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實習真的很難找嗎?我悄悄地潛入媒體行業了解了一番...
年關將近,最近不少同學覺得這么咸魚躺下去終歸不是辦法,于是想要尋找一份新聞傳媒相關的實習來歷練和成長自己。
據我觀察,我身邊這些兩只腳踏進社會,尤其是辛苦勞作一整年的傳媒人,這個節骨眼上滿腦子都是:我要放假沒有什么能阻止我放假一切事情都可以年后再說混完這幾天我就可以放假了。
就連今天「騰訊招聘」的推文都已經變成了「過完年后,來騰訊上班吧」這樣赤裸裸的告訴你年前我們不招人了我們準備放假了HR也要休息了年后再來吧。
所以這個階段招實習,就非常容易一腳踩進茫茫海投毫無回應的誤區里。
經過我細致的調研,我發現目前大家對找實習都有這么幾個困惑:那本著禿頭所海底撈人誦佛到西的原則,我已經連續多日和行業內的打工人們保持著密切地關系,尤其是行業內的HR們,幫大家搞來了一些重要的、潛規則式的行業內幕。接下來我們就來掰扯一下「找實習」這件事,希望能幫助大家年后一舉找到心儀的實習甚至是工作。
一般而言,新傳類實習可以在兩個地方找,一個是新傳實習匯總類的微博和公眾號,諸如「實習僧、新聞實習生、每天都有新實習、傳播類實習店小二、傳媒娛樂實習生、媒體招聘信息、500強實習、娛樂圈招聘、廣告圈hr等」;
還有一種即互聯網大廠的官方招聘平臺,建議大家在微信里直接搜索「騰訊招聘、嗶哩嗶哩招聘、阿里招聘、字節跳動招聘、京東招聘、網易招聘等」像「新聞實習生、刺猬實習校招」這類匯總類公眾平臺上的實習往往是直接由你的直系領導、同崗位即將離職的實習生(找繼任)、團隊直接負責人發布,是項目組而非是公司招人。比如大家簡單的翻閱一下這些賬號的微博就會發現諸如「奧美奔馳組、芭莎電影組、愛德曼公關母嬰組等等」特點是急招、需要盡快到崗、往往不需要經過多輪繁瑣的筆試和面試,條件符合且優秀者常常可以立刻入職。并且由于直接和項目團隊對接,因此會有非常清晰的日常工作指向,不太可能出現入職之后無所事事的情況。但同時由于「急」,所以對實習生的綜合素質也有較高的要求,畢竟團隊負責人是希望你來打工,而不是來學習的。因而我建議有一定實習經驗、符合他們提出的諸多要求、社會適應性較強、擅長團隊合作的兄弟姐妹們用力戳這類實習,會非常適合你。各大互聯網大廠也是常年開放實習生招聘,只要順著他們的公眾號點進網頁里即可找到實習申請。一般互聯網大廠的實習高峰在「寒暑假實習」,春秋季實習也有,其實這些大廠時時刻刻都缺實習生,所以在競爭不激烈的春秋季,只要簡歷還看得過去,面試表現相對優秀,即使沒有經驗也有找到一份實習的可能:大廠更看重跨學科,畢竟現在互聯網都需要復合型人才。
但這類實習的特點在于「包容度大」,但可能面臨2輪以上的面試,包括筆試;不一定會有直屬部分,可能會在拿到offer后再進行分配。寒暑假最尷尬的地方就在于去北上廣這種有大廠傳媒行業發達的地方就意味著需要承擔極高的生活成本。如果想兼顧實習和生活成本的話,你還有第三個選擇:地方廣電和地方報業。地方廣電也分為強勢地方如湖南、江蘇、浙江和一般地方如四川、青海等我國廣大省份。大家找這類實習的時候先確定你是要去省廣電還是市廣電還是縣級融媒體,確定之后請大家先直面一下社會黑暗:如果能找人有關系的可以考慮動員一些父母積累的人脈了,中國體制內找個實習真的是小事情。如果確實找不到,那就要關注這些廣電的網站,一般也會在年后放出一些實習崗位,但正常情況下時間不定、且崗位有限。任何地方的廣電都有幾個典型特點:免費勞力不給實習費,甚至無理如湖南衛視還需要倒貼管理費;可能存在上班喝茶玩手機坐辦公室無法融入大家的尷尬情況;可能你會發現自己學的東西完全用不上廣電里真的都是老一套;可能你會每天奔波于雞毛蒜皮的小事;可能會澆滅你的新聞理想。但不是說廣電不好,咱們都學過場域,受制于體制它肯定有一點弊端;但目前廣電融媒體發展的當下,廣電也是急需人才的,因此倘若你能在廣電很好的完成工作并且做出一點點成績,也是有非常大的空間與潛力的。以上,就是和新聞傳播相關的三類實習,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第一類可遇不可求,遇上合適的抓緊沖;第二類保守穩健,建議海投;第三類人情復雜,建議多方考量。最棘手的問題來了,很多同學都在問:我本科不是新傳,沒有專業相關知識、也幾乎沒有相關經歷,唯一能和新傳扯上點關系的就是:曾經備考新聞傳播研究生5個月——這要怎么辦呢?我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大廠和廣電看學校、廣告公關等傳媒類公司看相關技術、傳統媒體看文字功底和攝影技術、新媒體公司看經驗和能力——真不怎么看專業,因為沒有人會讓你背一段傳播學四大奠基人生平。“網傳我們是算法篩簡歷,非985211直接篩掉——算法是算法,但也不是這么死板的算法。學校是一道門檻,但是如果識別出比較優秀的簡歷還是會送到我們手上進行二次篩選的。而且你知道我們店大人多,僅靠簡歷有的時候會漏掉很多人才的,所以在春招秋招和寒暑假實習期,我們一般會給絕大部分的簡歷都發筆試邀請,真正決定性的一輪并不是簡歷,而是筆試。
筆試都是邏輯類、生活類題目,和跨不跨考也沒啥關系。所以說真的,我們是不怎么在乎專業的。畢竟能同時兼顧多個專業多種技能的優秀人才,才是我們要的人。
我們知道很多實習生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的,很正常。我們都有非常完整的人才培養方案——但主要還是對春招秋招的新員工開放,實習生流動性大一些,所以只會簡單培訓。因此我們比較看重實習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態度等。但技能崗位比如設計、算法之類的是需要看技能和經驗的。”“我們單位?還有人要來我們單位啊?先說一句沒有錢啊!實習生一分錢都沒有的,遇到好領導比如我,跑活動的車馬費會給你,遇到不好的領導連車馬費都沒有。轉正難,要考試,想要編制,白日做夢。進我們單位是不難的,統一筆試寫的能看就行了,去年是考寫個消息。我上次看你上課的ppt,那些東西足夠了,那都是我們現在還在學的東西,懂的多肯定更好,但最起碼文筆不能太拉垮。
我們比較在意學校,但不是決定性因素,跨專業也沒問題,只要筆試能過就行。有經驗肯定是最好,但實習都是學生嘛,所以我們也比較關注校園實踐。不過你也要提醒你的小朋友們,想進黨媒政治覺悟一定要高。之前我面了一個姑娘,為了體現出她的政治素養,和我說天天在宿舍聽紅歌,還當場唱了一段。我要了沒?當然要啊!這么有趣的姑娘,為辦公室帶來多少歡聲笑語。”
然后,我又和一位新媒體MCN公司的項目主管聊了聊。“我就想要有經驗有能力上手快的人。我得為我們這個小組的業績負責呀,大家都要賺錢買包的,肯定是效率第一。其實有經驗也不一定要是工作經驗,只要是接觸過相關內容就行了。因為我們比較習慣于一個人獨立的處理一整套流程,所以有經驗意味著他有成熟的工作思維,知道如何面對各種問題。
給你舉個例子,比如我現在要策劃一個活動,宣傳文稿這種小事就要交給實習生。所以我就希望我的實習生第一熟悉我們宣傳文案的風格調性、其次了解整個活動的性質和宣傳側重點、最后能根據我們給的關鍵詞獨立做出一個半成品。我需要活動邀請kol的名單,她能一小時內幫我羅列出來;我需要各平臺相關推廣賬號,她能幫我做成表格——你說實習生都是做打雜工作的,確實是。但你說這些工作隨便給個人就能做嗎?也確實很多人是無法勝任的。而一旦你做了,做好了,我就會考慮你要不要留下來。我們公司就是個跳板,給你機會、平臺、人脈、經驗——未來你可以去更大的平臺,但去大廠做更難的工作前,我這里的工作就是一次考驗。”
學的快、機靈、對互聯網非常熟悉、多重技能一個人能獨當一面,我很看重這些。很難?能做到的大有人在,姐妹,人外有人。最后,我作為一個剛剛起步的小工作室,一個創業小團隊禿頭所的負責人,也和大家聊幾句我的看法。
學歷、能力、經驗、技能這些都很重要,但上面幾位朋友沒有說到的一點是「交流與溝通」能力。傳媒是典型的對外行業,我和班班也常常將我們的工作定義為服務業。其實這都意味著與人交往、與人交流是工作中的核心環節。因此能不能在適當的場合進行恰合時宜的交流、能不能進行高效的交流、能不能做出對方期待的回應、能不能在尷尬的時候適當的活躍氣氛、能不能把個人情緒與工作有效的分開,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標準。所以在各位面試的時候,在各位與同事相處的時候,很多時候你的一言一行、你的禮貌、你的態度——這些都會最后體現你的錄取與否、留用與否中:就像一句很經典的雞湯里說的,你永遠不知道面試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畢竟在各位作為實習生的時候,還不能恃才傲物的時候,謙虛、禮貌、嚴謹、溫和、不卑不亢:這些都是非常重要且珍貴的品質,有的時候比專業、學校更重要。1、郵件請一定要用「名字+學校+到崗時間+聯系方式」命名,方便hr聯系。2、簡歷也必須命名成「名字+聯系方式」,千萬不要寫成「最終版」「投騰訊版」——很尷尬的。簡歷附件保存成pdf格式,最好也以圖片形式插在郵件正文中,以防有些HR的郵箱會存在附件丟失的情況。3、正文最好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并說明你為什么可以勝任這份工作,能讓hr快速的了解你。4、面試的時候不要穿全套西裝不要穿全套西裝!真的會穿出賣保險的氣質——建議大家穿得體的私服,比如大衣、毛衣、衛衣等。標準就是:你媽覺得你好看,你就可以去面試了。5、在面試前請一定要進行相關資料的搜索,如果是傳統媒體,他們的風格偏向、他們的核心板塊是什么;如果是新媒體,他們的文章調性,他們的主要平臺,他們的目標受眾群像,他們的選題風格;如果是本地媒體,他們的內容方向、本地的信息咨詢、城市范圍內的競爭對手;如果是廣告公司,他們過往的作品;如果是影視公司,他們合作的明星、過往的作品、外界的評價、未來的安排等——總而言之做好調查是非常非常關鍵的,即能不斷的判斷你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也是在為面試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做打算。6、面試一定一定一定要有禮貌,并不建議直截了當的詢問工資,對工資的問法可以委婉一些。不要做賺錢的美夢,可能要做好倒貼的準備;做好沒什么重要內容,實際打雜的心理準備;年底,要做好過年加班或者超級忙的準備;做好對新聞行業失去熱情的心理準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