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南岸原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間的廟宇群。整座建筑雕梁畫棟,古色古香,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別具特色。自東向西依次坐落著娘娘殿、達摩殿、菩薩殿、玉皇閣、天神殿、藥王殿、雷臺閣等。清代的建筑已被毀,民國時期重建,又毀于文革。現樓閣曲廊為上世紀九十年代所修建。




鳴月閣是一座八角形的四層仿唐木塔,翹檐斗拱,青瓦覆蓋,內有樓梯可登閣瞭望。站在鳴月閣上,看月牙泉四面都是沙山,是一個南北高,中間低的環形洼地,風從東面吹進來,遇到山坡會改變方向,轉而上行,山腳的沙子在風力的作用下也會沿著山梁向山頂飛去,因此沙子不會落到泉里。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月牙泉保持千年不涸,形成沙泉共存的奇觀。




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的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游人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泉邊暢游,都會騁懷神往。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