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沒有空調(diào)和電扇的夏天
劉述濤
近些日子,時不時聽到一些年輕人,坐在空調(diào)房里,吹著電扇,舔著冰淇淋,吃著冰鎮(zhèn)西瓜,還大喊,熱,他媽的太熱了,這鬼天氣是不是要熱死人啦。我就在想,他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沒有真正在太陽底下,頂著烈日曬過,也沒有真正像環(huán)衛(wèi)工人那樣,冒著酷暑還在太陽底下清掃。
自然,他們更沒有經(jīng)歷過那沒有空調(diào),沒有電扇,只有一把大蒲扇,一張大竹床的夏天。那樣的夏天,才真正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相處,才真正是屬于我們那個年紀(jì)的人的夏天。
我們的夏天,從放暑假的第一天開始。父母在放假之前就交待好了,這個夏天,要賺到自己的學(xué)費(fèi),除了割早柴,還必須得糊火柴盒。割早柴是為家里省錢,不用買柴火,糊火柴是為家里增收,可以解決學(xué)費(fèi),還可以增加伙食費(fèi),自然,還可以有點(diǎn)零花錢,讓你去買根冰棒或者是跑到街上喝碗涼粉。
冰棒最普通的,就是水和點(diǎn)糖精做的五分錢一根的冰棒。好吃的是雪糕,有綠豆的,也有奶油的,還有巧克力的,那可要一毛五一支,平時哪有這錢。
想要吃到好的,就得多糊火柴,我不喜歡糊火柴,我喜歡割早柴,割早柴是一大清早,天還沒有亮,人們就起來了,有時候家里有殘飯,還可以炒碗油鹽飯吃著去。現(xiàn)在的人很少做油鹽飯了,大多數(shù)的人也沒有吃過油鹽飯。在我們小的時候,除了油鹽飯,還用醬油拌飯。不管是什么拌,一碗純米飯,加點(diǎn)醬油,或是加點(diǎn)芝麻油,那就幸福得不了,覺得這是人間最好的美味。我現(xiàn)在仍記得,小時候就一碗糖水,我和堂姐坐在門檻上,你一調(diào)羹,我一調(diào)羹的慢慢吃,一個下午都沉浸在這碗糖水營造出來的幸福感之中。
割早柴除了人累點(diǎn),但可以洗冷水澡,在南坪的陂腦上洗冷水澡,那是再舒服不過的事情,把柴一放,也不管一身的熱汗還在往處冒,就往水里跳。這時候如果遇上大人,大人就會大喊大叫,你要洗也休息一下再洗,這么洗抽筋就會要命。好在,這幾年,無知無畏,也沒有哪位抽筋溺水,倒是最近這些年老聽說有年輕的小伙子在南坪陂腦上溺水而亡,不知道是不是現(xiàn)在的人缺乏鍛煉,缺少像我們這樣的身體和體力,還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在面對深水區(qū)時表現(xiàn)出來的無知與慌亂,缺乏我們這一代人面對危險時的沉著與勇氣。
一個在泉江河邊上長大的孩子,對于游泳都是無師自通。那年代的孩子不像現(xiàn)在的孩子嬌貴,一到夏天,自己抱著一塊木板就下了河,爹娘也不會管,見了挺多罵幾句,別讓落水鬼把你找去了。可我們總是上河浸死人,下河又游上了,都是如此,才不會覺得有什么可怕。
夏天的泉江河里,除了我們游來游去的孩子大人之外,還有些竹排和炸魚的人。一個炸響起,一群人都奔去,誰撈到就是誰的,這些年的夏天,每戶人家里吃得最多的就是河魚,特別是藥大河的時候,一大早,有人騎著自行車,沿著四里街大喊,撈魚伊,撈魚伊。那些睡在馬路邊上,竹床上的人是第一個跳起來,有網(wǎng)的拿網(wǎng),沒有網(wǎng)拿家里撈飯的竹撈就往河里奔去。
到了河邊,一河全都是撈魚的大人、老人和孩子!
夏天除了撈魚,在大街上,還有賣汽水,賣涼粉的,賣冰水的,賣涼茶的。冰水用保溫桶裝著,五分錢一碗,一口下去,涼到腳趾上。涼茶,孩子們看不上,看得上涼茶的大多是那些賣了柴或者賣了米的農(nóng)民,他們走到賣涼茶的人面前,掏出二分錢的硬幣,拿起一杯涼茶,一口就喝個干凈,擦下嘴巴說,還是不夠涼。賣涼茶的不高興了,不夠涼,喝井水去。
井水在夏天自然也成了好東西,家里難得買個西瓜,都得用井水泡上半天,才切開來吃。
夏天的傍晚,賣涼粉的挑著涼粉一路大喊,涼粉、賣涼粉。
還有賣“霉煙”的,也會挑著霉煙一路大喊,霉煙、霉煙。霉煙不是抽的煙,而是用艾葉制作熏蚊子的一種煙。霉煙用草紙搓成一根一根,有一尺多長。一根霉煙可以燃一個晚上,把一間房間的蚊子給熏跑掉。賣霉煙的挑著一擔(dān)霉煙,一路走一路賣,通常走到陽關(guān)橋,這一擔(dān)霉煙也就賣沒了。
睡在房外竹床上的人,是不用霉煙,而是用蚊香,那時候縣里有了一個生根牌蚊香廠,蚊香用斤秤,一斤蚊香可以用好久。
自然,蚊香的出現(xiàn),讓霉煙的生意慘淡,當(dāng)霉煙徹底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的時候,街上開始有人賣啤酒了,有人喝過一回啤酒,就在人面前顯擺,說是一股子馬尿味,一邊喝一邊搖,就一直有酒冒出來。有人聽了,覺得世界上竟然有這么神奇的酒,可以一直喝一直搖,還喝不完,就不相信,覺得一定要買來喝一喝,一喝才知不是這么一回事,還老愛打嗝,一個嗝出來,還是一股子馬尿味。
慢慢的,有些農(nóng)民賣了柴,也不喝大碗茶了,改成喝啤酒了,兩個人站著,一人一瓶的對著吹,因?yàn)槠孔右沐X,不能夠帶回家。要帶回家,就得算瓶子的錢。買啤酒的就都有一種上當(dāng)受騙的感覺,說哪里有一個瓶子也算錢的道理,可又想喝,于是只能夠站在店內(nèi),喝著啤酒,就把一個夏天給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