蓮草、車前子搗汁服,也可配車前子、滑石、小薊、白茅根等同用煎服。還可用于陰虛血熱崩漏,常配生地、白芍、阿膠及槐米、蒲黃、茜草等養陰涼血止血藥同用。鮮品搗敷或干品研敷,能止外傷出血。
2.用于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腰痛、須發早白等癥,常與女貞子同用,如《楊氏家藏方》二至丸。
內服:15~30克。外用:適量。
《新修本草》:“主血痢。針灸瘡發,洪血不可止者敷之立已。汁涂發眉,生速而繁。
《本草綱目》:“烏須發,益腎陰。”
《本草從新》:“甘酸而寒,汁黑補腎,黑發烏須,赤痢變糞,止血,固齒,功善益血。純陰之質,不益脾胃。”
成分:含多種皂苷、噻吩化合物、香豆醚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及煙堿、鞣質、鱧腸素等。
藥理:有止血、生毛發、升白細胞、增加冠脈流量、保肝、鎮靜、抗炎、抗菌等作用。
臨床報道:治療大出血癥、冠心病、痢疾、稻田性皮炎、斑禿、霉菌性陰道炎、扁平疣及抗鏈霉素毒性反應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