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頭腦風暴法其實就是一種智力激勵法,它是一種通過小型會議的組織形式,讓所有參加在自由愉快、暢所欲言的氣氛中,自由交換想法或點子,并以此激發與會者創意及靈感,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頭腦風暴法經典案例。
一、某醫院頭腦風暴法案例
1、成立質量改進領導小組及相應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護理文書、技術操作、病房管理及感染管理、病人服務滿意度等護理質控督導組。
2、確定議題。根據護理部一科護士長一護士長三級護理管理體系的組織結構特點,找出護理部業務、行政查房及護士長夜查房、周末查房反饋的共性問題、熱點問題等作為會議商討議題,就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風險因素,查找相關因素,對問題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及對策探討
3、護理部每月初將上月質量監控中反饋存在的問題,列舉出來,再次組織抽查,對反復存在的問題,護理部到病區現場調研,聽取意見和建議,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方面分析護理差錯缺陷出現的原因、應對方法及整改措施,臨床護理及管理過程中的護理差錯隱患,討論改進措施與科室護士共同尋找解決辦法,直到該問題解決。同時采取現場數碼相機隨機拍照,將不規范的現象曝光,圖文并茂進行對比,將各病區數據指標量化排序,并制作成幻燈,堅持每月1次全院護理質量通報反饋。
4、分級討論研究。存在問題的科室利用晨會時間,由護士長將問題反饋到每一個護士,讓每位護士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找出發生問題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由護士長記錄備案,時間控制在30min內。護士長將備案的會議記錄反饋到科護士長處,由科護士長召開片區會議,從各科護士長反饋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再次篩選出共 性問題,同時找出分析合理、可行性強的解決辦法應用頭腦風暴方法,進行討論研究。科護士長將各片區討論研究的結果,在每周進行的護理部碰頭會上進行反饋,由護理部根據醫院相關規章制度,立足于各項護理工作 的原則性,討論研究各種方法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最終將結果反饋到科護士長處或通過全院護士長例會進行反饋,同時給出相關建議及意見,由各科室根據護理部建議及意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全而整改。
5、評價方法。 依據 《衛生部醫院管理年評價指南》 及相關要求,自制8 個護理質量量化評分標準進行考核,根據各表質量監控點分值有5分、10分、15 分不等,總分100分,采取護士長夜查房、節假日周末查房、護理部行政查房、科護士長抽查進行評分,取各項平均值得出病區當月護理質量總分,并在次月全院護理質量通報反饋會上,將數據制作成直觀的柱狀圖、餅圖進行反饋,以此評價實施頭腦風暴法后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