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多年,筆者在照明和燈具行業看到過太多的相關誤解。比如,家里的燈具越亮越好、LED燈的燈光效果最好、無主燈設計不夠亮、客廳一定要裝主燈……等等很多的誤區。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最為常見的誤區:瓦數越高,燈具就越亮!
不得不說,在白熾燈時代,這種說法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大家在選燈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關注燈泡的瓦數,認為瓦數越高,燈越亮。但隨著節能燈和LED燈的盛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LED和OLED會全面取代節能燈),這種說法已經慢慢減少。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瓦數越高,消耗的電力也就越大,越費電。
各種照明燈泡
而相同的亮度,白熾燈消耗的電力是LED燈的7倍左右,也就是說小功率的LED燈就能達到大功率白熾燈的亮度,所以LED燈更加節能省電。在相同亮度的前提下,瓦數最低的是LED燈,接下來是節能燈,最后是白熾燈。雖然LED的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壽命長,節能環保,應用的更加廣泛。
那么既然用瓦數來判斷亮度已經不能滿足需求,那么應該用什么來判斷呢?科學的判斷依據是流明值。
光通量的單位:流明
流明(lm)就是光通量的單位,代表發光亮度,流明值越大,亮度也就越大。一般燈具的包裝上也會標注數值,可以直接的判斷哪個更亮。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發光效率”這個詞,發光效率是指光源每消耗1W電所輸出的光通量,單位是lm/W。發光效率越高,也就表示同樣亮度的情況下,需要的瓦數少,消耗的電就少,更節能。
這里,筆者再著重科普一下光通量:這個詞的由來其實是基于蠟燭光,在英制單位中,1 英尺燭光等于1 流明每平方英尺(lm/ft?)一個全方向的點光源在1 燭光時發出的總光通量為12.57 流明。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光源不同光通量也不同。同種光源功率不同光通量也不同。
上圖左邊為40W的白熾燈,約為485lm,右側則為40W汞燈,流明值卻達到了1400lm。
相同的空間,100W功率普通白熾燈泡和60W功率相比,100W的光通量(1520lm)為60W(810lm)的近2倍。
燈具使用說明書
所以即使我們選擇了節能燈,也不一定是既明亮,又省電的。我們需要關注它的發光效率,同樣瓦數的不同品牌的燈泡,發光效率不同,亮度就大不一樣。
總結以上觀點就是,評判燈泡亮度,瓦數只是參考值,需要看它的流明值,或是發光效率。只有當我們能看懂燈具包裝資料后,我們才能少花冤枉錢!
文:孫氏照明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