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xx女78歲2011年11月10日初診
患者自1996年起血生化檢查發現血清總膽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髙,偶見甘油三脂(TG)升高。經相關檢查排除了糖尿病、腎病綜合癥、甲低、膽嚢炎、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繼發性血脂升高原因后,臨床診斷為原發性髙膽固醇血癥。長年用辛伐他汀、維生素E煙酸酯、降脂靈顆粒等中西藥物治療罔效。在2007年5月22日復查中不僅血脂未降,還出現肝損害(ALT155 iu/L),擬停用辛伐他汀,改服阿托伐他汀鈣20mg QN,加保肝西藥治療后,肝功能恢復正常,但血脂仍不正常,后逐步增加阿托伐他汀鈣至40mg QN,復查血脂仍不正常,於2011年10月25日血生化示:CHO 7.87 mmol/L LDL-C 4.30 mmol/L HDL-C 1.78 mmol/L TG 2.47mmol/L ALT 45lu/L,遂于2011年11月10日來我處要求中醫治療。
刻下癥:體態不豐腴,稍有佝僂,面色偏紅,視物欠清,偶有頭暈乏力,納可,大便次多,成形便,小溲正常,舌紅少苔,脈弦細。
詢云平素飲食結構絕對低油、低膽固醇,并用髙的多價不飽和植物油烹調食物。從年輕時起一直保持正常的體重標準。
1994年曾因慢性腎盂腎炎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多年,於2003年2月在我處就診,經中藥治療后,從2005年起每半年復查一次血肌酐及內生肌酐清除率等均在正常范圍。
中醫辨證為年逾古稀,脾腎兩虛,既有精血不足,血運不暢
熟地黃15g山茱萸15g製首烏30g炙黃精30g黑桑椹30g炙鱉甲15g(先煎)女貞子30g炒白術15g茯苓15g炒山楂15g炒神曲10g澤瀉15g雞內金15g莪術10g
囑上方每日一劑,分兩次內服,連續服半亇月,同時將阿托伐他汀鈣由40mg QN改為20mg QN,建議半個月后復查相關指標。
2011年11月25日二診?查血生化示:CHO 6.21 LDL-C 3.25 HDL-C 1.99 TG 1.7,繼續原方案治療。
2012年3月15日三診復查血生化示:CHO 4.80 LDL-C 2.41,余皆正常。四診所見,舌紅明顯好轉,無主觀不適,脈同前。囑將上述湯劑改成丸劑緩圖其效,將阿托伐他汀鈣由20mg改為10mg Qn,継續觀察治療。
2012年5月4日四診復查血生化示:CHO 5.08 LDL-C 2.90 ALT 19,繼續原方案治療。
2012年7月16日五診復查血生化示:CHO 5.0 LDL-C 2.61 ALT 26,囑繼服原藥二個月后再復查血生化,如仍在正常范圍,可再減少他汀藥劑量。
按:夲案為一老年女性,罹患原發性髙膽固醇血癥伴慢性腎功能不全,雖用中藥后腎功能已恢復正常,但持久的髙膽固醇血癥可導致腎動脈硬化不斷加重,腎損害仍然不可避免,必須降脂,才能減慢動脈硬化進程,并防止其他重要噐官也出現動脈硬化損害。患者在長年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治療無效并發生肝損害情況下來我處尋求中醫治療。我們認為,既為原發性髙膽固醇血癥,其膽固醇的升高主要與基因遣傳有關。目前公認他汀類藥物降低膽固醇的療效還是比較確切的。夲患雖已用了15年他汀類藥物,仍不宜立即停用,治療的切入點應是用中醫中藥辨證辨病相結合方法,并逐步減少他汀類藥物劑量直至停用,以冀血脂持久正常而又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為目的。
方中所選藥物既符合辨證立法所需,又從辨病角度選擇了近代藥理藥化證實有降脂、抗動脈硬化作用的澤瀉、茯苓、山楂、白術、桑椹、黃精、首烏、雞內金、莪術等,而這些藥物的挑選與辨證分析、病機立法也是完全吻合的。通過這一方案調治,在開始用藥時就將阿托伐他汀鈣劑量由40mg減半為20mg。此后在由湯劑改為丸劑,并逐步減少他汀藥劑量的臨床觀察中,多次復查血生化全部達標,達到了予期效果,證實對髙脂血癥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既可減少西藥毒副作用,又可通過中醫辨證論治、整體觀念的治療,來提高患者亇體自身血脂代謝的能力,是一個臨床較實用的治療方法。究夲案取效的作用原理,是調節脂蛋白受體功能?還是脂蛋白酶活性而起作用等等,更是值得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科研課題。
本文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myc200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