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看的是一檔《等著我》尋親節目。該節目大都是家長尋找丟失多年的子女,或者是長大的孩子找尋自己失散多年的親生父母,情節催人淚下,讓人唏噓不已。
當晚有一個來自廣西的兄妹倆,尋找自己失散二十一年的大姐。大姐還是個有語言障礙的人,而且身材比較矮小,大約只有一米四。就是這個身材矮小不會講話只會哇啦哇啦打啞語的大姐,卻撐起了他們那個家庭的重任,幾乎擔負起整個家庭的勞務,砍柴打草喂豬供應弟弟上小學、中學、大學。
二十一年前,不會講話善良的大姐盡管已為人母,卻又被萬惡的人販子販賣到他鄉異地,從此音訊皆無。
當尋親希望大門緩緩開啟,大姐從門里小跑出來,姐弟妹三人抱頭痛哭的一瞬間,我已是淚眼滂沱。
三人再次回到主持人旁邊,弟弟和妹妹仍然沉浸在無限傷感當中。而堅強的大姐仍像小時候照顧弟妹那樣呵護著弟弟妹妹,不停地拿紙巾給弟弟妹妹擦拭著眼淚。
當主持人問弟弟此時的感想時,已經淚流滿面的弟弟情緒失控,嚎啕大哭,他說,終于找到了姐姐,要帶著姐姐一起回去到父親的墳前,告慰九泉之下的父親姐姐找到了。
這是父親臨終都未能實現的愿望。對于弟弟,這是一個男人必須應該做的,它飽含著一個家族的團結、榮辱、興衰,甚至是家風、香火的延續和傳承。
主持人說話都哽咽了,鏡頭掃過,看臺上很多人都在擦眼淚。
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我,也早已滿臉淚水。妻揶揄我,說我太多愁善感。
從小生活在城市里干部家庭的妻,她不知道一個生活在農村,而且從小沒有父母,和姐姐相依為命,靠姐姐撫養長大并且資助上學,這種血濃于水的感情;她沒有經歷那種相依為命的苦命歷程,自然無法理解那種刻骨銘心深入骨髓的愛。
這種愛,已經超越了姐弟簡單的親情關系,不客氣地說,可以升華到至高無上的偉大的母愛。
一個人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你很難苛求對方和你有一樣的感同身受。知乎上有句經典: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很多時候,能做到“感同身受”已是實屬不易,況且,“感同身受”四個字有時顯得很蒼白無力。
就好比如別人缺胳膊短腿骨折了,我們看著疼只是自我臆想的感覺,與病人真正的切膚之痛完全無法對等。因為事情沒落在自己身上,不用承受任何疾苦承擔分毫責任,所以,自然無法真正地了解那種痛。妻從小在一個優越的家庭環境生活,所以她很難理解一個苦命的孩子的真正內心世界。
都說知夫莫如妻,雖然和妻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一些生活、飲食習慣和脾性大家都相互很熟悉了,但是在感情的極致深處,妻對我的了解還是存在著盲區。
洗漱完畢躺在床上,內心還是久久難以平復。長姐如母,我的倆個姐姐就像母親一樣,呵護我長大成人。電視節目中的弟弟現在已成為一校之長,他流著淚說的一句話對我觸動很大:“沒有姐姐,就沒有現在的我!”
這句話分量千鈞,我十分理解。我知道,如果沒有我的倆個姐姐,也沒有現在的我。
很多時候,有過想寫倆個姐姐的事情的想法,但是一動筆,不爭氣的眼淚就簌簌流下來。并不是我多么的多愁善感,而是確實有很多刻骨銘心的東西讓我難以下筆。
回想以前吃的苦遭受的磨難,那些無數個吞下屈辱含淚入眠的夜晚,那些姐弟相依為命一起煎熬一分錢掰成兩半的苦逼日子,那些以淚洗面不想任人宰割倔強的眼神... ...隨便想一想都會默默的淚流不止,何況要把它寫出來。
罄筆難書啊!
隨便上網搜索“有姐姐的好處”,竟然近700萬條消息,幾乎都是說姐姐的好。
360上有人說:長大了就知道疼你 這是不能用好處來形容的。知乎上有人說:如果遇到困難,姐姐會給你無私的幫助,這種幫助僅次于父母。還有人說:姐姐如果與你年齡相差大(相差5歲以上),相當于多一個母親。
母親,這是一個神圣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個稱呼。而姐姐,卻無聲地承擔起了這份責任。
長姐如母,這是多么偉大而又深沉的愛才賦予的啊!
長姐如母,這種大愛的精神會讓我永遠銘記那些兄弟姐妹們相依為命艱難困苦度過的日子,讓這份記憶烙上家族的印記,在歷史的長河中,時常拍打我偶爾麻木的靈魂,鞭策我不要忘記。
最后,祝愿廣西的那位命運多舛的大姐,還有我的遠在家鄉的倆個姐姐,以及全天下善良樸實的姐姐們,晚年幸福安康!
以下文章,點擊標題可以直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