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生長期中,從幼齡期(幼樹)、結果初期(剛掛果)、結果中期以及盛果期(成年樹)、衰老期,都需要養分供應,許多果農都認為,在幼樹和剛掛果的樹,只用基肥或者有機肥、復合肥就行,水溶肥只有在成年樹掛果期間使用最好,一些果農再果實采摘后也不再使用水溶肥料,
其實,這是錯誤的!
不管是幼齡期、結果初期,還是在果實采摘后,都需要使用水溶肥的!
幼齡期(幼樹)
幼齡期果樹主要是發展樹冠和擴大根系,以充分積累樹體養分。這一時期雖然生長量不大,需肥量也不多,但對肥料十分敏感。
如果這個階段營養不良,即使以后加倍施肥,也難以彌補。施足磷肥、適當配施氮肥和鉀肥是果樹早結果、早豐產的關鍵措施之一,同時也要在掛果之前,穩定樹勢和根系,也要多補充腐殖酸類肥料和微生物菌肥,為以后掛果打造良好的基礎!
結果初期(剛掛果)
未結果或進入初結果期,由于根冠不斷擴大,要保持較旺盛的營養生長,氮肥應占較大的比重。這一時期要繼續擴大樹冠和促進花芽分化,所以應在施氮肥的基礎上增施磷、鉀肥,在剛掛果的果樹,也要補充適量的硼肥、磷肥以及中微量元素,以促進以后的花芽分化。
同時也要調理土壤,改良根系微生物系統,養根護根。
果實采后
果樹在結果期間需要大量的磷、鉀、硼等元素,而果實采摘后,這些營養元素因為被果實大量帶走,如果不使用水溶肥進行快速恢復樹勢,肯定影響來年的產量與品質,或者出現果樹大小年現象,果實采后肥也被稱作是“月子肥”!
例如櫻桃的花芽分化影響最大階段就是在采后的1-2個月內,葡萄施用“月子肥”最佳時間是采收后10天。尤其是在果實豐產、樹體負荷很大的情況下,如果不及時施肥,根系營養跟不上,不僅不再生長新根,還會嚴重影響果樹的后期發育與明年春季發根,以及來年的發芽分化與產量。
斷根施肥是在主枝更新或秋季開溝施肥時要對根系進行有目的的斷根修剪,使老根“復活”生成新根,增加吸收根的數量來建立一個龐大的根系群,為來年豐產奠定良好基礎。而被剪斷的根系,處于淺層土壤,不會影響樹體正常生長,反而能夠促生更多新根。
不可否認,斷根施肥是大多數基肥使用的最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根系具有向水向肥性的特點,所以在開溝施肥的季節也是根系生長的最佳時期,但是,被斬的切口附近土壤需要重新理化,根系愈合后再萌生,而這些過程都需要營養和時間。這段時期的生長發育很容易出現營養缺素現象,所以斷根施肥也有很大的弊端,追肥時不如滴灌、澆灌追肥。
溫馨提示
而部分果樹,如果根系在同一土壤范圍內連年斷根,會出現重茬障礙,所以開溝施肥,盡量避免不要斷根,或者開溝不重復同一位置,或者盡量一次性多施,然后隔年隔行輪換,這樣才能保證足夠量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長。
果樹生長期必須施肥的四個階段,幼齡期、結果初期、結果中期、盛果期。當然,基肥必不可少。但是,幼樹、未掛果、采摘后也要進行及時施用水溶肥,這樣才能保證果園穩產、高產和優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