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為虛妄。
有一條名喚特修斯的海船,由于主人的精心維護,已在海上行駛了幾百年。每次只要它的一塊木板腐爛,或一個零件損壞,主人就會拿出新的部件將其替換。幾百年后,它的每一塊木板、每一個零件皆被換了個遍。
那么,最終的這艘特修斯之船還是最初的那艘嗎?如果不是,那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后來,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問題,如果將特修斯之船上換下來的舊部件重新組裝一艘船,那么,哪一艘船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呢?
“特修斯之船”問題存在了一兩千年,總能引起哲學家們的激烈討論。這個問題或許只有佛經才有答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人們看到了特修斯之船的相,便認為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物體,且可以保持其同一性。其實特修斯之船只是人的感知投影在頭腦中的虛妄之相,而非獨立不變的真實之物。從佛教的角度說,特修斯之船是沒有自性的,不能獨立不變地存在于時空中,正是如水泡、閃電、露水一樣不斷變化,轉瞬即逝。
虛與實是事物的兩個方面,或者說是矛盾的統一體。虛引領并指導著實,實充滿并擴張著虛。沒有實的虛無意義,沒有虛的實不存在。
變,是世界唯一不變的主題。無論《周易》,抑或佛經,這或許是我們認知宇宙自然的唯一前提。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所有的相即你所看到的和感悟到的全部世界,其實皆是你內心之投射。“本來無一物”,就是本來面目,就是真如。所有的相,皆是心念而起的。《金剛經》進一步強調,“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span>其中,“凡所有相”,指的不應只是人的生老病死和所思所言所行,而應是宇宙之一切,是所有之所有。
所以,世間所有的苦,其實皆是“我執”“我妄”所致。用佛家的話而言,即住了“四相”,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及壽者相。由于有了太多的貪念,故而就生出了許多的分別心和執念心,也就有了無邊無際之人生痛苦。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此言出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其后兩句是,“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大意是說,一切依靠因緣而生的世間法皆為夢幻,如同泡影和霧靄般不可捉摸,如閃電般無常變幻。因此,我們須無時不刻地認清世間之真相,不要為虛妄所縛,尤其不能失去了我們本自具足的真如自性,即如如之心。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的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萬法因緣而生,何必執著于那一片花呢。