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沈紹功臨床慣用方
    沈紹功,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40余年來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從事醫療、科研、教學及管理工作,曾任急診科主任,基礎研究所副所長等職。現為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所胸痹急癥研究室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胸痹急癥協作組組長,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沈紹功先生提倡中醫治療應序列化(氣、血、痰、瘀證治)、多元化(藥療、食療、體療……)、客觀化(主癥、舌象、脈象),重視療效。在醫療、科研、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治療冠心病、高血壓、腫瘤、糖尿病、腦血管疾病、不孕不育以及婦科經、孕、產、乳等疾病。

1.不孕癥慣用方

沈紹功認為:女子的經帶胎產無不以血為主,而肝藏血,故女子以肝為本。月經不調是不孕癥的重要原因,故調經也是治療不孕癥的重要途徑之一。

(1)加味逍遙散:氣滯者,乳脹脅滿,少腹引痛,煩怒不安,舌苔薄黃,脈弦細,宜疏肝行氣。因婦人多郁善怒,情志變化最顯,氣結則血亦結,經前氣滯最多見,故有調經不理氣,非其治也。擬用加味逍遙散。處方:柴胡、白術、赤芍、白芍、當歸、雞血藤、石菖蒲、郁金、益母草、蒲公英、川楝子、丹皮、梔子、澤蘭、茜草、龜板、鱉甲、川斷、女貞子。

(2)補中益氣湯:氣虛者,納差便溏,面浮肢腫,氣短乏力,舌淡,苔白,脈細無力,宜補中益氣。擬用補中益氣湯。處方:生黃芪、黨參、白術、黃精、仙鶴草、太子參、懷山藥、扁豆衣、大棗、升麻、柴胡、丹參、川斷、郁金、石菖蒲。此法著重調理脾胃,據“脾胃為生化之源”,脾氣一旺,胃氣自興,精微敷布,新血化生,月經自調。

(3)溫經湯:宮寒,腹涼下墜,隱痛筋掣,形寒乏力,苔薄白,舌質淡,脈沉細遲,宜暖宮。擬投溫經湯。處方:黨參、阿膠、當歸、白芍、桂枝、炮姜、炒橘核、烏藥、枸杞子、蛇床子、菟絲子、淫羊藿、紫河車粉、鹿角霜、補骨脂。

(4)膠艾四物湯:月經量多腹涼者,方用膠艾四物湯。熟地15克,當歸、白芍各10克,阿膠15克(烊化),艾炭、肉桂炭各10克,生黃芪15克,黨參10克,炒橘核、赤石脂各15克,生牡蠣30克,荊芥炭10克。

(5)梔芩四物湯:月經量多腹熱,擬用梔芩四物湯。生地、當歸、生梔子、黃芩炭各10克,薄荷炭、茜草、地榆各10克,烏賊骨15克,藕節炭、烏梅炭、香附、丹皮各10克。

(6)八珍湯:月經量少腹涼者,擬用八珍湯。生黃芪15克,當歸、黨參、桂枝、川芎各10克,牛膝15克,柴胡、炮姜各10克,雞血藤15克,云南白藥1克沖。

(7)桃紅四物湯:月經量少腹不涼者,擬用桃紅四物湯。生地黃、歸尾、赤芍、川芎各10克,丹參30克,桃仁、紅花、澤蘭、香附、茺蔚子各10克,三七粉3克沖。

(8)調腎湯:適用于形寒肢冷,性欲冷淡,苔薄白,舌質淡,脈沉細。處方:蛇床子、金櫻子、菟絲子、女貞子、枸杞子、川楝子、伸筋草子各10克,五味子5克,車前子30克。

(9)和營湯:用于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苔薄黃,舌質紫暗,脈細澀。處方:生地、當歸、白芍、澤蘭、桂枝、川斷、女貞子、雞血藤、伸筋草各10克,龜板、香附各15克,三七粉3克沖。

(10)止帶湯:用于帶下有味,外陰瘙癢,小便不暢,苔薄黃膩,脈象細滑。處方:藥用炒蒼術、生薏苡仁、萆薢、野菊花各10克,黃柏、川牛膝、土茯苓各15克,蟬蛻5克,車前草30克,肉桂3克。

(11)開郁湯:用于惱怒憂郁,乳房有塊作痛或子宮肌瘤,經前反應重,經后情緒差,苔薄白,脈弦細。處方:柴胡梢、橘葉、蒲公英、紅花、石菖蒲、郁金、桂枝、路路通、山慈姑各10克,夏枯草、茯苓各15克,三七粉3克(沖)。

(12)化痰湯:用于經量漸少,形體發胖,面有黑斑,納谷不香,苔薄膩,脈細滑。處方:竹茹、枳殼、云苓、炒蒼術、法半夏、蛇床子、澤蘭、萊菔子各10克,陳皮、川斷各15克,丹參、全瓜蔞各30克。

(13)外治坐浴湯:內服方加花椒20粒再煎坐浴;或選用蛇床子、菟絲子、補骨脂、川楝子各10克,女貞子、香附各15克,煎水以熏洗、內灌、浸泡。

2.冠心病慣用方

冠心病的發生主要與痰濁的關系十分密切。痰之所生,首先是飲食因素,其飲食失常,常常損傷脾胃而生痰,古人認為胸痹(冠心病)多因“聚津生痰”、“痰濁阻其間”而致。其次是體質因素,長期勞逸失度,血液往往處于“黏、濃、凝、聚”狀態而形成痰濁體質。有資料表明,勞動鍛煉程度同冠心病的發病呈反比關系。痰濁體質一般均為體重超標,而肥胖正是冠心病的危險因子。第三是心理因素,七情過極可致痰濁內生,此類患者常常急躁好動、喜怒無常(A型性格),其罹患冠心病的幾率較之常人可增加2倍以上。第四是季節因素,多濕、多雨、多寒季節和地理環境均可致痰濕內生,冠心病的發病高峰出現在8、5、4月份和陰雨天氣。冠心病是由于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脂質沉積于血管壁內膜下,使內皮細胞損傷,內膜增厚、硬化,血管口徑變窄而致,其中醫辨證屬痰濁內蘊之冠心病患者正具有這種病理改變。

(1)桃紅溫膽湯:半夏、竹茹、枳實各6克,橘皮9克,炙甘草3克,白茯苓4.5克,桃仁10克,藏紅花3克。

本證當為實證,常見痰瘀互結證,癥見胸悶脹滿,或胸部悶痛,頭重肢困,口黏納呆,形胖痰多,唇甲青紫,苔膩脈滑,或單見舌苔膩,脈弦滑。治宜祛痰化瘀、行氣止痛,方藥為溫膽湯合桃紅。

(2)四物湯加減:全瓜蔞30克,薤白、竹茹、枳殼、茯苓、陳皮、石菖蒲、郁金、川芎各10克,丹參、車前草、草決明各30克,赤芍、紅花各10克。

(3)常選藥組:寬胸理氣用全瓜蔞、薤白;豁痰用石菖蒲、郁金;消導用雞內金、生山楂;透竅用桔梗、蟬蛻;熱淋用車前草、石韋、白花蛇舌草、草決明、桃仁、野菊花、全當歸;熱痰苔黃用黃連、天竺黃、浙貝母;寒痰苔白用杏仁、法半夏、生姜;消有形痰用蘇子、萊菔子、葶藶子;祛無形痰用茯苓、陳皮、炒蒼術、生薏苡仁;心血瘀阻用澤蘭、蘇木、丹參、水蛭;寒凝氣滯用蛇床子、炮姜、桂枝尖、烏藥。

(4)香砂六君子湯合瓜蔞薤白白酒湯:虛證,臨床常見氣虛痰濁證,癥見胸憋氣短,胸痛隱隱,心悸乏力,眩暈肢軟,納谷不馨,舌質淡暗苔薄膩,脈沉細,治宜補氣祛痰。擬用香砂六君子湯合瓜蔞薤白白酒湯。處方:生黃芪15克,炒白術、茯苓、陳皮、木香、石菖蒲、郁金各10克,丹參、焦三仙各30克,萊菔子10克,全瓜蔞30克,薤白10克。

(5)加減杞菊地黃湯:中老年冠心病以腎虧痰阻為主,癥見胸悶隱痛,腰膝酸軟,心悸神疲,眩暈形寒,舌質淡胖,苔薄白,脈沉細,治宜補腎祛痰,擬用杞菊地黃湯加減。處方:枸杞子、野菊、生地、黃精、靈芝、蛇床子、生杜仲、槲寄生、石菖蒲、郁金、全瓜蔞、薤白、桂枝各10克,丹參30克。

穩定期予西洋參、三七、生黃芪、茯苓、水蛭、瓜蔞、石菖蒲、郁金、浙貝母、黃連、肉桂、川芎、石韋、草決明、葛根為丸以鞏固療效。

學習和運用體會

對冠心病患者除施以藥療外,還應重視調宜,并將其綜合歸納為36字訣:穩定情緒,節制飲食,注意忌口,佐以食療,戒煙減酒,提倡飲茶,適量運動,氣功輔助,起居有常。

3.痰濁證慣用方

(1)溫膽湯:竹茹6~9克,枳殼6克,法半夏9克,茯苓15克,陳皮9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5枚。理氣化痰、清膽和胃。熱痰加炒葶藶子、黃芩、膽南星各10克。寒痰加白芥子、桂枝各10克。頑痰加生龍骨、生牡蠣、海蛤殼各30克。癲癇加鉤藤15克,石菖蒲、郁金各10克,海參腸30克。精神分裂癥加大黃10克,青礞石30克。神經官能癥加石菖蒲、郁金各10克。更年期綜合征加生薏苡仁15克,澤蘭、蛇床子各10克,生龍骨、生牡蠣各30克。甲亢加海藻15克,山慈姑10克,夏枯草、海蛤殼各30克。低熱加銀柴胡、青蒿(后下)各10克,車前草30克。眩暈加菊花、川芎各10克,蟬蛻5克,胃腸癥加木香各10克,雞內金、焦三仙各30克,萊菔子10克。尿毒癥加白花蛇舌草30克,澤蘭、澤瀉、益母草各10克,丹參30克。高血壓加鉤藤(后下)15克,川芎、海藻、萊菔子、菊花各10克,珍珠母30克。冠心病加野菊花、葛根、蘇木、赤芍各10克,丹參30克。

學習和運用體會

曾用上法診治多例,效果良好。如劉某,男,52歲,主訴:心前區時有悶痛一年余,經北京阜外醫院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曾服用硝酸甘油、復方丹參滴丸等疼痛緩解。近來因搬家勞累,心絞痛發作頻繁,服上藥不能緩解,伴胸悶氣短,心前區疼痛放射至后背部,頭重眩暈,口黏痰多,納差,眠可,二便尚調,舌質紅有瘀斑,苔薄黃膩,脈弦滑。查體:形體肥胖,血壓140/90毫米汞柱,心電圖示:V4~V6ST-T改變。診斷:胸痹(冠心病心絞痛)。辨證:痰瘀互結,痹阻心脈證。治則:祛痰活血,行氣止痛。擬用溫膽湯合栝樓薤白白酒湯。處方:竹茹、枳殼、茯苓、陳皮、石菖蒲、郁金各10克,瓜蔞30克,薤白、川芎各10克,丹參30克,生薏苡仁10克,車前草30克。上方連服14劑,諸癥俱平。

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一般多用活血化瘀止痛之法,然本例患者素體肥胖,痰多口黏,納呆苔膩,一派痰濕之象,故用溫膽湯寒熱并用,辛苦兼施,共祛痰濁。而不用甘草、生姜、大棗恐滋膩礙胃,以防戀濕。痰瘀往往互結,本例心悸、氣短、舌質紅有瘀斑,故少佐川芎、丹參以活血化瘀。全瓜蔞、薤白清熱化痰,寬胸理氣,為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痰濁閉阻證之要藥。石菖蒲、郁金理氣豁痰開胃,生薏苡仁健脾滲濕以杜生痰之源。車前草分利小便,給痰邪以出路。全方共奏祛痰活血、行氣止痛之功。該組方嚴謹,味少力專,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痛證慣用方

沈紹功認為痛證首見于《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提出“五臟卒痛”,并指出其病機是“寒氣入經”,氣不通,所謂“不通則痛”。止痛分辨寒熱虛實,其治常用“活血通絡”、“芳香溫通”,以求“通則不痛”。

(1)補中兼運湯:虛證疼痛,虛證以隱痛多見,分氣虛和陰虛兩類。氣虛隱痛伴氣短乏力,苔白質淡,脈象細弱。由于氣帥虛衰,鼓動不足,血運緩慢而不通則痛,治當補益中焦脾氣,兼顧血運。處方:生黃芪、炒白術、茯苓、陳皮、赤芍、白芍、炙甘草。

(2)益腎滋營湯:陰虛隱痛伴五心煩熱,苔凈質紅,脈象細數。由于營陰虧損,血行貧乏而不通則痛,治當補益下焦腎水,兼滋營陰。處方:生地黃、黃精、山藥、澤蘭、川楝子、延胡索。

(3)疏肝開郁湯:實證疼痛,實證以脹痛多見,分肝郁、痰濁、食阻三類。肝郁脹痛兼見脅滿太息,苔黃質紅,脈象弦緊。由于肝氣郁結,氣滯血瘀而不通則痛,治宜疏肝開郁為先。處方:肝郁用柴胡、香附、丹皮、川芎。

(4)祛痰降濁湯:痰濁脹痛兼見口黏憋悶,苔膩脈滑。由于痰濁內阻,氣機不暢而不通則痛。治宜祛痰降濁為先。處方:竹茹、枳殼、茯苓、陳皮、石菖蒲、郁金。如食阻脹痛兼見納呆噯腐,苔厚脈滑。由于食阻中焦,運化不暢而不通則痛,治宜消導暢中為先。處方:焦山楂、焦神曲、雞內金、木香、陳皮、連翹。

5.頭痛論治

(1)祛風散寒湯:風邪頭痛以全頭脹痛為主,伴發熱,咳痰,咽痛骨楚。分為風寒(苔薄白,脈浮緊),宜祛風散寒。處方:荊芥穗、防風、川芎、白芷、桂枝、白芍、細辛。風熱(苔薄黃,脈浮數),宜祛風清熱。處方:連翹、菊花、薄荷、蟬蛻、桑白皮、葛根。

(2)平肝潛陽湯:肝陽頭痛以兩顳跳痛為主,伴脅滿易怒,口苦尿黃,苔薄黃舌質紅,脈弦細數,治重平肝潛陽。處方:天麻、菊花、草決明、珍珠母、生石決明、梔子、川楝子。如兼痰蒙頭痛以頭頂重痛為主,伴胸憋形胖,口黏納呆,苔黃膩,脈弦滑,治重豁痰開竅。處方:膽南星、天竺黃、川芎、萊菔子、石菖蒲、郁金、枳殼、生薏苡仁、車前草。如兼氣虛頭痛以全頭空痛為主,伴氣短乏力,苔薄白舌質淡,脈細弱,治重升清降濁。處方:黨參、黃精、升麻、當歸、延胡索、葛根。

(3)清肝瀉火湯:風熱目痛,以肝火多見,兼有口苦目赤,尿色深,便秘,易怒心煩,苔黃質紅,脈象弦數,治當清肝瀉火。處方:夏枯草、生梔子、草決明、野菊花、制大黃、車前草。

(4)清胃瀉火湯:虛實齒痛,分胃火和腎虛兩類。胃火齒痛,痛劇齦腫,伴消谷善饑,口干引飲,苔薄黃,舌質紅,脈弦滑,治當清胃瀉火。處方:生石膏、知母、生薏苡仁、升麻、川牛膝。如兼腎虛齒痛,隱隱作痛,伴耳鳴腰酸,苔薄黃,質淡紅,脈沉細。治應滋腎降火。處方:生地黃、黃柏、玄參、懷牛膝、丹皮、徐長卿。

6.男子不育慣用方

沈紹功根據《素問·上固天真論篇》:“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墜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即男子生理規律——生、長、壯、老、衰均與腎藏精密切有關,故男子以腎為本。腎虧是男子不育的重要病因。治療男子不育不能單辨病,要精確辨證,簡分為性功能正常和障礙兩大類進行辨治。

(1)性功能障礙方:濕熱下注,陰囊潮濕,納差腹脹,苔膩,脈軟(濡)有力。治法:清理濕熱,方用四妙散、滋腎通關丸為主;若氣虛下陷,陰囊墜脹,氣短乏力,苔白,舌質淡,脈沉細。治法:補氣升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枸杞子、菟絲子;若痰瘀互結,睪丸疼痛,體胖,納呆,苔膩,舌紫,脈滑。治法:祛痰化瘀,方用溫膽湯加桃仁、紅花、川楝子、澤蘭;若營衛不和,背寒陰囊涼,半側出汗,苔薄白,脈象弦細。治法:調和營衛,方用桂枝龍牡湯加川斷、小茴香;若陰虛陽亢,五心煩熱,早泄陽痿,腰疼腿軟,苔凈,舌質紅,脈細數。治法:滋水涵木,方用杞菊地黃湯加味;若陽虛火衰,陽痿,性冷淡,形寒腰疼,囊冷且墜,苔白質淡胖,脈沉細,尺脈弱。治法:溫潤壯火,方用金匱腎氣丸,附子則用菟絲子、蛇床子代替。

(2)性功能正常而精液異常方:精子數少,活力差,活率低者,舌質淡,苔滑,脈沉細者,選用出自《證治準繩》的五子衍宗丸化裁為“新衍宗丸”以調腎補腎,處方: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蛇床子、補骨脂、女貞子、川楝子、王不留行各10克。若精液量少,數少,活率低,舌質紅,苔少,脈細數者選用杞菊地黃丸加減,處方:生地、黃精、枸杞子、懷山藥、澤瀉、茯苓、丹皮、菊花、蛇床子、淫羊藿。以上根據情況稍作加減,如陽痿選加蛇床子、女貞子、菟絲子、淫羊藿、補骨脂中2~3味;早泄加金櫻子、芡實、五倍子、五味子、烏梅、白芍中2~3味;遺精加黃柏、知母、炒酸棗仁、夜交藤、茯苓、蓮心、炙遠志中2~3味;血精加生梔子、仙鶴草、生牡蠣、炒桔梗、王不留行、茜草中2~3味;尿痛加土茯苓、萆薢、生薏苡仁、澤蘭、白花蛇舌草、甘草梢2~3味;精少選加紫河車粉、三七粉、丹參、川楝子、菟絲子、補骨脂、枸杞子、蛇床子、黃柏、龜板;精液不液化選加川萆薢、柴胡、金銀花、車前草、白花蛇舌草、淫羊藿、浙貝等2~3味;不射精加炒蒼術、黃柏、生薏苡仁、川牛膝、紅花、連翹、車前草。

沈紹功根據臟腑相互關系,為了提高補腎的療效,提出了補腎的增效措施六法:柔肝、健脾、清心、潤肺、清膽、利濕。具體如下:①柔肝,即滋水涵木法,用杞菊地黃湯加當歸、白芍、女貞子。②健脾,即培土益腎法,用杞菊地黃湯加四君子湯加仙鶴草、生黃芪。③清心,即交通心腎法,杞菊地黃湯加交泰丸加安神藥炒棗仁、柏子仁、夜交藤、遠志。④潤肺,即清金滋水法,杞菊地黃湯合百合固金湯。⑤清膽,即降火滋陰法,杞菊地黃湯合知柏地黃湯加生梔子、龜板。⑥利濕,即清利濕熱法,杞菊地黃湯合八正散加川萆薢、土茯苓、車前草、生薏苡仁。

7.月經病慣用方

沈紹功認為調治月經病,首先應了解月經的生理,發病因素。引起月經病的主要病因是寒熱濕邪侵襲,傷七情,房勞多產,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和體質因素。其發病的本質是由于肝、脾、腎三臟功能紊亂,氣血、沖任二脈失調。除分辨月經病發生的主要病因外,還要重視月經的周期、經量、經色、經質的異常及伴隨月經周期或經斷前后出現的癥狀,同時結合全身證候,運用四診八綱進行綜合分析,辨清虛實,利于治療。

婦人以肝為本,治重疏肝理氣,調氣主要是調肝。其法有六:疏肝用于肝郁,以柴胡、香附、枳殼、木香、郁金;平肝用于肝陽,以川芎、天麻、鉤藤、草決明、珍珠母;柔肝用于肝虛,以當歸、白芍、首烏、黃精;清肝用于肝熱,以牡丹皮、梔子、黃芩、夏枯草、川楝子;瀉肝用于肝火,以龍膽草、大黃、黃柏、青黛;溫肝用于肝寒,以烏藥、小茴香、沉香、吳茱萸、肉桂。再加調整內分泌的澤蘭、茜草、龜板、鱉甲、川斷、女貞子、枸杞子、蛇床子、淫羊霍、河車粉、鹿角、補骨脂。

8.帶下病慣用方

沈紹功認為帶下病,若實者多見濕熱下注,濕熱之生,一則在脾,失健而困;二則膀胱,不滲而留。其治清熱利濕有兩法:燥濕選用蒼術、黃柏、薏苡仁、椿根皮、苦參、茯苓;滲濕選用車前草、萆薢、桑白皮、白鮮皮、豬苓、澤瀉、石韋、白花蛇舌草、荊芥炭。虛者脾虛下陷,沖任不固而綿綿如帶,所謂“十女九帶,十帶九虛”。其治健脾舉陷有兩法:健脾選用黨參、白術、山藥、扁豆、茯苓、薏苡仁;舉陷選用升麻炭、荊芥炭、蟬衣、生芪、柴胡。

帶下常因六淫所傳,風為其首,下部多濕,帶色白多,寒證明顯。故風寒濕為帶下主因,散風者用炒蒼耳子,祛寒者用蛇床子,化濕者用地膚子。止帶必投三子。帶下日久,必傷脾胃,氣陷滑脫,故久帶宜澀,選用烏賊骨、煅龍牡、補骨脂、芡實、金櫻子、蓮子肉、銀杏。白帶屬脾虛偏濕,治重化濕,以山藥、薏苡仁、扁豆為主;黃帶屬濕熱偏火,治重瀉火,以黃柏、梔子、制大黃為主;赤帶熱甚入血,治重涼血,以丹皮、茜草、水牛角粉為主;黑帶陰虛內熱,治重滋腎,以生地、女貞、知母為主。辨苔分虛實,苔薄者地黃湯化裁,處方:生地、黃精、澤瀉、茯苓、蛇床子、仙鶴草、生杜仲、扁豆衣、鹿角霜;苔膩者溫膽湯加減,處方:竹茹、枳殼、茯苓、陳皮、生薏苡仁、生牡蠣、生龍骨、海蛤殼、萊菔子、海藻、澤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沈紹功經驗集》溫膽湯痰濁主方論述
張覺人通竅法.腦病
精神類疾病治療24案例精析
梁劍波論郁
《沈紹功經驗集》溫膽湯痰濁主方(文摘精選)
沈紹功教授臨床經驗匯講(10)韓學潔博士主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洛宁县| 集安市| 太仓市| 临猗县| 蒲江县| 时尚| 武乡县| 永平县| 临安市| 平泉县| 剑河县| 长宁县| 昆明市| 宿迁市| 满洲里市| 大同县| 正宁县| 陇南市| 惠来县| 大姚县| 靖边县| 洪泽县| 普兰店市| 陇川县| 红桥区| 渝中区| 塔河县| 寻甸| 永修县| 措美县| 福清市| 两当县| 迁安市| 肥城市| 固镇县| 上杭县| 岑巩县| 安乡县| 张家港市| 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