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節菖蒲,又名京菖蒲、小菖蒲,是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根莖。它是一味較為常用的中藥材,具有開竅化痰、醒脾安神的功效,常用來治療病神昏、耳鳴耳聾、食欲不振等病癥。它有一定毒性,不可與石菖蒲相混淆。
一、九節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有開竅除痰、安神醒脾的功能。用于熱病昏迷、癲癇、神經官能癥、耳鳴耳聾、胸腹脹悶、食欲不振。外用治癰疽瘡癬。
【藥理作用】
1、鎮靜作用
九節菖蒲水煎醇沉液7.418g/kg(1/5LD50),3.709g/kg(1/10LD50)小鼠腹腔注射給藥,對硫賁妥鈉40mg/kg的催眠作用有明顯的加強,呈協同作用。用光電管法記錄小鼠自發活動,7.418g/kg腹腔給藥,還能明顯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并能顯著地抑制苯丙胺(4mg/kg)的運動性興奮(P<0.01)。
2、鎮痛作用
皮下注射九節菖蒲用熱板法在給藥后60min可延長小鼠反應時間(P<0.05)。
二、附方
①治小兒急驚風,高熱抽搐:一鮮九節菖蒲三錢,搗爛濾汁加姜汁數滴,灌服。二九節菖蒲、遠志各一錢。水煎服。
②治胸悶,腹脹疼痛:九節菖蒲三錢,香附四錢,吳茱萸二錢。水煎服。
③治癰疽瘡癤:鮮九節菖蒲,搗爛外敷。(選方出《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三、禁忌人群
陰虛陽亢、煩躁汗多、精滑者慎服。
四、九節菖蒲和石菖蒲的區別
兩藥均有開竅醒神、和中開胃的作用。而石菖蒲偏于化痰安神,九節菖蒲偏于溫化痰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