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負責人介紹,為深入了解今年大學畢業生的求職與就業情況,更好地服務大學生就業,團中央學校部和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于今年 4 月至 6 月開展了「 2006 年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就業狀況」調查活動。
調查采取了三種方式,一是向全國 16 所高校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發放了 4250 份調查問卷,二是走訪了 44 家用人單位,三是在新浪網公布問卷供畢業生隨機填寫,最后綜合得出調查結果。
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截至到 5 月底,已簽約和已有意向簽約的大學生占 49.81% ,不想馬上就業的學生占 15.02% ,而尚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為 27.25% 。調查報告同時還結合統計數據分析了大學生就業與自身素質、教育、政府相關政策、家庭與社會等方面的關系。
抽樣調查結果在課題學術報告會上公布后,一些媒體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報道,但也有個別媒體大肆炒作學術報告會上有的與會者發言時引用的其它數據,說「六成畢業生可能面臨崗位缺乏」,甚至極個別媒體張冠李戴,極不負責地稱這一結論是該項調查得出的結果。這與事實是完全不符的。
有關部門十分重視和關心大學生就業,采取了許多實際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有力地促進了大學生就業。同時也要看到,關心和幫助大學生就業也是包括媒體在內的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社會各個方面應當為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積極創造條件,開辟渠道,同時,引導大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就業形勢,使大學畢業生做出正確的選擇。任何對大學生的誤導都是不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