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這樣煙雨中撐油紙傘的畫面,在多年前的江南生活中時常可見。小小油紙傘,曾以獨特的魅力,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如今,油紙傘不僅僅可以遮雨,而且已成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了。
“金溪斗笠甲路傘。”江西省婺源縣賦春鎮甲路村有著悠久的制傘歷史,是江南傳統工藝紙傘發源地之一。這里至今仍保留著傳統手工制傘工藝,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又開發出以絲綢等材質為傘面的甲路傘。
甲路傘古樸、輕巧,看似結構簡單,但要制作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選好材料——竹子、皮紙、桐油、絲綢……最關鍵的是用來制作傘骨的竹子。竹子質地堅硬極富有彈性,不易折斷,環保,是制作甲路傘骨架所必需的。接下來,經過鋸竹、刮青、平頭、劈骨、鋸槽、削骨、排傘骨、穿傘、糊傘、繪畫等數十道工序,一把甲路傘方可制作完成。
紙(綢)為面,竹為骨,繪以栩栩如生的花鳥、姿態優雅的仕女……每把甲路傘都凝聚著無數工人的心血,凝結著設計者的現代時尚創意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制作紙傘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削竹做傘骨、傘柄等,再鉆孔、拼架、穿線、串聯傘柄和傘頭,這樣傘架就成型了。竹子需要事先浸泡一段時間,以減少糖分,確保竹制傘架經久耐用。
由于竹子易遭蟲蛀、易發生霉變,制作好的傘架需要經嚴格的高溫蒸煮后,在太陽下暴曬。
在曬好的傘架上,工人先繞3~4圈邊線,再用膠裱上五顏六色的棉紙或絲綢,做好傘面。為確保傘面邊緣牢固、美觀,工人在修邊時不敢有絲毫馬虎。
每個制傘作坊或車間都有專門的質檢員,他們大多經驗豐富。固定好傘邊緣與傘頭后,質檢員認真查看裝裱質量,確保此前的每一步驟都符合標準。
太陽下,工人在上桐油。桐油可在傘表面形成一種保護膜,具有防水、防腐的效果。刷好桐油后,將傘晾干待用。
在甲路村的一些作坊里,經常可以看到放假在家的孩子幫忙制作傘。圖中的女孩在為一把絲綢傘面的甲路傘穿花線,即把各種顏色的花線依次穿到事先已經打好孔的傘骨上去。
為保證甲路傘整體美觀、大方,工人根據傘面顏色開始刷漆上色。刷漆一共要刷兩遍,先把傘收納好,然后用夾子夾一遍收納得不好的傘面,防止它粘上油漆。
制傘作坊或車間里有專業畫師負責在傘面上繪畫,為甲路傘進行最后的“美容”。在專業畫師的筆下,清新淡雅的桃花、清幽高潔的菊花、秀麗俊美的山水……一幅幅意境優美的國畫躍然傘面上。
各道工序經檢驗合格后,成品甲路傘方可出廠入店,供消費者選擇。
圖文原創作者:王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