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剛剛落幕的兩會上,科技創新議題備受矚目。政府工作報告和規劃綱要中,都提到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過去的十年,華控基金作為一家專注戰略新興產業投資的專業機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每一個布局,都踏準了科技創新政策發展的節奏。
業內談及華控基金,第一印象總是投“軍工”“智能制造”的PE機構。過去十四年中,在以軍工為首的領域內,華控收獲了不少頭部項目,業內也將華控稱之為軍工領域的神捕手。事實上,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華控也早已未雨綢繆多時。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投資關山難越,為此華控朝耕暮耘,早在2011年就已開始布局。十年前,華控有意向這一賽道進行擴展,并開始梳理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內的投資機會,通過近10年的研究和投資布局,如今華控在半導體、5G、人工智能等細分賽道投資了一大批龍頭項目。在紅外MEMS傳感器領先企業睿創微納項目上,更收獲了超過十倍的回報。進入2021年,預計包括中科飛測、泰凌微等數個項目都將步入上市通道。今年,或是華控的又一個豐收大年。
01
十年布局,“踩點”科技創新
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投資布局,華控已經深耕十年。而每一次投資端的深耕細化,都恰好踩上了科技創新的關鍵時間節點。
時間回撥到2011年,彼時,新一代信息技術尚未得到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廣泛的青睞。周期長、投入大且風險難以掌控,讓投資人敬而遠之。當時,恰逢十二五伊始,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成為國家鼓勵大力發展的8大戰略新興產業之首。
以此為起點,產業背景極強的華控基金在大船航線保持不變的前提下,釋放小船側擊,開始謀求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機會。
十二五伊始,以此為契機開始進行行業梳理。十三五期間,華控大幅度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力度。十年耕耘播種,如今已開花結果。“華控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至今走過了10年時間,一個人深耕一個行業10年可以成為行業專家,在過去的10年里,華控已經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構建起了自己的投資產業圖譜,形成完整的投資邏輯。”華控基金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團隊負責人表示。
在布局時,華控遵循著四個邏輯,其一是順勢而為。華控看來,產業價值投資需要順勢而為。十二五開始,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2020年國家提出再次提出數字新基建,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2.0版本,資本只有順應國家大勢,服務于國家戰略所鼓勵的實體產業發展,才能在服務中創造價值、分享價值;
其二是高天花板。隨著信息通信技術演進發展,整個產業呈現周期發展特點,每個周期中都會產生新技術、新業態、新企業,蘊藏大量的投資機會,而這也是華控想要抓住的投資機會;
其三是高門檻特征。華控看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具備高技術、高門檻的特點,跨過門檻的企業將能構筑起較深的護城河,享受較高的毛利率;
其四是高成長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應該從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開始參與3G通信技術標準的國際競爭算起,從3G追趕、4G并跑到今天的5G領先優勢形成,我國的信息技術產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華為、中興、BATJ等眾多行業巨頭均是在過去的20年里快速發展起來的,我國的信息技術產業鏈從0到1再到N,快速成長起來。
“當前,我們處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預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將會維持高速增長態勢。”華控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這樣的邏輯指導下,華控在產業圖譜上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分為5大板塊,包括下一代信息網絡、電子核心產業、新興軟件與技術服務、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并且隨著新興技術的演進、變革,所涵蓋板塊也在不斷擴充延展。
為了在行業扎得更深,華控專門組建了一支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團隊,團隊成員皆來自華為、中國信科、愛立信、摩托羅拉、TI等國內外知名產業企業,全面加強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行業研究、投資布局。
通過專業團隊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持續深耕,華控在這一領域先后投資了中國技術最領先的非制冷焦平面陣列紅外探測器公司睿創微納、中國AI安防動態人像識別領先企業云天勵飛、全球一流的半導體前道去膠和熱處理設備供應商屹唐半導體、國內領先的物聯網無線連接芯片研發企業泰凌微、國內領先的前道光學量檢測設備企業中科飛測、國產WIFI射頻前端龍頭企業康希通信、國內領先的顯示發光材料企業萊特光電、國內領先的腦機接口技術企業博瑞康等一批行業領先企業。
伴隨被投企業的逐漸成長,近十年的耕耘已經走向收獲的時節。預計今年開始,項目將陸續進入上市通道。
02
一張“腦圖”,按圖索驥式進攻
近幾年,PE市場風云變幻。伴隨科創板和注冊制試點落地,企業上市的節奏加快。
符合上市條件的項目能報會的都已經申報或在申報的路上,企業上市節奏加快,倒逼專業機構將投資節點前移,去挖掘“水面下的機會”。
水面下的機會,老船長可以憑借經驗去分辨。對于華控而言,要挖掘藏產業深處潛在的機會需要通過深度的產業研究去研判。
悉知華控風格,就一定了解華控對于行業研究的重視。
年初,新一代信息技術團隊剛剛更新了一版產業圖譜。過去,受益于這種TOP-DOWN式的行業研究,華控建立了一套動態的投資圖譜。這張產業“腦圖”枝干豐滿,每個行業都是一條粗壯的樹枝,每條樹枝上又能長出百余片葉子。
華控團隊每年會數次修改更新圖譜,隨行業變化而進行修正,建立并保持自身的認知優勢。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華控將關注的五大方向上加以深挖,細分出數百個細分行業。以產業為基礎、按圖索驥,團隊開展主動型投資。
通過這樣的深度挖掘,團隊找到了睿創微納,這是華控基金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內收獲的首個上市項目。據了解,通過該項目,華控收獲了十倍以上的回報。對于一家PE機構而言,這已經是一個極佳的成績。
睿創微納這類通過行業研究而挖掘到的投資案例,在華控內部并非個案。
2018年以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中興、華為等國內企業被美國貿易制裁,實現核心基礎技術的自主可控成為新的關鍵詞。
華控團隊在產業圖譜數百個細分行業中逐一篩選具備較強國產替代、自主可控需求的行業,加強了半導體產業鏈縱深布局。中科飛測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重點投資的一家國產半導體設備企業。
華控找到中科飛測時,企業尚在成長的早期,產品多處于客戶驗證導入階段。最初,公司內部也有顧慮,“最擔心的就是這類企業在下游客戶的驗證導入周期太長,企業跨過門檻的難度太高。”華控經過大量的行業調研判斷,在自主可控需求逐步凸顯的大背景下,國內企業成長速度將會隨著國內下游客戶支持國產力度的加大而極大提高。2019年中,華控投資了中科飛測。在拿到新一輪融資后,中科飛測在下游客戶積極驗證、產品快速迭代的條件下果然進入快速成長期,在2020年開始有批量的銷售,獲得了國內多家晶圓Fab廠、先進封裝廠商認可,逐步成長為國內集成電路量測檢測設備的領先企業。
在華控的投資項目清單中,沒有耳熟能詳的大消費類項目,取而代之的都是能做強產業鏈、填補產業空白,且真刀真槍拼技術的硬科技項目。幾年前,華控團隊在對物聯網芯片進行行業掃描時發現了泰凌微。在此之前,華控對物聯網通訊芯片行業關注已久,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
泰凌微是一家專注于對無線物聯網系統芯片的研發與設計的企業,在國內的市場上,泰凌微在低功耗藍牙和Zigbee產品上,處在領先地位。英特爾、GE照明、LG、小米等品牌均為其客戶。華控結合行業和企業發展節奏,持續追蹤泰凌微的發展,并保持了較好的互動在2019年與泰凌微成功牽手。
目前,泰凌微電子已經有芯片達到大規模量產,并已獲得銷售收入。據了解,泰凌微電子的低功耗藍牙芯片出貨量約1億片。
無論是泰凌微還是中科飛測,華控的投資風格一覽便知,都是通過重度行業研究、按圖索驥的尋找有價值的項目。投資并不是賭博游戲,而是一種專業認知的比拼。華控認為,要無限接近成功投資這一目標,就要深度聚焦產業,挖掘細分領域中“水面之下”的機會。而這一脈絡之下,華控還有三個羅盤,指向了三大類投資方向。
03
三個“羅盤”,控制方向和加速度
華控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主線非常清晰,包括技術創新、自主可控和產業升級三條主線。投資團隊在內部會議上多次強調,這是未來10年,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重點布局的三大類機會。
在技術創新方面,華控不斷尋找新興技術演進、變革所帶來的產業機會。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代信息網絡,未來5-10年6G技術將會逐步成熟,空天地一體化將真正推動實現萬物智聯,量子信息通信技術將逐步從學術領域開始落地嘗試。人工智能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演變,預期會誕生第二波AI機會。”
華控投資的下一代網絡5G領域的大普通信、康希通信皆出自其自身團隊對技術演變的認知而進行的投資;
在自主可控方面,圍繞國家科技自強自立主線,華控重點關注那些補齊、做強產業鏈的機會。上述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強調,“半導體產業鏈,從上游材料、設備、軟件到芯片等,仍然是未來10年產業鏈自主可控的主旋律。”
過去幾年,華控先后投資的睿創微納、中科飛測、屹唐半導體、萊特光電亦遵循了這一邏輯。
在產業升級方面,華控相關領域負責人指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價值在于能夠融合、賦能到各個行業,推動產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即產業互聯網。開展新基建是國家推動產業互聯網落地的重要抓手,產業互聯網的落地過程中,將會涌現出大量的新興軟件、硬件、商業模式創新機會。”
對云計算、人工智能領域的華云數據、云天勵飛等項目的投資,則是在產業升級這一指南指引下進行的投資。
在三個羅盤的方向指引下,華控的投資速度直道加速。體現在日常中,華控團隊基于三大投資主線、產業圖譜,在各個細分行業中全面深入篩選優質“選手”。2020年,華控基金團隊全年調研2000余個項目,最終優選約1%的項目進行投資。窺一斑,知全豹。穩中求勝是華控一貫的投資風格。隨著調研項目的效率提升,投資出優質項目的概率會相應增大。在三個羅盤的指引下,華控內部認知更為統一,投資決策的效率不斷提高,邏輯亦綱舉目張。
以華控二期成長基金為例,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已經在華控的行業組合型基金中占到四分之一,成為重點布局的產業板塊之一。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從0到1再到N,正在快速成長。面向未來10年,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將進入2.0階段。 產業的快速成長,將會為專業機構帶來巨大的投資機遇。華控在三大羅盤的指引下已經漸入佳境,今年,該領域的多家被投企業即將報會。2021年,耕耘十年的華控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即將開花結果。
END
媒體合作:010-84464881
商務合作:010-84467811
GP觀察
華平投資 | 高瓴資本 | 百度投資|CMC資本 | 博裕資本
創璟資本| 高榕資本 | 澳銀資本 | 景林資產 | 凱聯資本
盛世投資 | 順為資本 | 一村資本 | 騰訊投資 | 毅達資本
元明資本 | 遠洋資本|盈科資本 | 雷石投資 | 遠翼投資
啟賦資本 | 溫氏投資 | 曦域資本 | 華蓋資本 | 華興資本
達晨財智| 紅杉中國 | 同創偉業 | 厚德前海 | 首鋼基金
蔚來 | 渤海銀行 | 好想你 | B站 | 鵬博士 | 全聚德
廣汽集團 | 中望軟件 | 億緯鋰能 | 康希諾 | 愛爾眼科
新瑞鵬 | 尚品宅配 | 和而泰 | 佛朗斯叉車 | 掌門教育
數聯銘品 | 寧德時代 | 三角獸 | 娛人制造 | 云從科技
交控科技 | 笑果文化 | 沃爾德 | 聲智科技 | 三只松鼠
車通云 | 思必馳 | 神策數據 | 小鵝通 | 乂學教育 | 掌門1對1
碧桂園 | 富時羅素 | 天風天睿 | 曠視科技 | 瑞幸咖啡
世和基因 | 數瀾科技 | 凱聯醫療 | 天廣實 | 臻格生物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