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個視頻:七八歲的小男孩哭著想要出去玩,媽媽告訴他外面有病毒。男孩說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想出去跟病毒玩。
看完之后,覺得好笑又心酸。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只知道外面有病毒,但病毒到底是什么?他們并不清楚。
當孩子問你,我為什么不能出去玩時,你該怎么回答呢?
我的建議是:實事求是。家長可以趁機給孩子科普什么是病毒,當然要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解釋。
病毒是藏在人體身體里的怪獸,會讓你發燒、咳嗽、打噴嚏……
這次出現的新怪獸因為長得像王冠,所以叫它“冠狀病毒”。這個怪獸來自某種野生動物,一個人因為吃了動物被染上,接著,傳染給了更多的人。
生病的人都覺得很不舒服,會發燒、咳嗽、呼吸困難,有的人會病得很重,在床上躺很久。
這個怪獸最可惡之處就是它會相互傳染。
如果有人得了病,就可能通過觸摸和唾液的飛沫,從嘴巴或者鼻子進入到另一個人的身體里,讓別人也生病。
尤其是人多的地方,更容易傳播,而小孩子的抵抗力沒有爸爸媽媽那么強,所以都要乖乖呆在家里,不要出門。
那病毒是怎么發現的呢?
這事要從一種煙草花葉病說起。 1886年,一位荷蘭化學家邁爾,他把患有花葉病的煙草葉片汁液注射到健康植株的葉脈中,結果發現大多數健康植株都被染病,從而證明了煙草花葉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
6年后,俄國一位年輕的植物學家伊凡諾夫斯,在邁爾的基礎上進一步發現,煙草花葉病的致病因子能通過細菌所不能通過的細菌過濾器的微孔,也就是說,病變的煙草汁液通過細菌過濾器后仍有傳染性。可惜的是,他拘泥于疾病菌源說,沒有認識到另一種病原體的存在。
直到1898年,貝杰林克通過試驗發現,引起煙草花葉病的致病因子是一種比細菌更微小,且具有傳染性的有機體,他稱之為“病毒”,并首次有了病毒需要宿主生存的概念。
貝杰林克的發現在人類醫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影響。
說到醫學史上有影響的人,就不得不提顯微鏡的發明者列文·虎克。上面這些科學家的發現都離不開顯微鏡。可以說,沒有顯微鏡,就沒有上面的一切。
人類在二十世紀初,壽命出現了人類進化以來最大的飛躍,從四十多直接提高到了六十多。原因之一,就是人類發明了顯微鏡。人類可以從微觀的角度去理解生命,調節身體。
我上學的時候就夢想有一臺顯微鏡,從顯微鏡里,可以看到一個多彩繽紛的微觀世界,可惜當時條件有限,這個愿望一直沒有實現。所以當我有了孩子后,我就決定將這個禮物送給他。
買顯微鏡有講究,太貴重的沒必要,太便宜的看起來模糊,起不到效果。反而讓孩子失去興趣。
大家可以買一些品牌的,我們家孩子現在用的是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兒童顯微鏡,這是由德國Bresser寶視德和美國國家地理共同推出的。
這臺顯微鏡一共有3個物鏡,可以實現40倍-640倍的放大效果。
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問題,目鏡用的是高清鏡片,成像清晰,LED光源非常柔和,能保護孩子的視力。
另外,這款顯微鏡除了直接在目鏡上觀察外,都還可以利用手機的相機觀測!非常方便。
讓孩子用顯微鏡觀察,他就能更了解這個世界。對于最近的冠狀病毒,他也能知道,這些都是由一些我們看不見的東西造成的。所以我們出門要戴口罩,要勤洗手。
現在孩子在家,時間比較充分,可以讓孩子自己制作一些標本進行觀察,培養他們的科學基礎。這個顯微配一全套的標本制工具。還可以拍下自己制作的標本發朋友圈。孩子就是朋友圈最亮的科學小能手。
家里的大小物件,各種水果、樹葉、沙子、媽媽的頭發、衣服什么的都可以隨手拿來觀察。
等到春暖花開,走出家門的時候,孩子還可以去公園里收集更多的素材,在顯微鏡下看到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
這個顯微鏡小學生到中學生都合適使用,原價299元,現在團購只要199元。點下面的橫條就可以參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