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本來也傾向支持修憲,讓女天皇登基,怎知今年2月初紀子妃突然宣布懷孕的消息,日本內閣本來如火如荼研議,讓女性可以繼承皇位的修憲草案也跟著停頓下來。而今紀子果然生了個兒子,皇室血脈得以相傳,修憲一事大概也將不了了之。
不只日本皇室重男輕女,據說日本媒體在紀子妃宣布生男生女前已經內定:如果生男孩新聞號外為4個版面并同時為小皇子設特別版,若生女孩版面減至2版及在普通版面報導。
果然,除了周三各報第一時間的號外及電視聯機直播外,周四日本各大報頭版皆以“是個男孩!”為題大事報導皇室這樁喜事,全民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簡直可以用普天同慶來形容。
從日本人的皇子情意結看來,重男輕女的觀念其實并沒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有所改變。并且不單是日本,在很多東方人的潛意識里,也都根深著男孩比女孩值錢的觀念。例如在實行一胎制的中國,很多家長有得選的話都想生男孩,有人甚至為了要男嬰多次親手弄死女嬰。
不久前就有一項調查指出,中國從2010年開始,因為女性“短缺”,每年將有超過100萬男性面臨找不到老婆的窘境。別以為這些是無稽之談,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阿馬蒂亞森早在1990年就曾發表過一篇題為《一億女人的失蹤》的文章,警告這種人口性別比例失衡的現象即將出現,而造成性別比例失衡現象的主因就是這種具性別歧視的“男嬰偏好”。
而這個問題再進一步延伸,我們會發現其實很多社會至今仍沒法全面落實兩性平權的理想,而且這種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也并不只是出現在保守的東方社會。
根據英國兩性平等委員會今年5月公布的研究顯示,盡管過去5年來因性別歧視導致薪資待遇不平等的訴訟案件創下新高記錄,但婦女的收入仍低于男性同事,兼職婦女的時薪較全職的男性低約40%,這個落差自1970年代至今未曾改變。
英國尚且如此,可見我們距離兩性平等還有一段很長的路。甚至是以民主人權立國的美國,200多年過去了,仍遲遲未有女總統出現,而德國也不過在去年才選出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可見女性要與男性爭一片天,特別是政治的天空,是“說”易行難啊!
其實兩性平權的觀念也不過是上個世紀初才被提出來。但光有觀念、光喊口號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透過教育及立法去保障兩性權利及機會的平等。
今天,很多國家都把兩性平等掛在口邊,喊都喊爛了,但實踐起來卻又是另一回事,就像日本人當初也熱烈討論著可以接受女天皇,但小皇子一出生,大家又開始那套“后繼有人”的論調了。
雖然我覺得天真可愛的愛子公主不當女天皇將是她的福氣,但是一知道紀子生的是兒子后,仍不免一陣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