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俄軍從赫爾松退出之后,俄烏之戰就陷入了僵局,雙方都暫停了大規模的軍事活動。但自從十一月下旬以后,各方似乎就像緩過來了一般,各種新的對峙方式和手段層出不窮,不斷地挑戰著彼此的紅線與底線,而且手段越來越高調,越來越直接。這不,俄羅斯方面就直接對北約亮起了紅線,普京開始大談“核戰爭”。近日,當被問及是否會使用核武器時,普京做出了最新表態。
在公民社會與人權委員會的會議上,普京公開表示,核戰爭的危險逐漸加劇,因為這將是俄羅斯最后的自衛手段。就當前的俄烏局勢來看的話,普京這番話,最起碼有兩點用意是十分明顯的。首先,在言語上做出威脅,警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要再“拱火”了。不要無休止地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特別是進攻性武器,不然,戰爭就有可能升級,甚至是演變成核戰爭。一旦核戰打響的話,那歐洲大陸肯定是無法剩下什么安生之地的,到時候的話,北美大陸或成歐洲人唯一避難所。
其次,這也是在警告烏克蘭,不要妄想著攻擊俄羅斯本土,不然的話,俄軍隨時都可以發動核武反擊,用于自衛。有一說一,普京這次對核戰爭的表態,足以說明核戰爭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這既是一種語言上的威脅,也是一種警示。如果西方國家不想掀起的話,那接下來一段時間里,他們對烏克蘭的支援力度,勢必會大幅減弱。
畢竟,俄羅斯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和現實性,都是存在的。一直以來,俄羅斯就是個核大國,得益于蘇聯留下來的家底,俄軍使用核武器的門檻,估計是全球擁核國家中,最低的那一個。早在蘇聯時期,當時的領導人就開始設想,未來戰爭的主流將是核戰爭,為此,蘇聯當時造出來的核武器,不僅量大,使用起來還方便。雖然到了俄羅斯的時代后,使用核武器的限制提高了不少,但俄羅斯依然成為了,最常使用核武進行“威脅”的國家。
這次俄羅斯在俄烏之戰的一開始,就宣布自己的戰略核力量,已經處于“特別備戰”狀態。除此之外,作為俄羅斯最大同盟的白俄羅斯,在開戰后不久,就修訂了其憲法,準許將核武器部署到白俄羅斯境內。此舉固然有震懾北約之意,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行為,對當前的國際秩序威脅還是比較大的。總而言之,俄軍入境動用核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不過相信普京還是有理智的,不會去動用那些大當量的核武。目前,俄軍現役應該裝備了不少戰術核武器,這種核武器的當量通常都比較少。所以從理論上來說,不排除俄軍在接下來的戰斗中,會使用它對烏軍的某些軍事設施,進行“精準清除”。【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