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批]治氣逆胸腹不快。
烏藥專入胃、腎,兼入脾、肺、膀胱。辛溫香竄。書載上入脾、肺,下通腎經,如中風、中氣,膀胱冷結,小便頻數,反胃吐食,泄瀉霍亂,女人血氣凝滯,小兒蛔,外而瘡癤疥癘,并凡一切病之屬于氣逆而見胸腹不快者,皆宜用此。許學士云:暴怒傷陽,暴喜傷陰,憂愁不已,氣多厥逆,往往得中氣之癥,不可作中風治。
時珍曰:《局方》治中風中氣諸癥,同烏藥順氣散者,先疏其氣,氣順則風散也。嚴用和《濟生方》治七情郁結,上氣喘急,用四磨湯者,降中兼升,瀉中兼補也。其方以人參、烏藥、沉香、檳榔各磨濃汁七分,合煎,細細咽之。
朱氏《集驗方》治虛寒小便頻數,縮泉丸用炒益智子等分為丸服者,取其通陽明少陰經也。功與木香、香附同為一類,但木香苦溫,入脾爽滯,每于食積則宜;香附辛苦,入肝膽二經,開郁散結,每于憂郁則妙;此則逆邪橫胸,無處不達,故用以為胸腹逆邪要藥耳。氣行則風自散,故不須治風。若氣虛內熱而見胸膈不快者,非其所宜。烏藥止可以除冷氣。
《本草思辨錄》:
烏藥色黑味辛,氣溫而香,其主膀胱腎間冷氣攻沖背膂宜矣。而寇宗奭謂與沉香同磨作湯
點服,治胸腹冷氣甚穩當者何故?蓋其根如車轂紋橫生,非降亦非升,故凡病之屬氣而涉寒者皆可治。所謂空通者轉氣機也。縮泉丸治小便頻數,溫腎固氣,惟恃益智、山藥,佐烏藥則以散冷氣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