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六、苓桂五味甘草湯方
【方劑組成】茯苓12克,桂枝12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本方是由桂枝甘草湯加利尿逐飲的茯苓和治咳逆上氣的五味子,故治桂枝甘草湯證而咳逆上氣有痰飲者。
【仲景對(duì)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6條: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
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fù)下流陰股,小便
難,時(shí)復(fù)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
注解:此承“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的一條言。青龍下已,謂服小青龍
湯后,上證即已的意思。多唾,口燥,亦是服小青龍寒飲欲解的征驗(yàn)。但支飲重
證常非一擊所能愈,今寸脈沉而尺脈微,仍屬飲盛里虛之應(yīng)。手足厥逆,即因水
氣沖逆所致。氣從小腹上沖胸咽,即發(fā)作性的氣上沖狀。手足痹,是由于血虛。
其面翕然如醉狀,為有虛熱上蒸,氣沖休止,則水飲因復(fù)下流陰股,故亦不冒。
氣沖發(fā)作,則水飲伴之以上逆,故小便難而時(shí)復(fù)冒,因此與苓桂五味甘草湯先治
其氣沖。
【辨證要點(diǎn)】桂枝甘草湯證又見咳逆上氣有痰飲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