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書記載,山西省襄汾縣古稱“汾城”,幾千年前這里就有了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到商周時期就更是了不得了,直接被選作了都城。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襄汾縣城東邊的陶寺村,別看小村明面上和其他村子沒什么區別,村民們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在那看不見的地下卻埋藏著價值連城的寶貝……
據傳,陶寺村村民種田時常常能從地下翻出來一些陶片、瓦罐之類的東西。淳樸樸實的村民對這些碎瓷片也不感興趣,所以都沒當回事。直到后來村子里來了群陌生人,他們有事沒事的時候就在田里頭瞎晃悠,還稱自己是做地質勘探的。剛開始村民也沒懷疑,直到發現一個個黑咕隆咚的洞,這才明白被盜墓賊人給懵逼了,所以趕緊通知了文物部門。
2014年,山西考古隊開始對陶寺村北 24萬平米的農田進行勘測。結果果然讓人驚喜,地下共發現1283座古墓,其中還有5個大型的車馬坑。只是考古隊來得晚了點,其中兩座春秋時期的大墓已經被盜墓者破壞,但專家也不是沒有一點收獲。從這兩座古墓中出土了青銅器、玉器等100多件文物,其中一墓中還有具保存完好的女尸,經X光檢查,女尸腹部還有個胎兒,疑似死于難產。
從墓葬的規格和方位及出土的文物價值來判斷,墓主的身份很高,應該是一處周朝姬姓的貴族墓地。專家解釋說,周朝時期,姬姓貴族下葬時,尸身必須南北放置。而陶寺村這里的大型墓葬也基本上延續了這一制度,尸體都是頭向北,和姬姓貴族墓葬葬制一樣。所以,專家認為墓主應該是周朝分封到此處的貴族。
因陶寺北墓地諸多,考古家從2014年到2018年,用了四年時間一直在挖掘清理,期間清理出古墓1000多座。不過考古家認為,他們現在清理出的古墓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古墓未被清理。從一次勘探中,專家從一處只有5600平米的探方中就有230座古墓,按這個比例算下來,陶寺村的古墓總數可能有10000座。
目前,考古家已經向有關部門遞交了報告申請,希望能在幾年內將這些陶寺北墓地古墓全部清理挖掘。某考古隊員也表示:面對這樣的大工程,想想就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