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語文沒學好吧,你這題目不是自相矛盾?”
語文沒學好是真的,高中時150的滿分從沒考過130+,但是這句話是沒毛病,我以人格擔保。
同樣的知識水平,讓一個“聰明人”和“笨人”去考試,8門課總分相差100分根本不難。有人是不是在想“老王,接著忽悠”。那我就接著忽悠。上初中的時候我就是那種“笨人”,不過上高中時我變成“聰明人”了。說大家聰明是因為現在大家營養都跟得上,基礎都差不多,基本不存在那種笨的人;說大家笨,是因為很多人只是在悶著頭努力,而不知道運用方法。
我在講題的時候,除非題目簡單,不然絕不會直接公布答案,我會給大家暗示,讓學生思考怎么去找突破口,一步步引導大家學會解決問題。這么做的效果是明顯的,大家數學水平都提升不少。按理說,我都做到這種程度了,學生應該崇拜我,會認真執行我說的話吧?想得美。
我說:數學課要準備演算紙,畫圖用鉛筆,改錯用紅筆,要定期復習,各科試卷分別存放考試前只復習紅色部分。依舊有很多人不聽?。?/span>
這其實就是“聰明人”和“笨人”的區別?!奥斆魅恕痹敢饴犎e人的意見,尤其是比自己優秀的人;而“笨人”總是悶著頭自己努力,閉門造車。
付出同樣的努力,“聰明人”可以比“笨人”得到更多,你愿意做哪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