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日本導演北野武桀驁不馴,與母親的關系勢如水火。當母親95歲去世那年,他原本打算在葬禮上講一個笑話:“請幫我把那家伙烤三分熟。”可話還沒出口,他就當著親友與媒體的面放聲痛哭起來。
北野武是個天才,也是個怪才,他曾開創了獨樹一幟的暴力美學。
在他的電影里,暴力與溫柔并存,毒舌與深情共處,讓人不自覺地沉淪,其代表作包括《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電影。
然而讓北野武一步一步成長為天才的背后,一個讓北野武“記恨”了大半輩子的人,卻有著莫大的功勞,這個人就是他的母親。
1947年,北野武出生在東京一個貧民窟,父親是油漆工,窩囊且嗜酒如命。
母親不同于那些傳統且溫柔的日本女人,她曾出生名門望族,后家道中落才嫁給了北野武的父親,是一個十分強勢且控制欲極強的人。
因為看不起北野武的父親,母親要求家里的四個孩子都要跟著她姓“北野”。作為家里最小的孩子,北野武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嚴格管教,動輒就要挨打。
有一次,北野武被打后問母親:“為什么要在40歲的時候生下他,讓他痛苦。”母親冷冷地回答說:“因為沒錢打.胎,所以不得不生下你這個壞家伙。”
從那以后,北野武就生出了一顆“叛逆心”,事事都想和母親“對著干”。
母親想讓他去上英語和書法的補習班,他就偷偷逃學,一心只想著打棒球。在北野武的記憶中,他和母親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較量是從一副棒球手套開始的。
那時候,鄰居家的阿姨見他十分喜歡打棒球卻一直沒有一副棒球手套,就在他生日這天送了他一副,但因為母親不許他打棒球,自然也不允許他擁有一副棒球手套。
因此北野武將手套用塑料袋裝起來,偷偷埋在了銀杏樹下,每次打棒球的時候才悄悄拿出來。
然而有一天,北野武打開裝手套的塑料袋時卻發現,里面沒有了棒球手套,取而代之的是一摞學習資料。
從那以后,他更加厭惡學習,即使后來他考上了明治大學工學院,卻仍然選擇了退學,離開家外出打工自己賺生活費,并把這當作他對母親的“反抗”。
母親得知北野武退學打工后,氣惱得不行,她擲地有聲地對北野武說:“你走了就別再給我回來,從今天起,我不再是你媽,你也不再是我兒子。”彼時的北野武還堅信這是自己自立自強的開始。
然而沒過多久他的斗志就被湮滅了,每天渾渾噩噩地找不到工作,連房租都交不起,一不小心還拖欠了半年的房租。
直到有一天,房東找上門來,北野武以為他是來催交房租的害怕地跪在地上,然而房東卻告訴他:“你以為你為什么能在這兒住這么久?是因為從你來的那一天起,你母親就找到了我,說一旦你欠了房租,就讓我去找她拿,這半年的房租都是她幫你繳的,你好好想想吧。”
后來,北野武做起了藝人。母親知道后,只說了一句話:“掙不到錢,你到時候來找我可一分錢都沒有。”北野武下定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讓母親好好看看。
終于當他上電視成名,酬勞上百萬后,她接到了母親的電話,溫柔地問他最近是不是賺到錢啦,然而還不等他感動母親的溫柔時,就聽見她冷冷地說:“既然賺到錢了,那就每個月給我30萬零花錢吧。”
從那以后,每個月母親都會準時打電話來向北野武要錢,月月如此,即使是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個月,也不曾落下。
這也導致母子倆之間除了金錢,再也沒有別的往來。對北野武來說,母親就像一只“貪婪的吸血鬼”。多年來,他甚至連家都很少回。
母親去世的時候,姐姐交給北野武一個袋子,然而當他打開看到袋子里的東西時,卻淚流滿面。
那是一張存折和一封信,存折上有近千萬日元,從1976年4月第一筆30萬元起,他給母親的每一筆錢母親全部存了起來,一分也沒有花過。至于信,則是母親的字跡:
武兒:
在這幾個兒女當中,我最擔憂的就是你。你從小就不喜歡念書,又亂花錢,對朋友太慷慨。當你說要去東京打拼時,我就很擔心你會變成一個落魄的窮光蛋,因此我每月從不間斷地要你寄錢回家,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賺更多的錢,另一方面也為了替你儲蓄。
你給我的錢,我一毛都沒有花,你大哥一家把我養得好好地。你的錢就是你的錢,現在就拿去好好利用吧!
看到這,北野武痛苦不已。此時此刻,當他以為自己終于在這場和母親的對抗中取得勝利的時候,他恍然發現,原來自己竟輸得一敗涂地!
母親雖然是個強勢又不講理的人,但在她那顆控制欲極強下的心里,點點滴滴都是對兒子的愛,她用自己的方式始終激勵和保護著北野武。
回想起曾經和他一起長大的那些玩伴們,現在不是車夫就是黑道混混,要說自己和他們有什么不一樣,那便只有母親。如果不是在和母親“日復一日”的對抗中,不是想著要出人頭地讓母親看看,北野武也未必能成為今天的他。
我們常說:“愛之深,責之切!”,正是在母親一鞭又一鞭地鞭策下,北野武才得以茁壯成長起來。
然而遺憾的是,直到母親去世,他才終于看清了母親的愛,可惜卻已為時晚矣。
作為知名導演,北野武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一聲智慧濃縮到了這本《北野武的深夜物語》中,字字句句全是給年輕人的真心話,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