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懶媽卿晨。
視覺是嬰兒的一種重要的感覺能力,在他還不能開口說話、行動、通過手口認識物體之前,只能通過視覺注意、識別、定位物體來感受和學習新的事物。
有研究表明:人類從外界獲得的信息,約有75%是通過視覺得到的,嬰兒的視覺發展和其智力發展息息相關。
視覺的產生是光線通過視網膜,由視神經傳遞給大腦,腦部的視皮層形成視覺圖像的過程。
嬰兒的視覺并不是和成人一樣好,而是有一個發展過程。新生兒的眼睛發育不完全,視敏感度只有成人的1/30~1/10,他就像一個沒有戴眼鏡的近視眼成人,看不清周圍的世界,只能有一個模糊的輪廓。直到一歲左右,他的視敏度才與成人差不多。
在視力發育完善之前,嬰兒的視力有這樣三個特點:
特點一:喜歡看黑白色
新生兒抱回家,會發現他經常喜歡盯著天花板、或者亮的地方看。
其實新生兒只能看眼前20厘米左右的人或物,雖然可以追著眼前的物體看,但視野只有45°左右,且只能追視水平方向。
雖然他們視力并不好,但是他們更偏愛鮮明的對比色,而且顏色反差越大,新生兒越感興趣。嬰兒能辨認出物體的主要依據形狀和輪廓,而黑白色的對比強度是最大的,所以新生兒更喜歡看黑白卡。
特點二:喜歡看人臉
很多寶寶在3個月之后開始認人,尤其是認得出媽媽,除了在三個月內,媽媽經常給孩子喂奶造成孩子熟悉媽媽外,有研究發現,媽媽的臉部有嬰兒喜歡的:對稱性、高對比度、會運動或發出聲音。除此以外,嬰兒還喜歡看一些長得比較好看的臉。
特點三:深度視覺
深度知覺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視覺能力,它能夠幫助嬰兒避免跌落受傷,這就是著名的“視崖實驗”。
將會爬行的孩子放在有透明玻璃的橋上,讓孩子爬過去,孩子會在透明玻璃前停止前進,不論媽媽怎么呼喚,都不會爬過去。因為在他眼里:中間玻璃的部分是懸崖。
有實驗者發現,2~3個月大的嬰兒俯臥在地板上和趴在“懸崖”旁的心率不同。
視覺的發展一方面有先天遺傳的結果,另一方面是生活經驗的積累。
要想提高嬰兒的認知能力,家長在保護好嬰兒視力的同時,可以提供更適當、豐富的視覺刺激,促進嬰兒的視覺發展。隨著寶寶的長大,眼睛的發育日趨完善,給予孩子的刺激和陪玩方式也不同,側重點不同。
??新生兒:看黑白卡
由于新生兒視力欠佳,又喜歡強烈對比,那么給他看黑白卡是最合適不過的。
黑白卡卡片上可以有一些基本的形狀、數字、點線、物品等。把卡片放在距離嬰兒眼睛20厘米處左右,每張卡片出現在嬰兒眼前10秒左右,可以水平方向移動,觀察寶寶的眼睛是否會跟著卡片移動,每天多次訓練,每次5分鐘左右即可。
看黑白卡時,還可以讓寶寶趴著看,這樣可以一邊進行俯臥抬頭鍛煉,一邊進行黑白卡的觀察。在看的過程中,爸媽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給寶寶講解卡片上的內容。
??兩個月:追視游戲
這個階段的寶寶大部分可以轉頭,對顏色開始敏感。
可以在嬰兒床的上空20厘米左右,懸掛上顏色鮮艷的小玩具,或者系上鮮艷的紅色小球;黑白卡片也可以換成或增加彩色卡片。
可以轉動小球或玩具,孩子的眼睛會跟著玩具動。俯臥看卡片時,可以水平移動卡片,鍛煉寶寶轉頭控頭能力。
??3~5個月:手眼協調
此時大部分寶寶已經可以翻身,會抓握。經常被抱起來和外出的寶寶,視野會變得更廣闊。
和寶寶玩的游戲類似于貓抓老鼠:即把一些小皮球、小玩具放在寶寶手可以觸摸到的地方,每次放的位置不同,讓孩子用自己的手去拿。
這樣可以鍛煉孩子手眼協調能力,即為:孩子看到物品,然后伸手去拿。此過程中,孩子能判斷物品位置、距離。也能訓練視覺空間能力。
在寶帶寶寶外出時,可以開始給寶寶講解遠近、大小、多少、部分與整體等內容,豐富寶寶的視覺經驗。
??6個月以后:肢體協調
此時的寶寶大多數可以坐、抓握、開始爬行(剛開始是俯臥挪動)。
把物品放在另一個物品的下方或背后,讓寶寶去找出來;用毛巾遮擋物品,讓寶寶通過觸摸來猜物品,感受不同材質的物品的觸覺;把物品放在寶寶前方,鼓勵寶寶自己想辦法挪過去或爬過去將物品拿出來。
這些游戲的目的在于,讓孩子看到,并發現,通過位置判斷后,下達身體指令去拿到該物品。是手、眼、肢體多方協調才能完成的結果。
??1歲左右:親子閱讀
這時候的寶寶視敏度基本上和成人一樣,身體運動也越來越好。
這個時候可以開始和寶寶一起親子閱讀,培養閱讀好習慣。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將人和名字對應起來、認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等。
此時應該要注意嬰幼兒的眼睛還十分脆弱,不建議家長讓嬰幼兒過早地看電視、電腦、手機iPad等強光刺激的電子產品。應該盡可能給孩子提供圖畫色彩豐富、造型可愛、內容有益的紙質讀物,比如撕不爛的翻翻書、洞洞書等繪本。
每個寶寶的發育有早有晚,孩子的個性也不同,游戲內容也可以進行穿插玩耍。每次練習的時間和如何引導,需要根據孩子當時的不同狀態和孩子的興趣來引導。
但在和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始終要明白:和孩子玩視覺游戲,并不只是為了讓孩子看。想要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需要將視覺、聽覺、觸覺等多通道的感官訓練相結合,所以家長在訓練視覺發展的時候,千萬不要只做一件事情!
視覺-聽覺:可以讓孩子將不同動物的叫聲和小動物的圖像相匹配,讓嬰兒學習指出相應動物的卡片。
視覺-觸覺:準備一些不同材質的玩具,讓寶寶用手去觸摸并且猜出對應的物品,或者說出觸感,讓孩子去找出對應的物品。
視覺-身體動作領域:讓孩子通過觀察,靠自己身體的能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比如去拿放在桌上的積木、放在凳子下的小車等。
很多家長都覺得一歲以前孩子不會說話不會走,各方面行為能力都很弱,就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互動。其實了解了孩子各階段發育特點,順應孩子的發育情況,就可以“順道”做一些好玩、有益、互動性強的親子游戲。
這些提升視覺能力的小游戲,一起和孩子玩起來吧!
感謝閱讀!
媽媽懶一點,孩子勤一些。我是@懶媽卿晨,懶媽育兒講方法,關注我,分享更多簡單、實用的育兒經驗,實現輕松快樂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