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熱播劇《都挺好》中,蘇大強:“我發現現在好多事都想不起來了,但越是以前的事情,倒越記得清楚……”作妖大王蘇大強從開始立遺囑開始,預示著蘇大強開始變好了,而讓蘇大強變好的契機,是因為老友老聶的突然暈倒。
從此,他開始害怕自己會不會有一天突然離開,或者突然出什么意外,所以他把所有的孩子都叫到了一起,把自己的財產分配了一下,其實蘇大強做出這個決定,就是他變好的第一步,他在念遺囑的時候,終于向自己最虧欠的女兒明玉道歉了,而且他還是把遺產留給了蘇明成,因為現在明成是最缺錢的,其實蘇大強認真起來,他一點都不做,他其實什么都知道。
其實在蘇大強決定立遺囑的時候,他的身體就出現了老年癡呆的預警了,他忽然就忘了蘇明成的妻子叫什么,還是在蘇明玉的提醒下他才想起來了,雖然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是卻預示著蘇大強的身體出現了狀況。
蘇大強到底得了什么病呢?答案就是,阿爾茲海默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癡呆癥!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精神障礙等。阿爾茨海默病在臨床上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認知障礙,患者沒有辦法認識自己熟悉的事物以及家人。
著名的記憶研究者埃里克·坎德爾曾說過:記憶是我們的一切,失去記憶,就失去了所有。那么記憶到底是什么?對我們又意味著什么?在《被記憶改造的我們·腦科學的秘密》中為我們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這本書的作者鮑里斯·尼古拉·康拉德,德國神經科學家、記憶培訓師、記憶運動員、講師,就職于荷蘭奈梅亨的唐德斯腦、認知和行為研究所,曾獲世界記憶力錦標賽多項冠軍,也是多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
2012年,他在德國電視二臺《最強大腦》節目中獲得“zui強大腦”稱號,也曾多次代表德國以選手身份參與中國《最強大腦》節目錄制。在這本書中他將引領我們解開記憶的秘密,為我們提供實用的記憶技巧,進而提高我們的記憶力。
我們所知、所能、所回憶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接受信息的能力上。之前看到過一本日本著作《記憶會撒謊》。以日本人的細膩和精細,告訴我們——為什么記憶會撒謊。書中這樣寫到:我們的大腦會編織一些我們愿意的過去,慢慢的時間長了,我們就會覺得這個編織的過去是我們真實經歷過的,然而并非如此。記憶伴隨著我們每一天,但我們并不了解它,那么記憶是什么呢?
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不僅會失去記憶,整個人之前的性格到最后也會全部消失。
文章開篇的蘇大強到后來就是大腦生病了。病癥顯然是艾爾森海默癥,也就是所說的老年癡呆癥。這種病是記憶力減退癥的一種,在現代社會還是比較常見的。
當然記憶力減退癥也是大腦生病了,但是艾爾森海默病本身并不是 確切的診斷,作者認為,有些記憶力是由某種確切的原因引起的,并且可以治愈,但是阿爾森海默癥則不能治愈。
記得之前只在電視中看到劇中的主角一般都是在經歷過巨大的創傷后表現出了失憶癥,對這種病癥感覺很是匪夷所思。在這本書中對失憶癥做了一個詳細的闡述。
這個病癥的概念包含了多種記憶障礙,源自于希臘語,意思是“沒有記憶”。它與“記憶力減退”這個詞不同,純粹失憶癥對短時記憶更沒有影響。比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暫時的失憶,酒后斷片兒。
有時候我會反問自己“為什么要養成一個習慣?”,養成某個習慣,刻意的、用意志力來強迫自己,有時也會有放棄的想法,有時會中斷。比如,每日寫東西,寫著寫著就會因為忙或者當天太累而斷更。養成某個習慣,其實,是想選擇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要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選擇改變舊習慣,養成一個新習慣,是在選擇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通常來說,大家對有氧運動了解比較多,而對后者的了解并不多,其實無氧運動項目也有很多,比如很多的力量訓練都屬于無氧運動,若長時間堅持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那么好的記憶可以訓練嗎?在這本書中作者就為我們詳細闡述了多種記憶訓練方法。雖然大腦不是肌肉,但是我們可以把大腦當做一個由神經細胞組成的網絡系統來訓練,因為它是一個整體。作者認為大腦中只要建立一個新的神經連接,新的神經連接路徑只有通過不斷重復才能最終變成神經高速公路。
作為記憶運動選手和腦研究者,這本書中,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專業的知識和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常識,最主要的是還為我們提供了大量訓練記憶的方法。在這個知識技能更迭迅速的數字智能時代,為我們實現終生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