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術業(yè)有專攻!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自己不熟悉不擅長的事情時,找專業(yè)的人幫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這也不是百分百的,因為有時候可能會遇到“偽專家”,從而被對方套路而得不償失,特別是在古董界,若是不小心遇到“偽鑒定專家”,那么手中的真物件也可能變成了假的,就像下面這對悲催的兄弟倆一樣!
近幾年隨著電視上文物鑒賞鑒寶類節(jié)目的播出,很多手中有文物古董的朋友都蠢蠢欲動的想上去讓專家給看兩眼,聽聽權威專家的評估意見。這不,河南一對朱姓兄弟就是其中一例。當時,這兩人帶著祖宗傳下的《嵩陽漢柏圖》字畫從老家出發(fā)了。本來,兄弟倆都聽老輩人講過,說這幅畫很值錢,不過那會兄弟倆只當是開玩笑,也沒太當真,所以就想讓節(jié)目組的專家給鑒定下。
興致勃勃的兩兄弟趕至現(xiàn)場后,很巧的碰到一位古畫鑒定大師劉巖,這位專家看了兄弟倆的畫后一聲不吭,眉頭皺的緊緊的。一直小心觀察著劉巖的兄弟倆,看到這個表情,心里一咯噔“難道是假畫?不值錢?”。略一沉吟,劉巖表示兄弟倆的這畫確實很有年代感,不過是仿照的,也就是贗品。接著,劉巖又對兄弟倆說“既然大老遠來了,畫質也不錯,周轉倒騰一下也能賣個十萬塊錢吧!”
兄弟倆本來聽到劉巖說畫是贗品時就已經(jīng)六神無主,心里有點失望,后來聽說贗品也能賣十萬就又高興了。于是,十多天后就找到了買家,以17萬的低價轉讓了。那時,兄弟倆心中對劉巖相當感激,臨走前還送了禮品。然而一年后,兄弟后的心情得有點復雜了。因為倆人從電視上看到一則拍賣新聞,講的就是北京保利公司拍賣了一幅和他們當初出手的《嵩陽漢柏圖》一樣的畫,價值8700萬!
倆兄弟感覺自己被騙了,就又找到齊巖。不過劉巖表示這種情況很尋常,還說最后商家能賣出那樣的高價是宣傳炒作。可是對于劉巖這套說辭,兄弟倆不愿相信,于是一氣之下把劉巖告上了法庭,希望法院能幫著主持公道。可是這無憑無據(jù)無證的事情,法院也不能全憑個人感情或者猜測來斷案。故而最后這件事還是不了了之,倆兄弟也只能咽下這個悶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